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法浅探

2019-04-03张小梅

读天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选修课教法高中语文

摘 要: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开设为教师的自主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教师应该准确把握选修课5个系列的课标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望,让学生在选修课里既学到知识又全方面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法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在必修课程之外还设置了选修课程,为教师的自主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怎样开好选修模块的课程,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化的课程效果,是我们在开设选修课时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点问题。

首先,要正确处理选修和必修之间的关系。

必修与选修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必修是基础,选修是发展;必修是普及,选修是提高。

从大框架看,必修课程是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保证,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共性的一面;而选修课程则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发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必修课教材内容为“点”,“点”上求精细,“点”上求深刻;以选修课教材内容为“面”,“面”上求广博,“面”上求补充。

其次,要准确把握选修课5个系列的课标要求。

高中语文选修课由“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5个系列组成。从课程目标的规定来看,“诗歌与散文”和“小说与戏剧”系列属于文学作品,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能力,是为了增加个人的文化底蕴;“新闻与传记”和“语言文字应用”系列,偏重于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文化论著研读”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5个选修系列的课程目标各不相同,能力培养重点不同,落实这些能力重点,就能基本实现选修课的课程目标。

第三,要处理好选修课中“抓”与“放”“讲”与“读”的关系。

由于选修课重在拓展延伸,旨在让学生对相应的内容有一个量上的积累,所以选修教材的难度大、容量大,如果以传统经验和传统方法来教,教不完教材是必然的。例如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6个单元,每单元“赏析示例”加上“自主赏析”以及“推荐作品”有6篇至10篇不等的作品,几乎是一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专著。这即使是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也得一年时间才能学完,而要求中学教师在9周内教完,授课对象又是各科课业负担繁重、语文各方面能力还比较薄弱的中学生,其难度可想而知。在此情况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就要从实际出发,增加自主性和创造性,敢于大胆取舍,不必强求篇篇俱到课课俱到。

第四,要把握选修课的不同类型特点,教法因课而异。

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甚至同一门选修课的不同内容,有的侧重于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侧重于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方面的体验;有的侧重于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对于选修课,应该有适合其特点的不同教法,而且,还应该容许不同风格的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例如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教与学的重点都被一一廓清:这本教材,从高中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三方面入手,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跟两种文体本质有关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

就每一个单元而言,教材编写者已经把教与学的“纲”“点”“面”“线”交代得清清楚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纲”,知道每个单元应该学习什么;抓好“点”,重点解剖经典篇目,以求得变教为导、以点带面之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铺好“面”,在重点理解“点”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而不必再篇篇必帮扶,步步不松手;理清“线”,当学生学完一“部”后,附有“概述”,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时代作品的解读感悟,在文学史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至于这条“史线”,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即可。

又如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应引导学生增强应用意识。注重在生活中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向学生推荐《咬文嚼字》等语文报刊,指导学生对教科书、报刊、商品包装、街头广告、电视字幕、播音员用语进行纠错。还可以自己编写相关的相声、小品等。还可以与必修课中学习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与高考的语言文字应用题结合起来。

所以,对于选修课,整合教材、渗透知识是十分关键的。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的编排体例和编排意图,对教材一定要“整本在胸”。在具体实施上,不必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从第一篇讲到最后一篇,可以适当调整一下顺序,把相关的篇目串联在一起来讲,形成有序、系统的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条理分明的知识系统;在讲课篇章上,可以选择典型的篇目精讲,其余的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练习、交流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和落实。

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上,也要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统一学习、个别性学习、合作学习,讲授式、资料索引研究式、专题辩论式、论文写作式,等等,不一而足。多样化的方式都可在尊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自主确定。但重点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宜总是讲授和灌输,一定要将学习的自主权向学生倾斜,要将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学生学习个性化了,多样化了,主动性起來了,有了探究与合作,这个选修课就到家了。因此,选修课在教学上的核心问题仍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问题。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新课程的教学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巢宗祺.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张小梅,福建省福清市,福建省福清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选修课教法高中语文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爷爷的“五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