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宗:“神外风云”四十载
2019-04-04安白
安白
他是推动中国神经外科学科发展并使之走向国际化的里程碑式人物。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涉足神经外科领域到如今四十多年的耕耘中,他完成的神经外科手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令国内同行瞩目,也让国际同仁赞叹。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手术匠的他,视神经外科事业为自己的一切。他有一个梦想,如果中国神经外科学能在2020年进入国际前5名,并在不远的将来引领世界神经外科学发展,那将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神经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主任——赵继宗。
国际同行赞赏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的赵继宗,从1975年起,就开始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四十多年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很多开创性成果。
在我国脑出血微创外科治疗领域,手术死亡率已从30%降至19.3%,人均医疗费下降7981元,达35.4%。中国神经外科能够达到如此水平,与赵继宗的努力密不可分。
有资料显示,中国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中风患者的21%~48%,死亡率和致残率居各类卒中首位,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高达30%~50%。为提高治疗效率,“十五”期间,科技部在国家攻关计划中设立了“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推广研究”。由赵继宗牵头,组织了全国135家医院神经外科多中心单盲临床病例对照试验,顺利完成了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的推广研究。
通过这一研究,课题组规范了3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我国建立了集临床、科研、教学和咨询服务于一体的6个脑卒中外科治疗示范基地,以及以此为核心逐步扩大范围,完善和推广了我国规范高血壓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为继续推广和普及脑卒中外科规范化治疗奠定了基础。
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主席Brochi高度评价赵继宗的工作,并对中国神经外科的快速发展表示敬意。2012年,基于赵继宗“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巨大贡献,特别是在血管畸形方面的贡献”,Dandy神经外科学会(为纪念美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Dandy而成立)委员会一致通过授予他该学会奖章。
验证科学推论
2004年,香港大学谭力海教授等在《自然》上发表文章称,中国人大脑语言区与西方人不尽相同,这可能是文字差异使然。西方人使用拼音文字,语言功能由左脑控制;中国人使用象形文字,语言功能不仅需要动用左脑的力量,且必须有右脑参与。谭力海认为,如果中国人完全照搬西方人脑外科手术方案,很可能给患者带来失语等后遗症。该成果为中国神经外科医生设定了有中国特色手术的脑语言区,而赵继宗就是这一推论的实践者和验证人。
赵继宗曾接诊一名患上左侧脑室三角区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因病灶位于左侧大脑内,向脑室内生长,术前行功能磁共振及神经传导束(DTI)检查,发现病灶累及患者的大脑语言功能区及运动神经纤维,在功能磁共振及DTI导航指导下,手术中虽然尽量避开大脑语言功能区,全切除约75px海绵状血管瘤,但术后患者仍出现运动性失语伴右侧肢体轻偏瘫,5天后运动性失语逐渐恢复,出院时语言基本恢复,右侧肢体恢复到Ⅱ~Ⅲ级。
该手术从临床角度证实了中国人的大脑语言区有别于拼音文字语言区的基础研究推论,是我国转化医学基础与临床双向通道最好的一次实践。赵继宗带领课题组,应用这一理论,开展了200余例脑部疾患的手术,极大地保护了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
行医高度严谨
在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除了承担正常的门诊工作,每周还要亲自操刀进行几台手术。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每年完成手术万余例,要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和医疗纠纷,是一件相当艰巨的工程。赵继宗把影响医疗效果的术后血肿和术后伤口感染等问题,作为专题来抓。为及时发现医疗质量问题,他在担任科主任后,每周六早晨都坚持到病房,组织全科值班医生大查房,注重查找不足,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他这样做,既是为了患者,也是为了医生,因为“只有日积月累,不断总结经验,医术才能提高。”赵继宗说,“患者发生的每一个变化,都是对医生的考验。医生只有不断强大自己,才能治愈更多患者。”
赵继宗为神经外科的学术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用40余年的坚守,践行着“医海学无境,甘自苦中来”,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曾说:“一个医务工作者所谓事业长青,不是自己在这个行业中一直做领头羊,而是培养更多的接班人,让医疗队伍不断层,让更多年轻人出类拔萃,成为顶梁柱,这才是神经外科事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编辑 冀青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