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互动关系思考分析

2019-04-03杨燕王小宁

读天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互动关系音乐教育高校

杨燕 王小宁

摘 要:本文主要以城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互动关系思考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与高校音乐教育现状为主要依据,从构建共享平台、丰富公众文化生活、高雅艺术校园化、大众音乐社区化、依托政府部门、加强协作力度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推动城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良好发展,为提升整个城市与社会的艺术修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城市音乐文化;互动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更和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上升到了新高度,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这对城市音乐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不能再继续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而需要进行深度优化,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培育综合型的音乐人才来带动整个城市与社会的艺术修养,满足现代群众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主要分析城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互动关系思考,具体如下。

一、 城市音樂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一) 城市音乐文化更多繁荣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城市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群众对城市音乐文化的需求,推动了城市音乐文化良好发展。基于新时期背景下,音乐活动的全面发展通常出现在能提供良好资助的社会环境内。社会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促使了其进一步追求精神生活,城市音乐文化占据其核心位置。城市音乐文化实际上就是在城市范围中,人们把思想、感情以及精神转化成声音载体,并将其当作体现商业性、审美性以及教化性的方法,通过经营化、组织化等手段,来继承与发展人类文明的文化现象。为此,随着我国城市迅猛发展,城市音乐文化也渐渐走入到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从时空距离的成面看,电视、智能手机、广播以及计算机网络等诸多高科技媒介让城市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形式摆脱了以往单一的模式,不再受时空限制。多样化的艺术讲座与音乐演出等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就能为社会公众带来视听盛,让社会公众在不出屋的情况下感受世界级的音乐文化。

从受众的层面看,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社会公众开始渴望精神生活,而城市内多样化的音乐文化刚好满足社会公众此需求。外加城市一般处在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的中心,社会公众的综合素养较高,他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远远高于乡村地区。而因城市音乐文化发展的全面性,城市文化能影响到的人群不单单局限于职业音乐人,而是深入拓展到了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变成群众生活的一个核心构成部分。

(二) 高校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

高校教育需满足国家战略要求,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艺术人才,创造更多艺术精品,在加强整个民族文化素养和促进文化创新方面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为社会主义良好发展、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有利条件。这充分表明高校艺术教育要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实现社会化。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心为素质教育,而开展艺术教育则能够充分展现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国家文化建设输送优秀的艺术人才,为弘扬民族精神与传承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从高等院校的精英式教育到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高等院校为培养、输送人才的基地需更好的发挥其辐射作用,从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转变培养大众型音乐人才,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以往教育模式培育出的学生在服务社会中经常出现下述问题:学生在校内习得了专业技能,进入到社会以后发现这些专业技能没有太多用武之地,反而那些不曾被他们重视的课程习得的技能使用更广泛。从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状况看,诸多学生比较偏重某一技能独练,而一些具有实践价值的专业技能水平低下。当前高校中音乐方向的课程布设有声乐、乐谱制作、钢琴以及舞蹈创编等诸多专业基础课,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将大量时间花在某一声乐曲目或是某个钢琴曲的训练上,而对于儿童歌曲与即兴演奏课程多半以临时抱佛脚的心理学习,待到考试时才匆忙练习,不要说揣摩和思考了。为此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需紧贴社会岗位的需求,牢抓在校生你管的技能基本功与专业理论,特别是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加强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更好的服务社会。

当前高校的音乐教育不能只是阳春白雪,还应做好受惠者众。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培养世界级的声乐家和钢琴家等,而是为了给国家输送更多音乐素养高的人才,加强与提升他们社会服务能力,毕业以后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有效带动与提升社会群众的艺术修养,进而促进城市音乐文化全方面发展。

二、 城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互动关系思考

我国高校一般都坐落于城市之中,它们的存在让城市被赋予上了特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内涵,而那些有音乐艺术教育课程的高校更是为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新生机。高校内的音乐教育同当地音乐文化有莫大联系,城市音乐文化发展需要更多的音乐人才去影响,对于城市音乐文化建设音乐人才具有不可获取的作用。只有其共同发展和互相作用,才会实现整个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音乐文化良好发展。而就当前的现状看,其二者欠缺良好沟通,以下为针对城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互动关系思考提出的策略,旨是为城市音乐文化良好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一) 构建共享平台,丰富公众文化生活

高校中有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是外界社会不能比拟的,其中包含环境资源、设备资源、师资队伍以及课程资源等。上述这些资源可以灵活的对当地群众开放,同学校运营特点相结合,免费对外开放学校组织的音乐会或是音乐专题讲座,让社会公众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享受高校中的音乐资源;还能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外开放图书馆的馆藏资料,允许公众即听。合理利用这些措施,不但能够丰富社会公众的业余生活,还能切实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加强我国国民的艺术修养,推动城市音乐文化良好发展。

(二) 高雅艺术校园化,大众音乐社区化

高雅艺术进校园是由国家文化部、教育部及财务部联合举办的活动,在我国广泛推广,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学生艺术修养要求的有效措施。该活动一般都是由优秀的艺术院团奔赴各地高校演出交响乐、京剧等经典著作;还有各个高校的讲学团在各地举办的艺术教育专题讲座活动。精良的专家组织与专业的演出团队,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带进高等学府,让优秀的艺术得到了广泛传扬,在校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提升,这对推动高校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是当前有关部门需高度重视的方面。

大众音乐社区化,城市中的社区为集娱乐、休闲等多种需求为一体的生活共体,是社会基本构成单位。社区中包含多种阶层人群,他们对音乐文化活动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如此要求社会文化音乐活动更加多元化,在社区中展开优秀的音乐文化活动对提高社区群众艺术修养具有积极作用。上文有提出高雅艺术校园化同大众音乐社区化能够有效衔接,由学校或是教育部直接组织音乐专业学生参加到社区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为公众带来音乐会或是音乐知识讲座等,这不但有助于传播音乐文化,还能为学生提供表演舞台,一同推动城市音乐文化长远发展。

(三) 依托政府部门,加强协作力度

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和交流互动是全方面、多角度的,而其间需要一个起到策划、组织以及执行作用的第三方机构,那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肯定是最佳选择。通过行政的组织和支持,专业人员的积极配合,构成良好的互动制度,推动城市音乐文化良好发展。政府经费的支持,为高校文化建设带来的积极作用,依托学生开展的文化沙龙,足足师生下乡等活动,展开大众化的演出活动与文化辅导,用健康且优秀的校园文化去辐射社会,带动城市文化发展。这些差异性的音乐文化融合,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间接培养了他们的展示自我的能力,加大了其就业面,同时也促进了城市音乐文化良好发展。由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与组织协调,各高校的牵头引领与大力投入,群众的乐享其中与积极参与,真正实现了城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有机融合与互惠共赢。

(四) 高校音乐教育同音乐产业良好互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当资本伸向精神文化领域,文化与精神便成为了商品。基于此,文化产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当前社会中的音乐便是此种文化产业的主要部分。音乐为一个国家、民族精神风貌的展现。国家文化产业发达与否,身为基础产业的音乐文化发展情况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社会之中,音乐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同城市音乐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群众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推动他们对音乐文化深入追求,各种艺术辅导市场与演出市场等产业化内容顺势而生,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生存与发展。高校的音乐教育即将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位,音乐专业的学生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离开校园面向社会的就业机率才更大。各种具有就有较强专业性的音乐人才参加到城市音乐文化活动中,不但能够促进城市音乐文化良好发展,还能带动各种同音乐相关的产业繁荣发展,在诸多方面的一同作用下整个城市与社会的音乐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现代社会长远发展来讲,加强城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互动关系思考势在必行,只有明确二者关系,才能保证城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良好发展,才会满足现代群众精神需求、文化需求、艺术需求。为此,相关人员需给予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互动关系研究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充分发挥出,为我国现代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汤洁.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互动研究——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表演专业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12):42-44.

[2]陈慧.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J].艺术品鉴,2017(4):283.

[3]路远.略论高校音乐教育与城市文化建设互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北方音乐,2016,36(5):188.

[4]赵燕.高校音乐教育与社区音樂文化发展的互动研究[J].戏剧之家,2015(19):94,97.

[5]余雅燊.城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互动关系思考[J].教育探究,2014,9(2):66-69.

[6]余雯.试论高校音乐教育对城市音乐文化的影响[J].音乐大观,2013(6):74.

[7]周伟,郭建民,郭溢洋.高校音乐教育与城市音乐文化互动的几点思考[J].民族音乐,2012(5):113-115.

[8]尚建科.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后现代理论向度——高校音乐教育与城市文化建设互动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30(3):184-186.

[9]郭建民,赵世兰.城市发展与文化精神——高校音乐教育与城市文化建设互动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30(3):187-190.

作者简介:

杨燕,王小宁,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互动关系音乐教育高校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