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央孔型ICL V4c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
2019-04-04李泽斌毕伍牧钟林辉
李泽斌,毕伍牧,钟林辉,孙 康
作者单位:(516001)中国广东省惠州市,惠州爱尔眼科医院
0引言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是将人工晶状体固定于睫状沟内,是目前主要的眼内屈光手术方式,其具有不受角膜厚度限制、矫正屈光不正范围较大、可逆性、保留患者眼部调节力等优点。随着ICL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手术技术的成熟,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推崇。近年来,新型中央孔型ICL V4c开始在临床上应用,它是一种免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新型人工晶状体,减少了激光虹膜打孔带来的疼痛和虹膜出血,可促进房水自身循环,从而营养自身晶状体。现关于ICL V4c植入术后中长期临床观察报道较少,我院自2016年起开始开展新型中央孔型ICL V4c植入术,现将其应用情况汇报如下,旨在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时间UCVA(LogMAR)BCVA(LogMAR)SE(D)术前1.27±0.2600.08±0.026-10.4±3.13术后1wk0.03±0.010b0.02±0.006b-0.64±0.21b术后1mo-0.01±0.003b,d-0.02±0.005b,d-0.07±0.02b,d术后1a-0.01±0.003b,d-0.02±0.005b,d-0.05±0.01b,d,f F1936.3541.41703.58P<0.01<0.01<0.01
注:bP<0.01vs术前;bP<0.01vs术后1wk;fP<0.01vs术后1mo。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该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研究对象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16-01/2017-06在我院接受新型中央有孔型ICL V4c植入术且随访1a以上的患者58例116眼,男28例,女30例,年龄18~47(平均26.07+5.64)岁,术前球镜-6.00~-18.00D,柱镜-7.75~0D,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为-6.25~-18.00D。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n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隙灯、散瞳眼底检查、验光、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Pentacam、IOL Master、UBM等。所有患者屈光稳定1a以上,术前中央前房深度均>2.80mm,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 000个/mm2。排除精神及心理异常者,具有葡萄膜炎、白内障、青光眼及视网膜脱离等眼病者,全身患有结缔组织及系统性疾病者。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术前3d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天4次。需植入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CL,TICL)者在坐位裂隙灯下作轴向标记。术前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手术在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下进行。常规在上方做2.8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以推助器将人工晶状体缓慢推注入前房虹膜表面,前房注入医用玻璃酸钠凝胶,将ICL放入睫状沟。根据TICL表面线标记旋转晶状体角度,使其与预设角膜表面标记重合。确认晶状体位置后,生理盐水置换出医用玻璃酸钠凝胶,水密角膜切口。术后术眼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术后常规局部抗感染、抗炎及对症治疗。
1.2.2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wk,1mo,1a进行随访。观察UCVA、BCVA、SE(综合验光仪)、眼压(非接触眼压计)、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器)、拱高(ICL的后表面和透明晶状体前表面顶点的垂直距离,Pentacam overview模式)、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评价指标:有效性是指术后UCVA与术前BCVA的比值。屈光手术的安全性是指术后BCVA与术前BCVA的比值。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重复测量数据(UCVA、BCVA、SE、眼压、拱高)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两两之间的比较采用LSD-t检验,UCVA与BCVA由小数视力转换为LogMAR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对资料(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前后手术眼视力与等效球镜比较手术前后各时间点视力与屈光度变化见表1。术后UCVA与BCVA均较术前提高,且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a与术后1mo UCVA与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6、0.72),而其余术后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E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虽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1mo与术后1a等效球镜几乎接近0D。
2.2术后1a手术眼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1a随访结果显示:手术安全指数为1.33±0.67,手术有效性为1.32±0.69,所以手术眼术后BCVA较术前均无丢失。
2.3手术前后手术眼眼压比较手术眼术前、术后1wk,1mo,1a的眼压分别为14.00±2.86、14.54±3.75、13.80±2.90、13.75±2.2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P=0.03),但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眼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0.55、0.28)。术后1wk内有8例10眼出现眼压高,最高35mmHg,予局部降眼压(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对症治疗后眼压均在1wk内降至正常,停降眼压治疗后眼压均未见再次升高,其余患者手术眼眼压均未见异常。
2.4手术前后手术眼角膜内皮密度比较术前手术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809.95±219.84个/mm2,术后1a为2781±215.79个/mm2,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3,P=0.27)。
2.5手术眼术后各时间点拱高变化手术眼术后1wk,1mo,1a拱高分别为0.52±0.21、0.52±0.22、0.53±0.2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7,P=0.564)。
2.6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后有2例2眼患者术后1mo随访时诉有轻微光晕,术后1a时有所缓解,其余患者无诉不适。所有患者均未见白内障、青光眼、角膜内皮失代偿等。术后满意度为100%。
3讨论
中央有孔型ICL于2015-01进入我国使用,其最大的特点是晶状体的中心有一中心孔,直径约360μm,可以使房水直接通过瞳孔区流入前房,既免除了术前激光虹膜打孔,又避免了瞳孔阻滞引起的高眼压等问题,是目前矫正高度近视首选的眼内屈光手术。
美国的一项Meta分析[1]结果指出ICL植入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益处高于其余手术的风险。本研究中术后1a手术安全指数为1.33±0.67,有效性为1.32±0.69,所有手术眼术后BCVA较术前均无丢失,表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这与陈珣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Bhandari等[3]的研究也表明ICL V4c能安全有效地矫正高度近视,具有与ICL V4b同样的手术效果且不需要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此外,本研究中,所有手术眼术后UCVA与BCVA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1a与术后1mo UCVA与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等效球镜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mo与术后1a等效球镜几乎接近0D,表示ICL V4c植入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1mo稳定。
ICL植入术后,眼科医师最为担心的并发症是白内障、青光眼及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本研究中术后1wk内有8例10眼发生一过性眼压升高,经降眼压对症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术后1wk后多次复查眼压均正常。术后所有研究对象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陈海婷等[4]的ICL V4c植入术后的随访研究中也未发现晶状体混浊、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研究表明[5-7],ICL与晶状体之间间隙过小是引起白内障的主要原因。间隙太小会造成晶状体和ICL持续或间断的机械摩擦,导致房水循环改变,影响晶状体的营养代谢,导致晶状体的混浊,产生白内障。Convers等[8]的研究发现当ICL与晶状体之间的距离>0.15mm时可以完全避免两者间的接触。本研究中术后1wk有1眼拱高为0.11mm,2眼拱高为0.14mm,术后1mo时1眼拱高为0.11mm,其余手术眼拱高均>0.15mm,术后1a所有手术眼拱高为0.20~1.10mm,均>0.15mm,所有研究对象术后均保持良好的拱高,这也就避免了白内障的发生。既往相关研究[2-4]也表明ICL V4c植入术后手术眼能拥有良好的拱高。
术后随访过程中,有2例2眼患者在术后1mo出现轻微光晕,但在术后1a时有所缓解,其余研究对象无诉不适。术后满意度为100%。这表明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 V4c舒适度高,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新型中央孔型ICL V4c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术后1mo视力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