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合用治疗虚寒型咳嗽疗效观察

2019-04-07余晓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白芥子中西药经络

彭 莉,余晓云

(重庆市中医院心内科,重庆 400011)

笔者用中西药合用治疗虚寒型咳嗽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6.34±14.62)岁,平均病程(8.5±1.8)周。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97±14.23)岁,平均病程(8.6±1.9)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版)》[1]。慢性咳嗽时间8周以上,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且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

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2]咳嗽之肺气虚寒证。表现为咳嗽日久,痰白质稀,伴有神疲食少,气短懒言,甚则咳喘,舌淡苔白,脉细弱。

纳入标准:咳嗽时间8周以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胸部X线、CT、肺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符合虚寒性咳嗽临床表现,如遇冷空气咳嗽明显、咳稀白痰、面色㿠白或萎黄、畏寒怕冷、流清涕、四肢不温、少气懒言、腰膝酸软、动则汗出明显、夜间咳嗽加重、舌质淡苔白等,或具备典型特征,即背部发凉或背部有吹风感,咳嗽症状积分大于等于3分。

排除标准:阴虚阳亢、胶布过敏、伤口未愈、出血倾向、妊娠,辨证属于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虚,慢性支气管炎、肺癌、肺结核等,年龄大于75岁或小于20岁,服用可引起咳嗽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吸烟。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愈美片2片,每日3次。

治疗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黄芪、白芥子、延胡索、细辛、肉桂,以3∶3∶3∶1∶1打成超细粉末,每20g生药加冰片1g,凡士林、生姜汁调成膏剂,取双侧肺腧、天突、膻中穴,温水清洁皮肤后,每穴敷药约5g,内圈面积3cm×3cm,厚约0.5cm,外缘用7cm×8cm的医用敷贴贴敷穴位,每天1次,每次6h.

两组忌食辛辣燥热及肥甘厚腻之品,防寒保暖,避免疲劳。治疗14天后统计疗效。

3 观察指标

根据咳嗽症状积分表进行评分(见表1)。得分为日间及夜间症状得分的总和。

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

表1 咳嗽症状积分

4 疗效标准

痊愈:咳嗽症状消失,积分降至0分。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积分减少3~5分。有效:咳嗽症状减轻,积分减少1~2分。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多数慢性咳嗽患者具备三阴(肝、肾、脾)虚寒特征[3]。穴位贴敷疗法根据“天人相应”、“内病外治”的理论,通过药物穴位刺激,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平衡。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烙、熨、药浴、外敷等多种外治方法,并且列举了许多贴敷方。《圣济总录》指出“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初步揭示了中药贴敷能消除“皮肤蕴蓄之气”的治病机理[4-5]。经络具有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的作用,将药物贴敷于穴位不仅可以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而且可以通过经络使药效直达脏腑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6]。赵鑫等[7]总结实验药动学参数结果,证明穴位可能存在特殊的加速吸收通道,而药物在穴位周围皮肤即非穴位皮肤的穿透,总体上表现为慢吸收过程。陈传江等[8]在分析张维波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穴位贴敷疗法中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低流阻通道来实现的。黄芪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固表的作用。白芥子味腥,性温归肺胃经,有化痰散结的作用。延胡索可升可降,为阴中之阳,能行上下四经。细辛辛温,能散湿活血。肉桂能宣导百药。生姜僵御百邪,温肺止咳。因此,中西药合用治疗虚寒型咳嗽疗效较好。

猜你喜欢

白芥子中西药经络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治咳嗽痰喘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