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剧《孔子》中合唱的艺术特性

2019-04-03张继超

读天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合唱孔子

摘 要:歌剧中合唱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形式。歌剧中合唱的参与,能够从视觉和听觉上带给我们直接全面的感受,从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作品。大型原创民族史诗歌剧《孔子》是国内首部以歌舞的形式展示孔子生平的大型原创歌剧。其中,合唱部分独特的艺术特性,成为该部歌剧的亮点之一。

关键词:合唱;合唱表演;艺术特性

歌剧是包含多种艺术形式的舞台艺术,涵盖了歌唱、舞蹈、美术、诗歌等方方面面。不同的剧种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有其基本传承路径及丰富多彩的发展策略。在艺术实践中融合多艺术特性的创作内涵及展现音乐本体的表演水平。中国歌剧的形成发展来源于对西方歌剧的借鉴和学习,结合中国特色文化形成了中国歌剧。歌剧《孔子》由“尼山圣晖”“布衣孔子”“杏坛讲学”“问礼老子”“夹谷会盟”“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孔子归鲁”“大爱无疆”和“圣人颂”多个篇章组成,将孔子伟大的一生展现在观众面前。歌剧中包括了独唱、重唱与合唱等多种形式,在整部歌剧中合唱表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部歌剧的出彩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合唱是歌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整部歌剧的推动和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歌剧的歌赋语言善于把有序与无序、简明与复沓、舒缓与“迅快”等各种节奏,营造成独特的语言秩序,使歌剧剧本台词朗朗上口、易背易记,这样都为整齐与变化特性融入合唱提供了便捷路径。通过歌剧台词可以分析其创作思想的跌宕跳跃、自由表演形式,体现独特的音乐特性。

从审美意义上来讲,合唱中的和声织体、音响组合有着独到的形式美感,经典的合唱片段会让观众难以忘怀。山东省合唱协会会长房思钊曾经说过:合唱是众人参与表演的一项集体的艺术活动。在歌剧《孔子》中,合唱的意义非凡,由百人合唱团的集市景象拉开帷幕,集体演义其集市繁华的景象,从而将整部歌剧延伸开来,以孔子一生的重要事迹如“杏坛讲学”“问礼老子”“周游列国”和“孔子归鲁”等作为背景,讲述了孔子伟大的一生。

歌剧《孔子》作为一部大型的歌剧演出,想达到气势恢宏,豪华壮丽的大场面,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因素,在整个的舞台表现中合唱场面慷慨激昂,宏伟壮阔,成为戏剧结构和音乐布局的重要环节。在歌剧中合唱演员时而站立不动,时而在台上飞速奔走的表演,合唱演员达上百人,当所有人走上舞台时就已经达到了一种气势磅礴。形象走位时,所带来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更能展现出歌剧中恐惧、悲伤、欢快、喜悦的情绪。例如,开场表现集市的热闹的场景,每个人的自由走动,自由发挥的表现热闹的集市景象时,更觉得整幅歌剧画面形象生动,带给观众的视觉体验更加直接,从而推动整体的舞台效果。再比如,剧中的“夹谷相会”这一部分,是整部歌剧仅有的武戏部分。在这一部分中,齐景公邀请鲁定公在夹谷会盟,企图利用会盟挟持鲁国。孔夫子作为鲁国大司寇行相事出席了这次会盟。齐强鲁弱,面对这种紧迫感和齐国的敌意,孔夫子毫不畏惧稳如泰山,识破诡计,收回了汶上三城。这一部分的戏中,气势浩荡的男声合唱搭配着节奏震撼的鼓声,急促的快板使气氛紧张,将会盟的整个气氛烘托到极致,从而发挥了合唱演员及合唱艺术对歌剧的决定性影响。

在合唱中,对于每个声部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八个声部中,每个人的音色不同、音域不同,在磨合的过程中就要要求每个演员的音准、旋律、节奏的准确,在声部和声部之间讲究的是声音的融合。在合唱音色融合的基础上,更重要的还要与指挥、交响乐队协调一致,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哪个小分子部分有问题都有可能对歌剧的演出造成很大的影响。

山东歌舞剧院打造的原创史诗歌剧《孔子》,是现今中国较大规模的原创大歌剧,其中百人合唱团、百人舞蹈团、百人交响乐团融为一体在舞台上的音乐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大剧。通过为期一年的排练《孔子》、近二十场的演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在排练过程中得到“孔子”的扮演者著名的歌唱家王红星的亲自指导,在演唱技能和舞台表现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笔者来说,参加这样强有力的合唱团队和优秀的歌唱家们同台演出,对以后的合唱教学和舞台表现以及音乐素质修养提升上都是一次很好的实践经验。

我们研究歌剧的创作背景,目的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如盛唐诗歌的音乐在当时达到极致繁盛的局面,而我國现代的诗词音乐(包括艺术歌曲)创作出现了瓶颈倾向。歌剧作品《孔子》的作品风格及演唱,都采用非常高超的创作技法,融入了多元音乐元素,改变创作肤浅、低俗的弊端,通过合唱与舞美的完美结合体现《孔子》歌剧作品的文化内涵和音乐特性。被誉为山东歌剧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参考文献:

[1]侯延爽.山东“王皮戏”传承及发展思考[J].东岳论丛,2016,37(2):142-146.

[2]侯延爽,于桂丽.李白与哈菲兹“酒诗艺术”之比较研究[J].齐鲁艺苑,2017(6):23-28.

[3]侯延爽.李白“诗与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突破的路径[J].音乐探索,2017(1):59-62.

[4]王凯.歌剧《孔子》中的形象塑造和演唱分析[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1.

[5]马夫.歌剧展现圣贤孔子创作弘扬民族文化[J].中国音乐,2009(3):31-33.

作者简介:

张继超,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合唱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初中合唱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感受魅力提升能力
孔子在哪儿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