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氟苯嘧啶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试验研究

2019-04-04黎继红黄运夫吕梦琪黄宝松

江西农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白背飞虱稻飞虱嘧啶

黎继红 黄运夫 吕梦琪 黄宝松

(1.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经济作物站,广西玉林 537000;2.广西陆川县古城镇水利站,广西陆川 537700;3.广西陆川县横山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陆川 537700;4.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广西玉林 537000)

1 试验背景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是由我国首先发现鉴定和命名的为害农作物的病毒新种,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Fijivirus eoviridae),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该病毒于2001年由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教授在广东省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2009年,全国已有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海南、浙江、福建、湖北和安徽9个水稻主产省(区)明确发生,发生面积约33.33万hm2,失收面积0.67万hm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现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苗期发病,心叶生长缓慢,叶片短宽、僵直、浓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后变黑褐色。根短小,植株矮小,不抽穗,常提早枯死。分蘖期发病,新生分蘖先显症,主茎和早期分蘖尚能抽出短小病穗,但病穗缩藏于叶鞘内。拔节期发病,剑叶短阔,穗颈短缩,结实率低。叶背和茎秆上有短条状瘤突。

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减少农民的损失,农业技术人员积极寻求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有效途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白背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发病程度与白背飞虱的田间发生量呈正相关,所以水稻抽穗前能控制稻飞虱特别是白背飞虱的发生,就能有效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2017年以前防治稻飞虱的药剂以吡呀酮、吡虫啉加敌敌畏为主,这类药物普遍药效短,长期重复使用导致害虫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农民要多次喷药,对农民来说加大了工作强度,增加了种植成本,有时效果也不理想。2018年4月,三氟苯嘧啶(商品名佰靓珑,杜邦公司生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市后,少部分农民使用三氟苯嘧啶防治稻飞虱,在破口期喷施了一次药,欣喜地发现使用三氟苯嘧啶的田块一直到收割稻飞虱的发生都达不到防治指标。该文对特定的晚稻田块进行了稻飞虱的防效对比,以进一步确定三氟苯嘧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预防效果。

2 试验方法

该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1为喷施三氟苯嘧啶防治稻飞虱,处理2为农民自防。除用药不同外,2个处理的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其中,处理1,药品名为三氟苯嘧啶,每小包8 g。使用方法为播种后七八天第1次用药,每小包对水15 kg,用喷雾器均匀喷施;抛秧后10~15 d第2次用药,667 m2用药2小包,每小包对水15 kg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处理2,药品为吡蚜酮+敌敌畏。使用方法为2017年8月15—20日第1次用药,667 m2用吡蚜酮3包(8 g/包)+敌敌畏30 mL对水75 kg用喷雾器喷施;9月20—25日第2次用药,用药用量与第1次相同。处理1和处理2具体施药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处理1防控效果定点观察记录情况

表2 处理2防控效果定点观察记录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如表1和表2所示,处理1使用三氟苯嘧啶防治稻飞虱的田块只发现个别有少量矮缩株,但无座窝现象。处理2使用常规杀虫剂防治稻飞虱的田块,8月底就表现出苗矮缩增长的迹象,9月中旬观察发现已有座窝,矮缩兜明显增多,到抽穗后期观察,表现出严重的座窝现象,座窝点为7~9 m2,有2/3为苗矮缩,1/3为穗矮缩。说明使用其他杀虫剂的田块,在抽穗前全程都能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另外,在10月25日对未使用三氟苯嘧啶防治稻飞虱的地区进行大面积检查,发现化州市平定镇沙坡村部分山冲田块座窝率在60%以上,个别田块达到绝收的程度,清湖镇陆坡村、古城镇长经村部分田块达中等程度发生,长经村1~5队部分田块严重失收。

4 讨论

按上述方法使用三氟苯嘧啶喷施过的稻田没有发生矮缩座窝现象,主要原因是三氟苯嘧啶对稻飞虱有速效和长效作用。经观察,只要在分蘖期用药,一直到抽穗,稻飞虱(特别是白背飞虱)的发生都没有达到防治指标,药效持续50~60 d,这样就能预防在幼穗分化期被病毒感染,所以对预防穗矮缩较理想。

个别田块有少量植株苗期有矮缩现象,应该是在秧苗喷药前就感染了病毒,移栽到大田才表现出来。发现的病株有的被拔除了,但大部分没有拔除,经观察病株周围也无座窝矮缩现象,说明有病源,但无传染媒介(白背飞虱)也无法传染,说明三氟苯嘧啶能作为全程防控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理想药物。

5 结论

(1)为发挥三氟苯嘧啶对稻飞虱见效快、防效长的优点,今后应作稻飞虱全程防控的药物。

(2)2017年,由于晚稻大面积感染南方黑条矮缩病,这种病毒已经在本地寄主中大量存在,今后将成为南方稻作区的主要病害,基层农村工作者应把对南方黑条矮缩病当作主要病害来防控,尽量减少农民的损失。

猜你喜欢

白背飞虱稻飞虱嘧啶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南安市白背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源地分析*
右美托嘧啶联合纳布啡用于脑膜瘤手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平铺镇近20年来白背飞虱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滇西南稻区白背飞虱种群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