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我出彩了吗

2019-04-06潘银璋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李东全班同学诗集

潘银璋

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每天课堂吵闹得像一群小麻雀,真让人束手无策。

刚来三小,记得第一天走进教室,小朋友们见我面善,各自玩耍自己的玩具,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下课了,李东从后面一大步跨过来,跳在背上要我背他出去。恰巧这时班主任熊老师走了进来,屁股上给他一巴掌,小家伙惊叫着从我背上滑了下来。

“潘老师,你以后不要宠坏这帮孩子,对他们要凶一点,要不然,你的课堂无法控制。”熊老师严厉地对我说。

听了她的话,从此我进课堂,从不笑着和孩子们说话,他们见我脸色严肃,纪律的确改变了很多。但就是以李东为代表的一部分同学最为大胆,上课从不认真听讲,也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坐相,每堂课都是东倒西歪。

我知道,小孩子嘛,需要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但他们就是无动于衷。

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的孩子读书整齐、动听、有情感。而我那班呢?死气沉沉,没生气。走着走着,突然想到学校的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突然,眼睛一亮,有了。

第二天上课,我向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人人向上,个个出彩”。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每天都在进步;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今后谁出彩了,成为班上一片独特的叶子,我就奖励他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啪啪啪”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当然,我也说话算话,对那些向上了、出彩了的同学都奖励了散文诗集。

课间十分,我看着孩子们举着诗集在同学间炫耀,真的很自豪。很多孩子不停地抚摸着书本精致的线装,不停地问:“老师,我今天出彩了吗?能得到您的奖励吗?”

唯独李东同学,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畏畏缩缩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自己却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声音低得好像只有他自己能听见。“什么东西,不要!”我厉声呵斥道。只见他两眼泪花,双手颤抖着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却轻轻把糖纸撕裂,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有不少粉笔灰飘进你的嘴里,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你吸收灰尘,这样对你的肺有好处。”

我听了,感动得立刻放下红笔,伸手将他紧紧搂在怀里。“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台表演过。

傍晚在环湖散步,李东的影子仍然在我的大脑中回荡,于是,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机,打电话给熊老师。她告诉我:李东的父亲病死得早,母亲改嫁,生了一个弟弟,随继父在浙江打工,几年没有回家。李东呢?从幼儿园开始就跟着姑姑,可姑姑没文化,每天在饭店打工。“对于这样的孩子,只要不辍学就行了。”熊老师忧伤地说。

从此,我慢慢给李东加分,希望他能得到我的奖励。但这孩子,就是有个坏习惯,上课总是喜欢请假解手,总是惹得我及全班同学不开心。

六月,热气腾腾,教室里虽然骄阳照射不进来,但也热得难以透气。我正在上课,口干舌燥,但同学们听得专心。

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唉,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好,去、去。”我不耐烦地说。

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扯谎,重罚!扯谎,重罚!”的喊声捶打着墙壁,瞬间将头上的日光灯震荡得东摇西晃。

李东涨红着脸,战战兢兢地走进教室。“老师,我看着您讲课,声音嘶哑,知道您口渴了,是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说完腰与身体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很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色彩鲜艳,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孩子们“唰”的一下把目光转向李东,不自觉地形成一条直线。我放下课本,恭敬地接过热水,咕咚咕咚地喝着。

李东看着我,露出天真的笑容。“老师,我出彩了吗?”

我强忍着滚烫的淚水,伸手从口袋里拿出《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了,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我铿锵的声音突然嘶哑,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猜你喜欢

李东全班同学诗集
你试试看
Mosquitoes: Annoying but Amazing
吓哭
The influenc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写在马路上的口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