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大坝重建工程施工期坝区垂直位移监测及资料分析
2019-04-06李作光
李作光
(丰满发电厂 , 吉林省吉林市 132108)
0 引言
丰满大坝重建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城市及工业供水、生态环境保护、水产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供电范围为东北电网,在系统中担负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等任务。水库正常蓄水位263.50m,汛限水位260.50m,死水位242.00m,校核洪水位268.50m,水库总库容103.77亿m3。
枢纽工程主要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身泄洪系统+泄洪兼导流洞+坝后式引水发电系统+利用的原三期电站组成。新建大坝坝轴线位于原丰满大坝坝轴线下游120m。
新建大坝由左岸挡水坝段、溢流坝段、厂房坝段及右岸挡水坝段组成,共分56个坝段,坝顶高程269.50m,最大坝高94.50m,坝顶全长1068m。溢流坝段布置于主河床, 其上布置9孔开敞式溢流堰。厂房坝段布置于主河床偏右岸,布置6孔坝式发电引水进水口。6台水轮发电机组布置于右岸坝后厂房内。
丰满大坝坝区精密水准网始建于1963年,水准网的范围为6km,编号从BM0至BM8,每套基点组都有3个呈三角形分布的基点。为了分析研究丰满大坝重建工程施工期坝区垂直位移的变化情况,2016年开始对其进行加密监测工作。通过加密监测及资料分析能够进一步了解坝区垂直位移变化规律,掌握新大坝的施工对老坝的影响情况,以保证施工期老坝的安全运行。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丰满大坝重建工程在下游120m建新坝在国内外尚属首例,国内外没有类似的工程实践经验,监测施工期坝区垂直位移变化情况的研究尤为重要,所以施工期对其进行了加密监测工作。通过加密监测及资料分析能够进一步了解坝区垂直位移变化规律,掌握新大坝的施工对老坝的影响情况,为保证大坝重建工程施工期内坝区范围的安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国内外相近工程提供工程实践经验。
2 监测工作的实施
对丰满坝区水准网的工作基点进行复测,依照水准监测路线施测一等水准,以获取水准网24座水准工作基点的最新高程值,同历次复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新坝的施工对坝区垂直位移的影响。并对各水准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大坝坝区水准网是以水准点BM0-1、BM0-2和BM0-3为基准点组,采用BM0-1作为起测基准。本次水准网复测通过对基准点组的校测检查及成果分析,以BM0-1作为高程起算基准,以该水准点高程239.70922m为高程起算值。水准路线图见图1。
3 平差计算
3.1 外业高差概略高程
在外业监测完成后,统计出外业高差与概略高程,并进行水准标尺长度改正、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重力异常和固体潮改正。
3.2 内业成果检验 [2, 4, 7]
进行往返测不符值检验、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检验、水准环闭合差检验。
(2)大坝坝区水准网共有测段数26段,通过计算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0.43mm,满足《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规定的M∆≤±0.45mm的要求。
(3)大坝坝区水准网共包括7个闭合环,通过各测段高差(测段高差已加入标尺长度误差的改正)分别计算各闭合环的环闭合差。通过计算,各水准闭合环的环闭合差均小于限差(限差为;其中:F为环线长度,km),满足规范要求。
3.3 水准网平差计算 [3, 4]
各项成果检验合格后,进行水准网的平差计算。已知点高程采用BM0-1水准基点的高程(H=239.70922m)作为起算高程,采用间接平差方法进行计算,按距离定权进行平差。软件计算过程中,各测段的往返测高差自动加入了环闭合差改正。最终得出各水准点平差后的高程。平差后各水准点的高程及高程中误差见表1。
表 1 平差后各水准点高程及高程中误差Table 1 Errors in the elevation and elevation of each standard point after leveling
续表
4 各水准工作基点垂直位移及稳定性分析[1][3][5][6]
将历年水准网下各水准点高程值(新建基点除外)及历年垂直位移(以1975年第一次测量高程值作为基准值)进行比较,通过各水准基点的垂直位移量(下沉为正,上升为负)对水准基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统计出水准网各水准基点历年高程值和各水准基点历年垂直位移值,并对监测次数多于四次的BM0-2、BM0-3、BM7、BM2-2原、BM4、J1、J2、BM8-1、BM8-2和BM8-3共10个点进行各点历年垂直方向变化量趋势线图的绘制,见图2~图5,各点位于0值均线上方的值,代表抬升,位于0值均线下方的值代表沉降。
通过图2~图5可以看出:
(1)大坝坝区水准网基点组BM0-1~BM0-3,其中BM0-2和BM0-3两点,本次测量高程值与基准值分别相差0.23mm、0.12mm,通过这三点之间两两高差检核,并结合趋势线图的结论:此两点历年振幅均小于0.5mm,且变幅很小。说明原点组受水库水位及外界影响较小,点位稳定,可以作为整个水准网的起算基准。
图2 坝区精密水准网工作基点BM0-2、BM0-2垂直位移过程线Figure 2 Vertical displacement process lines of BM0-2 and BM0-2 base points of work of precision horizontal network in dam area
图3 坝区精密水准网工作基点J1、J2垂直位移过程线Figure 3 Vertical displacement process lines of J1 and J2 base points of work of precision horizontal network in dam area
(2)BM4、BM7、BM2-2(原)三点本次测量高程值与基准值分别相差1.30mm、-0.93mm、2.22mm。通过趋势线图可以看出,BM4和BM7基本沿0值均线上下小幅震动,说明此两点点位基本稳定,各期监测误差导致点位坐标值变化;从1992年以后的数据来看,BM2-2(原)大约有2mm左右的沉降量,且沉降值基本稳定,这说明此点相较于建立之初,有一定的沉降,但目前点位已趋于稳定。
(3)J1、J2、BM8-1、BM8-2、BM8-3五点均为2012年建造,本次测量高程值与基准值(2012年监测值)分别相差 -0.45mm、0.5mm、-0.71mm、-0.44mm、-0.39mm。从趋势线图来看,此5点除在2014年点位有异常抬升外,其余年份坐标值变化量值,基本和一等水准点位精度匹配,说明此5点基本稳定。由于建造时间较晚,监测次数较少,无法判断此5点的变形规律。
图4 坝区精密水准网工作基点BM2-2原、BM4、BM7垂直位移过程线Figure 4 Vertical displacement process lines of BM2-2, BM4 and BM7 base point of work of precision horizontal network in dam area
图5 坝区精密水准网工作基点BM8-1、BM8-2、BM8-3垂直位移过程线Figure 5 Vertical displacement process lines of BM8-1、BM8-2、BM8-3 for precision level network in dam area
(4)2016年新建的12座水准点,BM1-1(新)、BM1-2(新)、BM1-3(新)、J3(新)、J4(新)、J5(新)、BM2-1(新)、BM3-1(新)、BM3-2(新)、BM3-3(新) BM4-1(新)、BM4-2(新),因只有两期监测数据,故未绘制趋势线图。与2016年的初始监测值比较,J3(新)、J5(新)、BM2-1(新)、BM3-1(新)、BM4-1(新)、BM4-2(新)均产生了一定的沉降,沉降量分别为1.75mm、9.53mm、3.03mm、3.29mm、1.90mm、1.82mm,由于2016年建造水准点和初始监测之间间隔不到一个月,产生一定的沉降量属正常现象。其余6点垂直方向变化量在按两期水准精度统计的限差内,且变化量较小,这说明此6点基本稳定。
(5)通过本次水准网复测,2016年新建的水准点中,部分标点存在大小不等的沉降,但大坝原有水准点点位基本稳定。
(6)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丰满大坝重建工程施工期坝区垂直位移变化不大,未发现危及大坝安全的异常现象。
5 结束语
(1) 本次大坝坝区水准网复测经过对各项指标的检验,外业监测及数据整理全部合格,各项精度指标均优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相应限差的要求,说明外业监测质量良好。
(2) 2016年新埋设的水准点中,部分点尚未完全稳定。建议新坝施工期内每年进行1~2次大坝坝区水准网进行复测,进一步了解新坝施工对水准工作基点垂直位移的影响,及时掌握施工期工作基点的变化规律,为新大坝的施工期内坝区的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