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理论的环保底滤法高炉炉渣处理系统创新设计
2019-04-04娄娟娟王得刚
娄娟娟,王得刚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高炉炼铁会得到主产品——铁水,还会产生副产品——高温液态熔渣,目前普遍采用水冲渣工艺对熔渣进行粒化处理。水冲渣工艺根据渣水分离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归为沉淀过滤和机械过滤两种。水冲渣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水冲渣工艺的主要流程
传统底滤法炉渣的冲制与淬化在冲渣沟内完成,利用过滤池进行渣水分离,存在下列缺陷:
(1)冲渣沟冲渣易爆炸,安全性差。
(2)蒸汽排放量大,环境差。
(3)过滤池占地面积大。
(4)带水抓渣,水渣外运时有渣水溢撒,环境影响恶劣。
随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包括转鼓法在内的一系列机械过滤冲渣工艺在高炉上得到应用。其主要缺点包括:
(1)工艺设备复杂,一次性投资及运营维护成本高。
(2)作业率较低、故障率较高。
(3)渣水分离效果差。
(4)蒸汽排放量大,环境差。
传统底滤法和机械过滤法对高炉炉渣进行渣水分离处理,普遍存在安全性较差、含硫蒸汽排放量大环境差、占地面积大、渣水分离效果差等主要问题。随着我国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以及用户对安全、成本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高炉炉渣处理系统。
1 TRIZ理论概述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简称,前苏联人Altshuller分析数以万计的专利(后来扩展到250万份),提出专利中解决的问题只涉及到39个技术参数之间的矛盾,可应用40个发明原理中的若干项来解决。
利用TRIZ理论解决问题时,设计者首先将待解决的冲突和问题表达成为TRIZ问题,然后利用TRIZ中的工具,如发明原理、标准解等,求出该TRIZ问题的普适解或称模拟解;最后再把该解转化为技术领域内的解或特解,从而达到技术系统的进化。
2 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针对国内外高炉炉渣处理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传统底滤法基础上进行创新,利用TRIZ理论,通过封闭的粒化池解决安全问题,设置蒸汽冷凝喷淋装置解决含硫蒸汽排放量大的环保问题,优化过滤池的滤料粒级分布、提高过滤效率解决占地面积问题,研究新工艺解决渣水分离效果差、水渣外运时的渣水溢撒问题;设置摆动渣沟,控制水渣流向。通过一系列的创新设计,形成全新的环保底滤高炉渣处理系统。
环保底滤高炉炉渣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该系统针对传统炉渣处理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将粒化塔与过滤池相结合,采用封闭式粒化池及蒸汽喷淋冷却系统,将过滤池、冷却塔、循环泵组结合起来,采用全新的操作工艺,实现无水抓渣。
环保底滤法高炉炉渣处理系统的主要科技创新如下:
2.1 设置安全封闭的粒化池,确保安全冲渣
图2 环保底滤法高炉炉渣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根据TRIZ创新方法理论,运用预先作用原理和预先防范原理(TRIZ发明原理10、11),将熔渣粒化放置在相对封闭的粒化池内,在池内有一定高度的保护水位,入口处设置防护罩,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冲渣沟头意外爆炸产生的安全隐患;渣水混合物从粒化池下方流出,溢流水从上方的溢流口流出。与传统底滤法的冲渣沟相比,环保底滤高炉炉渣处理系统确保了冲渣安全。
图3 熔渣粒化-粒化池示意图
如图3所示,熔渣在粒化池内进行粒化,粒化池内有保护水位,可以确保冲渣安全;同时,粒化池工艺较冲渣沟工艺系统循环水量减小,节省系统运营成本约30%;且系统产生的蒸汽能够集中高空排放,为炉前清洁生产提供保障。
2.2 设置蒸汽冷凝喷淋装置,实现环保冲渣
根据TRIZ创新方法理论,运用预先防范原理和变害为利原理(TRIZ发明原理11、22),如图4所示在粒化池上部设置高空烟囱,烟囱内设置蒸汽冷凝喷淋装置,利用冲渣补充水对蒸汽进行喷淋冷凝。实现蒸汽有组织高空排放的同时减少含硫蒸汽排放量15%,进而减少冲渣水消耗量。
2.3 优化过滤池滤料粒级分布,减小过滤池面积
底滤法工艺的特点在于利用过滤层实现渣水的自然分离,过滤池过滤模型如图5所示;采用过滤池进行渣水分离工艺,以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物,通过多孔介质过滤层的水经过滤管汇集到过滤主管,水中悬浮物含量<30mg/L。
图4 粒化池上方设置蒸汽冷凝喷淋装置
图5 渣水分离-过滤池过滤模型
根据TRIZ创新方法理论,运用非对称原理和组合原理(TRIZ发明原理4、5),中冶京诚通过试验研究,优化过滤池滤料粒级分布及过滤管结构,提高过滤速度,减少过滤池数量,节省了占地面积,该系统过滤效果好,冲渣水可以不经过处理,直接进行换热采暖。环保底滤高炉炉渣处理系统得到的冲渣水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环保底滤高炉炉渣处理系统得到的冲渣水
2.4 采用全新的操作工艺,实现无水抓渣
根据TRIZ创新方法理论,运用分割原理和周期性作业原理(TRIZ发明原理1、19),采用链斗机构取渣装置,将过滤后的干渣抓取到机上皮带机上。运用中介物原理和预先作用原理(TRIZ发明原理24、10),使机上皮带机随链斗机构一起移动,通过预先设定的自动控制系统达到无死角抓渣作业,并运送到旁边的干渣运输皮带上。
2.5 设置摆动渣沟,控制水渣流向
环保底滤系统包括2个过滤池和分别与之对应的水渣沟阀门,2个过滤池轮换使用。水渣沟阀门(图7)的密封面长期使用后易产生磨损,造成阀门不严、漏水的问题。
图7 水渣沟阀门结构三维图
根据TRIZ创新方法理论,运用分割原理、多用性原理、动态化原理、中介物原理、气压与液压结构原理(TRIZ 发明原理 1、6、15、24、29),研发全新的设备——摆动渣沟。
新研发的摆动渣沟(如图8所示)利用底部液压杆的伸缩带动槽体做以轴承为圆心的扇形范围转动,从而控制水渣流向不同的过滤池。
图8 摆动渣沟
新设备克服了水渣沟阀门长期使用后产生磨损,造成阀门不严、漏水的问题,避免工作人员进入过滤池中进行检修时被高温冲渣水烫伤的危险,减少了安全隐患。
3 实施效果
环保底滤高炉炉渣处理系统2009年首次应用于江阴兴澄特钢,兴澄特钢工作人员在2016年全国高炉炼铁学术年会上介绍了该系统在兴澄特钢的实施效果。环保底滤法水渣工艺在兴澄3200 m3高炉稳定运行7年,具有明显节水和减少蒸汽污染的效果。该系统投产7年仅更换过1次过滤1层的少量滤料,低运行成本和低维护作业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4 推广应用情况
环保底滤高炉炉渣处理技术已经申报5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3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另有2项发明专利处于实审阶段。
环保底滤高炉炉渣处理系统自2007年开始研发以来,为不断完善技术工艺、提升产品性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中冶京诚陆续进行了水渣沟阀门装置、水渣自动取渣装置、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摆动渣沟、全自动取渣系统等多项相关技术的研发,形成了整套的环保底滤高炉炉渣处理系统。
5 结 语
通过TRIZ创新原理的分析,该产品解决了国内外高炉炉渣处理方法普遍存在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打破了机械法在大高炉领域的垄断地位,提供了环境友好、生产安全、节能环保的高炉炉渣处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