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电影协会 从“八大”到“六大”

2019-04-04曹怡平

南方周末 2019-04-04
关键词:派拉蒙制片厂福克斯

网飞非但没有遭到成功封杀,还勇夺15项奥斯卡提名。在多屏融合的时代,传统电影业固步自封,显然失去了创新的勇气和活力。和网飞表现在伯仲之间的亚马逊,也削尖脑袋想加入美国电影协会。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曹怡平

2019年3月20日,迪士尼正式收购21世纪福克斯,总额713亿美元。这是好莱坞史上最大的并购之一,谈判长达15个月,殊为艰难。六大电影公司即刻成为“五大”,新格局就此展开。成立近百年的美国电影协会面临着更复杂的局面,牵涉着利益分配,互联网冲击。

为了应对“反好莱坞运动”,美国电影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于1921年成立,它就是美国电影协会的前身。“反好莱坞运动”直接攻击各种丑闻,间接目标则是好莱坞当时渐成的包租模式,即用一部大片拖动一些中小成本电影的租售。为控制明星的产业能量,各大制片厂都和明星签订长期合同,倘若拍片量不够,雇用明星的固定成本就无法转移。当时电影拍摄多为室内布景,拍摄大片搭建的布景随便改一改,就可以给中小成本者使用,多拍片也能节约成本。

为保住这种非常重要的盈利模式,好莱坞大制片厂联合成立协会,试图以此平息公众怒火。但协会里不见院线身影,当时的院线为摆脱制片厂的片源控制,自行结盟拍摄电影。

该协会显著的工作是推出《海斯法典》,这部法典的基础是各种管理策略失败,有集大成的意味,成型较晚,1930年通过,四年后才生效。好莱坞影像的表达空间直接受到极大限制,主要制片厂拍出来的电影都像成人童话。

《海斯法典》安抚了反电影力量,又保护了包租制度,以及渐进形成和巩固的垂直垄断体系,即制片业、发行和放映几个不同产业部门由少数几家制片厂控制。三个环节均有控制力的制片厂包括派拉蒙、米高梅、华纳兄弟、雷电华和20世纪福克斯,只控制制片和发行的包括联艺、哥伦比亚和环球,分别被细分成“五大”和“三小”。

八大制片厂的老板基本上都是犹太人,容易达成协议,但它们的内部竞争也非常激烈。华纳濒临破产之际引入破坏式创新,于1927年推出了世界上首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雷电华本身,就因西屋电器公司推行自己研发的声音系统而成立。

“八大”处于黄金时代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迪士尼只是不入流的独立制片公司,地位还不如今天的狮门影业。1920年代创设之后,迪士尼一直致力于动画片制作,“八大”根本就不屑于涉足。谁能想到,动画片成为21世纪家庭电影、特许授权经营和主题公园的火车头,迪士尼成了“老大哥”。

“五大”剥离院线“八大”禁止包租

1945年,美国电影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更名为美国电影协会。“二战”后海外市场越来越重要,更名的部分原因是为鱼目混珠,让它听起来更像政府机构,便于和其他国家打交道。

好莱坞的黄金时期和青铜时期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渡期,竞争对手来自外部。娱乐新贵电视产业有诸多优点,不收费,也不需离家,为婴儿潮一代喜闻乐见。“二战”孕育大量中产阶级,居住条件升级意味着郊区化,大家驱车前往市区观看电影的兴趣大减,停车位也不够。况且,为了照看小孩,父母们基本没有看电影的余力。

无法消灭竞争对手就要收买,但好莱坞却没有抓住电视产业的摇篮时期,它们的斑斑劣迹恰好爆发了。好莱坞一直受到反垄断调查,但历史在关键时刻眷顾了两次。1928年司法部启动的反垄断调查因大萧条被迫中止,“二战”再次拖延调查进度。战后司法部重启调查,并提起诉讼。

1948年,最高法院对好莱坞的垄断给出初步意见,要求“五大”剥离院线,“八大”禁止包租。这就是著名的“派拉蒙案”。每部影片必须根据品质单独竞价,但禁令只在美国国内推行。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反应过来,或还没弄清楚包租的危害,好莱坞就可以任意包租。美国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派拉蒙案”令好莱坞和电视产业失之交臂。电视台的频谱资源受联邦通信委员会管制,获得这一资源得首先拿到相应执照。委员会拒绝颁发执照给有垄断前科的好莱坞,造福了另外一批犹太富人。

好莱坞失去念兹在兹的电视运营执照,很快突然出现经营困难。自救资源实在有限,只剩下奇观化和成人化。更新技术手段既简单又直截了当,1950年代出现的宽银幕电影、3D电影、彩色电影,源头都是对抗电视产业。经过多年观影实践,宽银幕格式和色彩得以稳定,气味电影基本灭绝,3D电影时兴时衰,直到《阿凡达》出现才成为近十年的观影常态。

雷电华在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战斗”中举步维艰,和霍华德·休斯的收购不无关系,看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飞行家》就很清楚了。休斯1948年买下雷电华后大幅裁员,使年均产量由30部迅速滑至9部,1952年最后五个月只制片生产一次。

最早察觉雷电华衰落的是迪士尼。考虑到雷电华暗淡的前景,沃尔特·迪士尼当时终止了和雷电华的合作关系,成立自己的发行公司博伟,承担绝大多数迪士尼电影的发行。迪士尼收购漫威后,还花巨资从派拉蒙手中赎回发行权,将发行工作交给自己的发行部门。

当时迪士尼正变成大制片厂,组建发行公司是好莱坞大制片厂的必要举措。正因为在全球范围内建有星罗棋布的发行渠道,它们才能顺利将自产影片销往世界各地。与之相比,不论影片质量,欧洲国家要把自己的影片送往全球各地,可谓难上加难。

承受不了失败就并购吧

大制片厂逐渐走向了衰落。1955年7月,休斯以2500万美元价格将雷电华出售给通用轮胎和橡胶公司。制片厂发展前景堪忧,给美国电影协会缴纳会费的能力和意愿也在降低,协会提供的服务反之也很难惠及雷电华。

1960年代,美国放松并购管制,各大电影制片厂成为逐鹿对象。美国音乐公司收购环球影业,海湾和西方公司收购派拉蒙;泛美公司紧随其后,于1967年收购联艺,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却是保险和金融服务。整个1970年代,福克斯都未卷入商业并购,仅在1973年与华纳兄弟缔结松散的战略联盟,完成合拍片《火烧摩天楼》。

但躲开并购未必是好事。“派拉蒙案”后,各大制片厂拍得多并没有产业上的正面意义;有意义的事情是减少影片拍摄,提升影片质量,可行做法就是砸钱。投资规模攀升增加了投资风险,并入更大的公司是种对策。

事情还有另外一面。和休斯类似,米高梅老板克尔科里恩对电影产业兴趣不大,米高梅逐渐沦为随时可以抛弃的套利工具,三次买进后又频繁卖出。不仅如此,米高梅的商誉资产还被转移到酒店业,拉斯维加斯著名的米高梅酒店就是其产物,至今仍在发光发热。

频繁买卖之下,米高梅不仅丢失了大量片库,制片业上也大撤退。入主米高梅后不久,克尔科里恩便大幅度限制影片产量,每年出品不超过六部,且均为低成本影片。

命运更不济的是联艺,泛美入主三年后就损失了3500万美元,很快解聘公司负责人,但新负责人并没有带来多大起色。联艺最大的损失可能源自《天堂之门》,4400万美元的投资量级堪比2009年的《阿凡达》,可惜市场反应非常冷淡。1980年,泛美将联艺推上售卖市场。克尔科里恩次年将联艺购至麾下,并将公司更名为米高梅-联艺娱乐公司。美国电影协会的服务名单中,可以划掉联艺了。

1985年,默多克控制的新闻集团收购20世纪福克斯,开启了相关产业多元化并购的潮流。索尼1989年收购哥伦比亚娱乐公司,却引发了美国人的文化恐慌。

索尼在美国站稳脚跟不容易,还要交后进生的学费。由于不熟悉游戏规则,索尼斥巨资聘请的掌舵者不仅日常生活、办公风格极尽奢侈之能事,制片导向上也完全对不起天价薪水。这段时期,哥伦比亚出现高达32亿美元的损失,制片厂账面净值减少27亿美元。

好在索尼财大气粗,硬是挺过艰难时世。它的本国竞争对手就没那么走运,松下于1990年以69亿美元收购环球制片厂的母公司美国音乐公司(MCA)。时值日本经济衰退,以及日元升值,美国音乐公司希望松下提供收购CBS、维京唱片,以及在东京建立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的资金。

松下的拒绝撕裂了美国音乐公司的管理层,他们认为日本东家根本不懂美国媒体商业正在发生的剧烈变化。承认失败后,松下电器将美国音乐公司80%股权卖给加拿大西格拉姆公司,收入70亿美元。2000年,法国水务集团维旺迪收购了主营酒精和橘汁饮料的西格拉姆。

“史上最糟糕的 企业并购案”

隔行如隔山,尽管非常重视环球,维旺迪也不是好玩家。雄心勃勃的通用电气于2003年以140亿美元收购维旺迪环球的美国娱乐资产,组建新公司NBC环球。2013年3月,康卡斯特电信公司彻底收购NBC环球。当康卡斯特作为渠道商入主内容产业,作为竞争对手的AT&T肯定不甘人后。在有限的名单里,它相中了命运多舛的时代华纳。

华纳兄弟于1989年为时代公司收购,更名时代华纳,2001年又被美国在线并购。一年后公司遭到美国司法部的财务调查。2002年7月,《华盛顿邮报》报道了美国在线合并前的假账丑闻,称其为此虚报自己的广告收益。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遭到调查,股价迅速大跌。年末公司宣布亏损近1000亿美元,次年名字换回“时代华纳”。

这起“史上最糟糕的企业并购案”未能持续多久。2009年11月,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结束一纸婚约,很快赢得AT&T示爱。AT&T想要赢得时代华纳,背负2000亿美元债务之外,还要司法部恩准。

特朗普当选总统前就批评AT&T的并购意图,认为这将让“更多权力集中到更少数人手中”。他当选后,司法部提起诉讼阻止两方合并。该案在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地方法院审讯六周后,法官于2018年6月宣布支持合并。

历经波折的几家制片厂最终找到了合宜的归属。环球和时代华纳的东家财大气粗,作为渠道供应商,与提供内容本来就是产业链的前后端关系,整合难度不大。索尼和哥伦比亚磨合多年,算是老夫老妻,当年的激烈火花荡然无存,但磨平了青春期的冒失和大手大脚。

相较而言,目前最为门当户对的结合模式非迪士尼并购21世纪福克斯莫属。经过近百年发展,迪士尼没有表现出老朽之感,进入21世纪更是先后收购皮克斯、漫威和乔治·卢卡斯影业。几家公司相当优质,都能拿出若干世界知名的IP及角色。迪士尼的意图很清晰:借助自己强大的产业链,最大化这些制片厂的角色价值。

收购21世纪福克斯的代价远非前三家小制片厂可比,这两家内容公司都有许多知名IP,规模和体量在伯仲之间。默多克准备出手21世纪福克斯时,迪士尼可不是唯一有兴趣的。包括中国在内,迪士尼的收购得到了多方批准,目前已经生效。21世纪福克斯的各个部门将融合到迪士尼的不同资产中,美国电影协会会员又将减少一位。

这与当年米高梅收购联艺后的情况如出一辙,但命途多舛的米高梅已然元气大伤。索尼于2004年收购米高梅也回天乏力,2009年后者债台高筑达37亿美元,年利息就有2.5亿美元。债主紧逼之下,它的破产无可避免,美国电影协会无暇顾及兵败如山倒的会员。

经过艰难的破产重整,米高梅硬在奄奄一息之际推出了大制作《007:大破天幕杀机》和《霍比特人》。但这两部还算全球大卖的电影,都是米高梅和其他制片厂联合制作的。

在同期的并购中,维亚康姆入主的派拉蒙起初中规中矩,但近十年常被健在的几个老兄弟打击。这可能和维亚康姆的大股东桑纳·雷石东有关,95岁的老爷子折断了中国资本的橄榄枝,又嫌弃美国广播公司出价太低。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派拉蒙近年表现虽然不佳,但比米高梅强得太多。派拉蒙还可以待价而沽,米高梅却像余晖中的夕阳武士,很难得才能看到狮子张开血盆大口咆哮几声了。

多拍好电影才是不二法门

几十年此消彼长,美国电影协会的老金主“八大”只剩下迪士尼、时代华纳、派拉蒙、哥伦比亚和环球,雷电华、联艺、米高梅和21世纪福克斯已被官方网站擦除。目前多了一名形迹可疑的新客户网飞(Netflix),这家提供流媒体服务的公司于2019年1月23日加入了美国电影协会。

协会吸纳网飞的主要原因就是收会费。21世纪福克斯大约1000万美元的年会费不复存在,财大气粗的网飞就格外闪闪发光。

新贵网飞的经营思路迥异于传统模式。传统影片会将影院作为首选的上映通路,给院线提供了很大的盈利空间。网飞利用网络平台,全球付费观众动一动手指,就能同时在线观看。几年前,网飞大胆聘请袁和平导演《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影片虽然质量欠佳,却成为网飞绕开院线,直接在网络平台上映的首部电影。

由于伤及院线利益,网飞引来不少仇家。2017年,网飞电影《玉子》在戛纳电影节上映,就引起法国院线的集体抵制。《罗马》今年夺得奥斯卡奖最佳导演,但院线大佬Regal和AMC都明确表示不会展映该片。

制片行业的“教父”斯皮尔伯格也出来站台,不支持网飞角逐奥斯卡,理由是其格式可疑。采用电视格式就是电视电影,顶多有资格角逐艾美奖。这个论断事出有因,科恩兄弟的《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本来就是网飞定制的六集电视剧,觉得质量不错就剪成了电影版本,获得三项奥斯卡提名。斯皮尔伯格以类似理由否定了《罗马》:“我不认为在几家影院上映不到一周的电影有资格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但形势比人强,网飞非但没有遭到成功封杀,还勇夺15项奥斯卡提名。在多屏融合的时代,传统电影业固步自封,显然失去了创新的勇气和活力。和网飞表现在伯仲之间的亚马逊,也削尖脑袋想加入美国电影协会。

和主流院线、斯皮尔伯格相比,美国电影协会的态度尚属务实,电影可以随技术、时代的发展来修正定义。游戏要玩下去得靠各位金主捐钱,出得起钱就获得了被定义的资格。从这个意义上讲,靠封杀阻挡网飞、亚马逊仿佛螳臂当车。少谈点“主义”,多拍好电影,才是把名字镌刻在美国电影协会官网首页的不二法门。

猜你喜欢

派拉蒙制片厂福克斯
特朗普与福克斯分道扬镳?
《我为歌狂》将拍真人版电视剧
“滑冰”
派拉蒙影业和华桦传媒提前终止融资协议
斯蒂芬·金《宠物坟场》被翻拍
落寞或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