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重点产业与人才集聚的“同频共振”
2019-04-04楼建忠苏云何凤吕明忠汪智云
文|楼建忠 苏云 何凤 吕明忠 汪智云
杭州市基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一号工程”等重大决策部署的成果积淀,继续将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三大未来产业作为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而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杭州市人才工作进入集中发力阶段,陆续出台“人才新政27条”、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大学生等各类人才专项计划,城市人才吸引力不断提升,引才数量和质量非常可观,本地人才储备进一步扩大,人才工作成效显著。但随着上海、深圳、武汉、西安等城市在“人才争夺战”中的异军突起,杭州市要建设成为人才一流城市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深圳、武汉的重点产业人才建设特点
深圳在信息经济产业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由于深圳自身缺乏高等教育资源,本土人才培养远远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因此其人才政策侧重从外部引才。从2000年出台政策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到2000年的高层次人才计划、2010年的孔雀计划、2016年的人才新政“81条”、2017年的《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政策内容涵盖人才引进、培育、激励、评价、服务与保障等方面,构建了条例、计划、配套措施、操作规程与实施细则四个层次的政策框架。
深圳的政策投入力度大,各级优惠政策可叠加,而且兑现率高,奖励补贴发放及时。从2016年起,深圳市级财政每年固定投入44亿元人才工作经费,省、市、区各级财政也按1∶1/1.5/2不等比例进行资金配套,各项人才政策均对标国内最高标准,对于人才很有吸引力。此外,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实现本科、硕士、博士生全覆盖的应届毕业生落户一次性租房补贴政策,设立人才安居集团解决人才住房问题,允许大专以上学历即可落户,注重政策的惠普性。
对比武汉,作为著名的工业重镇和科教重镇,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位居全国前列,同时高等院校众多,共有89所高校,95家科研院所,近130万在校大学生,是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人才资源丰富。但是长期以来,武汉人才外流严重,因此其人才政策的重点是“留才”。自2009年起,陆续推出各项人才政策,营造了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良好氛围。2017年,武汉推出的“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包括“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针对大学生落户、就业、购房、创业,人才安居,校友资源等问题推出各类专项政策,留才成效显著。
同时,武汉已经构筑了以“城市合伙人”计划、“黄鹤英才”计划、黄鹤专家支持计划、百万大学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等为主体的“金字塔”式人才政策体系,做精“塔尖”,做实“塔基”,实现了高、中、低层次人才的全覆盖,政策之间相互衔接,体系十分完整。武汉市委组织部按照“虚拟机构、实体运作”模式成立市招才局,从宏观层面统揽全市招才引智工作,将分散在人社、科技、经信、招商等部门的相关人才工作职能整合其中,初步建立起责权清晰的职责体系,对各部门的人才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归并,统一调配,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从三大层面看杭州人才发展
从微观层面来看,人才引进工作受生活成本、人才信息及专业人才存量不足、竞争对手对人才的抢夺非常激烈等因素影响,企业人才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大部分规上企业都建立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规模以下企业多以“师带徒”形式进行一对一培训,政府人才培训项目受益率较低;企业对人才政策知晓度偏低,区域之间政策宣传效果差异显著,人才政策宣传效用有待提高。同时,虽然产业人才队伍整体相对稳定,但由于本区域行业人才总体较为缺乏,企业之间人才竞争激烈,导致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内部流动较为频繁。受缺乏创新人才、资金、平台以及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的制约,产业之间创新能力差异显著。
从中观层面来看,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尽匹配。人才供给不能满足产业需求,且实际需求与人才结构存在一定偏离,制约产业发展。如信息产业人才缺口总量较大,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缺口占其现有就业人数比例高,人才供需结构失衡,这与杭州市本地院校对三大产业人才供给不足密切相关。
从宏观层面来看,产业人才政策优化亟待升级。结合深圳、武汉两地先进经验,《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形成了四层次递进互补的政策框架,武汉构筑了百万大学生留汉等覆盖高、中、低多层次人才“金字塔”政策体系,而杭州市目前尚未有一部统领各项人才政策的法律法规,各项政策之间交叉重叠,实施细则和具体规定缺乏统一性和衔接性。同时,杭州市人才引进尚未明确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政策力度不如深圳,围绕重点产业聚集人才不如北京上海,基础性人才惠及面不如武汉等地。此外,杭州在政策兑现方式、重点产业用人主体自主权方面,亟须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提升重点产业与人才匹配
多管齐下,扩大产业人才供给。第一,实施企业引才补贴奖励政策,充分激发企业引才主体活力。企业通过猎头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成功引进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给予一定比例的引才补贴。第二,与重点区域的对口高校开展常态化人才输送合作,与优势高校开展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加紧与西安、武汉、成都、合肥、重庆等地的对口高校院所开展常态化人才输送合作;基于学科优势,牵头与国内外一定数量的知名高校院所开展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学科博士点增额培养合作。第三,拓宽职业院校对基础人才的培养方式,推进异地合作共建高校科研院所。立足本地职业院校对装备制造产业的基础人才培养优势,鼓励专业对口的职业院校申报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异地共建高校科研院所的力度,扩大本地优秀高端人才的培养基数。第四,鼓励本地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鼓励杭州市重点企业通过自主立项、提供专项资金等方式,资助专业对口高校开展课程培养方案改革。
多向互动,强化产业人才培训与交流。第一,丰富重点产业人才培训平台。成立三大重点产业专家委员会,为企业提供重大技术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技术咨询;组织通识类人才培训项目,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政策知晓申报应用培训等。第二,成立重点产业技能发展基金。部分基金用于支持重点企业建立学习联盟,鼓励同行业企业间进行技术交流。第三,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构建重点产业企业家协会体系,牵头与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先进对标企业开展互访和学习合作;建立优秀企业家后备人才库,扶持青年企业家人才项目申报和落地。第四,扶助企业科创平台发展。成立专项资金,按照建设进度和科研投入给予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及博士后流动站等经费补贴;设立荣誉奖励机制,对研发出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技术或产品的科研人员或团队给予荣誉称号及奖金。第五,合作构建重点产业人才信息库。可分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高技能人才信息库等基本库种,以及智能制造业人才库、生物医药业人才库、人工智能人才库等细分领域人才子库。第六,搭建线上线下人才交流平台。线下牵头并组织重点产业高端人才联谊会,邀请海内外顶尖人才定期举办研讨会;线上配套交流互动平台,根据人才普遍反映的有关项目申报、落户住房、出入境等疑难问题,整理并发布专项办事指南。
聚焦需求,优化人才政策顶层设计。第一,分类优化升级重点产业人才引才政策。对于高层次人才,对标国内最高标准,实行“量身定做,一人一策”;扩大对中低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覆盖面,做好其在杭居留落户、子女入学、住房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工作。第二,完善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荐才激励制度。启动百万人才荐才工程,对帮助重点产业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均给予相应资助;设立引才伯乐奖,鼓励行业领袖、学科领域权威、技术专家积极向市内企业和高校院所推荐优秀人才。第三,扩大企业人才自主评价试点,进一步下放重点产业用人主体自主权。鼓励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在通用标准基础上制定符合本行业的标准;鼓励条件成熟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承接职称评审和相关职业资格认定。第四,梳理整合重点产业人才政策,简化人才政策兑现程序。制定涵盖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培养等各个环节的“政策清单”,明确政策制定和管理的对应职责事项,对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进行重新梳理整合;探索把人才政策兑现效率纳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考核范围,简化相关政策兑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