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点亮小学语文课堂
2019-04-03周肖云
摘 要:語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更是学生之后学习生涯学到更多知识的基础与关键,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小学语文教学,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
微课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强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微课教学小学语文,以此,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不断学习的源泉动力,因此,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有效学习知识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微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这一内容的时候,许多小学生可能未曾见过小蝌蚪,自然难以想象小蝌蚪与青蛙之间的区别以及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过程。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课件,首先给学生呈现小蝌蚪的形象,让他们对小蝌蚪的形象有基本的了解;之后,再给学生呈现青蛙的形象,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最后,借助微课给学生呈现小蝌蚪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过程,让学生对二者的联系有基本的认知。如此一来,通过微课,学生便充分理解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
再比如,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内容的时候,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教师若是单纯讲解教材内容,他们可能没办法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对学习知识失去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课件,给学生呈现“蒲公英”“苍耳”等植物的繁殖方法,使得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有直观的认知,如此,便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经验不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和植物的形象,没有具体的、可参考的认知形象,这样他们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基于此,在设计微课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便可给小学生搜集照片,帮助他们直观了解,在此基础上,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
部编版小学语文选用的课文较多,包含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对于学生了解基本的生活知识以及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有极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所包含的内容,使得他们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
比如,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这一内容时,课本上对“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仅仅几句话带过,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过程的理解,笔者便借助微课,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进行细化,通过呈现一些图片,像是教材中提到的“阴房”“山坡”“木架”等,让学生对这一制作过程有基本的认知。通过观看图片,学生可能还会有其他的问题,并与自己的同伴进行热烈讨论,如此,便有效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再比如,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这一内容时,学生对傣族的泼水节可能印象深刻,但是对其他民族的节日,可能就不太了解,基于此,笔者借助微课,给学生呈现了其他民族代表节日的图片,像白族的侗年、吃新节;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彝族的火把节以及汉族的春节等等,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对其他民族的节日也有基本的认知,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为他们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微课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还能够提供其他的知识资源,帮助学生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 打破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基本局限于课堂上。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课的出现,使得课堂形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并上传到班级群中,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观看微视频,复习所学习过的知识,如此,便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比如,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看图说故事”这一内容时,笔者便将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各种图片制作成微课,并在每一张图片所在的页面上,写上分析图片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进行课后复习的时候,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如此,便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且笔者将每一课的课件都控制在十分钟之内,这非常符合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如此,也为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奠定了基础。
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帮助学生有效预习。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这一内容之前,笔者制作了这样一个微课:呈现黄山上各种奇怪石头的图片,让学生对照课文内容,标注这些石头的名称,并弄清楚为何这些石头的名字是这样的?将该微课资源上传到班级群中,并督促家长引导学生观看,预习第二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微课的出现,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且教师正确运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但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短时间内将课堂教学内容精炼的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使得学生有了全新的预习新知识和复习所学知识的方法,这就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课件,在此基础上,点亮小学语文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姜文英.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7):51-52.
[2]肖云.个性化阅读让语文课堂更绚丽多彩[J].中国培训,2015(11下):257.
作者简介:
周肖云,广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中心小学西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