APP下载

非洲留学生汉字教学策略

2019-04-07李晓怡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字形非洲口语

李晓怡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非洲学生注重汉字实用性、趣味性、认读先于书写、理性分析思维较弱、对汉字兴趣不高、又迫切认识汉字等特点。针对非洲留学生汉字教学的任务包括两方面:

(1)认读任务,与精读课口语课的汉字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读同步”,满足学生日常生活识字要求;

(2)书写任务,在认读基础上教学生汉字书写笔画、规则、结构方式、偏旁部首、表音功能,反过来帮助快速学生认读汉字。汉字教学为核心,在教学中进行字、词、句、段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教学上有以下几个策略:同步性、认读性、文化性和基本汉字的选择性教授。

一、同步性

目前的汉字教学缺乏同步性,教授汉字的时候列举大量的跨级汉字,对于零起点和初级水平的留学生来说,认识读写口语课的生词已经很艰难,又用新的汉字解释汉字规律,甚至还要学习书写,则是难上加难,最重要的是不利于巩固读写、口语课已经教授的基本词汇,这样读写与汉字知识分离,既无法加强认读,又不利于学生理解汉字知识,造成汉字课枯燥无味,教学难度大、学生无法理解的现状。

随文识字、随词识字是目前对外汉语通行的汉字教学方式,同时,周健老师提出“以‘字’的结构方式以及汉字的组合、聚合关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新思路。”①本文认为,非洲学生的汉字教学,不能脱离语素、词、句,同时要突出汉字字形的组合、聚合关系。汉字教学既立足“字本位”的同时,要以字带词带句,教学中必须强调与教材同步,强化即时学习效果,把汉字放在一定的网络系统中学习,汉字课的重点汉字必须要与精读、口语课一致,最好能参照课目与词汇同步,把认读已学汉字作为汉字课的首要目标,在精读课口语课汉字基础上进行汉字知识的教授,而不是以汉字知识为先,根据汉字知识系统选字。这样才能有效贯彻汉字教学中“读写分流、多认少写”的原则。

二、认读性

对非洲学生来说,认读汉字先于书写汉字。如何加强教材教学中汉字教学的认读性?本文提供游戏法和认读书面练习两种方法。

首先是游戏法,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充足、充分的准备。目前课堂教学手段十分丰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计各种练习,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汉字的动画性、故事性、或者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些游戏,如闯关游戏、拆字游戏、猜字谜、笔顺比赛、闪记汉字、新字认写比赛、拼字游戏等。教师也可用传统的方式,例如准备一些纸牌,设计找朋友、组词成句等等的游戏。其次是认读书面练习。课堂上的游戏教学起到增强学生兴趣的作用,真正强化识记要通过书面练习。汉字教学书面练习的设计有两个方向:字形练习、词义练习。这两个方向的练习兼顾”字—词—句”和“笔画—部件—偏旁—整字”结构系统的练习,侧重以字形为中心,结合字词句的练习进行设计。关于汉字练习,周健老师的《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本文选择以下练习方法:部件组字、形近字选择、改错、组词、同音字组词、加笔画、减笔画等。

以上游戏法和认读书面练习的设计,围绕汉字不仅仅是文字的符号和书写单位,也是语义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进行,把汉字的识记和汉语的表达和交际紧密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逐步培养学生的汉字“字感”。

三、文化性

汉字教材和汉字教学关于汉字文化性的教学常常集中于某一两篇章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进行介绍,主要介绍汉字的六大造字法和书法演变。对于一个非洲初级水平留学生来说,无法几节课内认识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大造字法及代表字以及书法演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汉字的起源是很感兴趣的。汉字起源为学生理解、识字、提供理据,学生有了理据,就容易识记汉字。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让了解汉字文化并引起兴趣?汉字的文化性包括字形文化、字音文化、字义文化,汉字课的汉字文化性教学应侧重字形、字源、字理教学。汉字文化性贯穿汉字教学的始终,教师每节课能用10分钟精心选择3个左右重点汉字,介绍它的起源、字形演变、音义,突出汉字的故事、趣味、含义,不仅有利于提高非洲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持续性的文化渗入,才能让学生从根源上了解汉字,对汉字产生感觉、产生感情,对于后续的汉字学习,特别是部件学习有好的理解,更好地认读、识记汉字。

四、基本汉字知识的选择性、分层次教学

目前的汉字教学集中在初级第一阶段阶段,汉字教材侧重于书写规则、侧重于汉字理论系统知识的规律性教学,无法适合非洲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学习层次。

针对非洲学生的汉字教学应分为两个阶段:初级第一阶段(第一学期,学习时长4个月)和初级第二阶段(第二学期,学习时长8个月)。第一阶段侧重笔画笔顺和识读汉字;第二阶段侧重结构、部件部首和认读。原则是两个学期都应该选择简单常用的汉字,并且大部分汉字书本出现过,比如比如汉字书写规则,有基本规则和特殊规则,基本书写规则包括: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再封口共7个基本原则;还有一些特殊规则,比如:带点的字、两面包围的字、三面包围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基本原则可以在第一阶段教,特殊原则可以在学生学了一段时间汉字后有一定字感的第二阶段教,因此整个初级阶段都有必要开设汉字课,初级两个阶段的难度、层次、侧重点围绕读写口语课出现的汉字进行选择、强化,帮助非洲学生更好地学习、识记汉字、书写汉字、使用汉字。

结语:非洲学生学习汉字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教师只能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认读先行,根据汉字自身特点、规律,以字带词、带句教学,结合汉字文化,雅俗兼具,分层施教,循序渐进。

猜你喜欢

字形非洲口语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酒中的口语诗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添一笔变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