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
2019-04-04韦忠广
韦忠广
摘 要:任何学校,都有或多或少的后进生。这些学生也是一个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成绩的高低是影响班级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后进生的定义及基本表现,然后分析了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小学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教育;转化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人们往往将后进生作为坏学生,觉得“朽木不可雕也”,这样会伤害后进生的自尊心。其实,后进生和学优生是一样的,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尽管后进生在班级上所占的比例较少,但是做好他们的教育与转化工作是教师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結合实际情况,针对后进生制定有效的转化措施。
一、小学后进生的定义及基本表现
在教育词典中后进生的定义是:在班上时常违法基本的道德原则,或者犯下严重错误的学生。他们经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不高,不认真遵守课堂纪律,不能按时高效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其形成的根源是相当复杂的,就类似与一个患了癌症的病人,是不能轻易就可以痊愈的。在教育工作中后进生是重点和难点。对这些学生采用哪种方式做好转化与教育工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探索的课题。后进生属于特殊的群体,他们多数学习能力较弱,而且在学业方面长期受到挫折,具有很强的自卑感,但是又寻求自尊心的矛盾心理状况,严重缺乏学习自信心,意志较为剥脱,有强烈的厌倦感及焦虑感。
二、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主观因素
首先,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具备较强的辨别是非能力,很有可能会受到错误行为以及思想的影响。然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本身的自我行为调控能力不强,也缺乏自己控制的能力。最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强,自身存在一定的惰性,很多小学生都不愿意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二)客观因素
其一,家庭因素。有些父母过分的宠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持有放纵的态度,长期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养成一种人性、自私的行为习惯,使得他们不愿意和其他的同学和谐相处,甚至和其他同学无端发生冲突。有些父母重视对孩子的养,但是忽视教,对孩子没有过多的管教,没有意识到孩子成长的心理需求,造成孩子容易形成不良的个性,比如:孤僻、偏激等等。还有很多父母对孩子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惩罚和训斥,这样往往会使得孩子形成逆反的情绪。其二,学校因素。由于我国教育领域一直以来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就过分重视考试成绩及升学率,忽视对后进生的引导和教育。许多教师也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并且明显喜欢成绩优异的学生,很多时候对后进生的态度都是冷漠的,不管他们的学习。有些教师对于后进生所犯的错误,只是一味的指责批评。这种不重视后进生心理的不当教育方法会扩大师生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造成后进生更加不喜欢学习。其三,社会因素。现如今,电视以及社会网络等传媒迅速发展,很有可能一些不良思想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些思想包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让学生将丑恶的行为方法当做真善美的行为方法,并且进行模仿,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行为习惯及思想理念。
三、小学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策略
(一)课堂教学上增强与后进生交流
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在课堂教学过程加强与后进生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环境对后进生转化形成有利影响。后进生在课堂上学习时通常不能长期的保持注意力,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该方法保证后进生能够长时间在学习上集中注意力。比如:学习语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例如:填空以及组词等等,向后进生提问题,利用这种提问方式既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又能够防止问题较难而丧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将有些学习能力强和一些后进生划分到一个小组,依托学生之间的内部探讨来促使后进生愿意学习知识。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采取点名的方法,要求后进生朗读课文,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师和后进生之间的交流。班主任应该和每个任课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了解在教学中的后进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一起努力在教学中转化后进生,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课后重视对后进生的集中学习辅导
班主任在课后必须要重视对班级内部后进生的集中学习辅导,许多后进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充分了解所学习的知识,其在课后缺少辅导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造成总体学习的连续性受到很大影响。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后进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便于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辅导他们的学习。例如:在反问句知识章节教学结束后,教师对后进生进行集中的强化练习,提高其实际学习成效。通过进一步强化课后实践,有些后进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教师在布置课后集中辅导内容时,可以采取保持和课堂教学内容同步的方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识字学习的内容,班主任就可以在课后与班级后进生共同进行拆字联系、生词造句等有关知识练习。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集中辅导后进生,还要鼓励他们敢于在课上提问,在碰到学习问题时能够立即和每个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利用该方法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感觉到学习的真正乐趣,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
(三)家校合作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共同帮助后进生实现转化
学生成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基地是学生与家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起组成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如此,在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中,不管缺少哪一方都是无法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要加强和家长交流。首先,使教师明确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而且引导他们掌握准确的家庭教育方法。然后,教师要和家长保持良好的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对后进生有全方位了解,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而且能够和统一教育观点,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另外,教师还可以构建后进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每次成长,并且向家长及时反馈这些信息,使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每次进步,增强家长对孩子转化的自信心,并且获得家长的大力支持,确保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效进行。
(四)善于找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
班主任教师要对后进生要有细致的了解,找到他们身上的优势,并且及时做出肯定,以便于衙门可以树立自信心。比如:胡老师在班级上组织一次全体学生展示个人特长的活动,但小明认为没有任何特长,所以迟迟没有报名。胡老师找到小明,询问她没有报名的原因。原来小明的父母已经理论,自己和母亲来到这个城市。每天放学回家帮母亲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基本上没有朋友,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学习特长。胡老师在了解这个情况后,鼓励小明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如何做家务。胡老师在活动开展的当天邀请小明向大家展示切萝卜的过程。在学生充满好奇的目光中,小明很快将土豆丝切好。这时,同学就会主动鼓掌,小明心里也是非常开心的。从这以后,小明变得很自信,愿意和周围的同学做朋友。所以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后进生的亮点,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结语:对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应该成为常态化工作的一种,尤其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小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即便有些小学生在某个阶段有优异的学习表现,但是外部因素也能够造成其逐渐成为后进生。作为小学教师,除了要承担教育与转化后进生的责任,还是针对后进生的转化制定有效措施,这样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