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与文学价值并存的《<隐居通议>校注》

2019-04-04王晓梦

科学与财富 2019年6期
关键词:网络小说文学语言

王晓梦

摘要:宋末元初刘埙的笔记体著作《隐居通议》内容丰富,共有理学、古赋、诗歌、文章、骈俪、经史、礼乐、地理、杂录等十一类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纪实性的、有的是评论性的、有的是摘录性的,但不论哪一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语言学及文学、文化学价值。

关键词:《隐居通议》校注;语言;文学;文化;网络小说

宋末元初刘埙的笔记体著作《隐居通议》内容丰富,共有理学、古赋、诗歌、文章、骈俪、经史、礼乐、地理、杂录等十一类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纪实性的、有的是评论性的、有的是摘录性的,但不论哪一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然而,其存世的版本却无法更好地为今人的研究提供服务,而王美雨的《<隐居通议>校注》重在句读、校勘及注释三个方面,三者互相配合,为展现《隐居通议》的原貌以及刘埙本人的文学素养、哲学素养等提供了契机,可以说是研究刘埙及《隐居通议》的科学的参考版本。

一、标点符号科学

从宋代开始,人们才逐渐给文献资料加句读,但其又不同于现在的标点符号,因为此时加句读在很多时候上其实仅是代表了加句读者的个人理解而已,且仅用“○”“亅”两个符号,所以并不能完全表达清楚文献资料的原义,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讹误。例如丛书集成初编版的《隐居通议》虽有断句,但采用的都是实心原点,这样的断句法让读者难以理解句子,也就更不可能完全挖掘出《隐居通议》的价值。因此,王美雨在正确断句的基础上,为《隐居通议》加上现代标点符号是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

《<隐居通议>校注》注重句读,追求细微之处标点符号的精准,如《吟咏诛奸》一篇,其起首句为“一代之亡,必有一误国者,为人所指目,见于吟咏,自唐以来,赋者多矣,虽机轴不免相同,然诛奸谀于既死,诚千古之一快,不可议其蹈袭也”。该句的争议之处在“见于吟咏”之后是句号还是逗号。通过上下文意可以看出,如果“见于吟咏”之后是句号,那么后面内容就无法与之对应。所以,《<隐居通议>校注》采用逗号,可以使整个句子句义流畅。又如《唐宋诗意同》一篇中的“四诗,意虽相近,然论其自然,则荆公、贡父,所作为胜”一句。这句话中的“四诗”之后加不加标点符号都对,但其意义不同,加上标点符号,重在强调“四诗”,不加标点符号,“四诗意虽相近”就是一个普通的主谓句,没有凸显出作者想要强调的内容。

《<隐居通议>校注》在句读上的这种特点告诉我们,给古典文献资料句读尤其是加现代标点符号,不仅仅是位置加对的问题,更要的是要认真揣摩文意,选取最合适的标点符号以及最合适的句式,尽最大可能地呈现出作者的原义。

二、校勘合理充实

校勘整理古典文献资料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想校勘正确,在选择好的底本基础上,还有采用其他优秀的相关的参考资料加以佐证,否则极容易出现错误。当然,在寻找相关的参考文献时,并不是只能借鉴古代的文献资料,也可以借鉴今人已经整理好的比较优秀的资料。《<隐居通议>校注》在这一点上就比较注意,不但借鉴古代的文献资料,还借鉴今人整理好的资料,既保证了其校勘的有效性、正确性,也为充分利用今人的科研成果作出了贡献。

《<隐居通议>校注》在校勘时,不仅注意文字问题、还注意脱文现象,在对比几种版本的基础上,找出其不同之处,着重校勘,有利于更好地还原《隐居通议》原貌。如《提要》是文渊阁四库本专有,丛书集成初编版及爱馀堂版没有该内容,《<隐居通议>校注》将其加上,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四库全书编者对《隐居通议》的看法等。大量的脱文现象还表现在注文问题上。不同版本的《隐居通议》在注文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如《南唐诸臣死节》中文末的注文“后见《挥麈录》云:‘马令作《南唐书》。盖此书有二,马所作又别一编也”丛书集成初编版、爱馀堂版有,文渊阁四库本无。《隐居通议》中还有很多类似于这条注文的现象,通过《<隐居通议>校注》,我们可以探明哪个版本的《隐居通议》注文容易出现脱文现象,并据此分析其可能出现的原因。就注文脱文的实际情况而言,文渊阁四库本较多一点,我们可以认为是因为在官修者看来,注文无关紧要。以此类推,既然《隐居通议》中能够出现这样的现象,那么文渊阁四库本编者在编纂其他同类文献资料时,也有可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文渊阁四库本《隐居通议》不但注文有脱落的情况,正文也有,据《<隐居通议>校注》,《战国四君》一文的第二段“按常州府江阴县有申浦,春申君所凿,东入无锡,西入武进。又松江府上海县有黄浦,一名春申浦,自春申君凿。又浙江湖州府城有菰城,春申君黄歇所建”,文渊阁四库本就没有。显然,这个问题比注文的脱落要严重的多。毫无疑问,这样的错误越多,越是显示出《<隐居通议>校注》所做校勘的意义。

《<隐居通议>校注》关注的校勘文字还在文字上,如异体字、通假字及错字等。在全媒体时代,出版社出版的书都有错误,何况是靠抄写传世的古典文献。与今天的文字错误相比,古典文献资料中出现的文字错误,很多时候也和抄写者个人的书写习惯有关,如将“修”写作“脩”。这样的问题,《<隐居通议>校注》通过细细地对比,一一将其作了呈现。如“此說近于怪誕”中的“怪”,作者指出“文淵閣本寫作‘恠”,表示两者是异体字关系,至于“君:文淵閣本為‘孝”则表示两者有一者是错误的。

三、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文学参考资料

在当前快餐文化占主流的网络时代,很多人已经不再专心去学习更不会去探究古典文献资料,特别是一些网络小说作者在作品中引用传统文化知识或者诗句时,大多从网络上通过搜索引擎获得,往往会出现引错的现象。而网络小说的主要读者又是青少年,以错传错,不利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而《隐居通议》作为一部笔记体裁的著作,本身就引用了很多的经典文章和诗句,可以说是刘埙从诸多文献资料中摘抄出来的精华。所以,今人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准确的文献资料。

但正如上文所言,由于传世方法的限制,《隐居通议》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读者直接阅读是不可以的。值得庆幸的是,《<隐居通议>校注》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对刘埙所引诗句、名句及所描写的地理、人文等文化现象中的难字难词作了简洁而精准的注释。显然,刘埙本人引用文献资料的方式可以为穿越小说或架空小说描写古人引用文献资料的方式提供借鉴,也可以为其提供精准的诗句等资料。

从这个角度看,一部优秀的穿越小说或架空小说其作者必须具有丰富的古典文化知识,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让其拿出大量时间去研究古典文献资料是不可能的事,那么此时,像《隐居通议》这样的笔记体文献就充分显示出了它的优势,而基于此而生的《<隐居通议>校注》则提供了准确的表达方式及内容。

综上所述,《<隐居通议>校注》的特点决定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不仅具有常规的语言学、文学及文化學的参考价值,还可为非常规的网络小说尤其是涉及到古代社会生活的网络小说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校注古典文献资料时,应该把范畴放的更为宽广一点,因为不同类型的古典文献资料其特点不同,内容也不同,广泛的对多种类型的古典文献资料进行校注,既可以更好地保护继承它们,又可以为今人的学习研究提供更广泛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王美雨.《隐居通议》校注[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

(本文为临沂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网络小说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文学语言
我们需要文学
语言是刀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从影视改编看网络小说的人物形象重塑——以《花千骨》为例
网络小说与明清小说之比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影响网络小说流行度的要素研究——以起点中文网为例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