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四维一体”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9-04-03张万权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语文素养习惯

摘 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在这里,仅结合自己十多年在语文教学上的肤浅认识,简要探讨一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综合素养;方法;习惯

一、 教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是一门艺术,善于倾听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是语文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朋友、亲人之间的交往,已储备了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倾听什么,怎样倾听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在这一方面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1.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风雨雷电,花鸟虫鱼,万事万物只要能发出声音的都可以去倾听,哪些声音你觉得美妙,哪些声音觉得嘈杂,然后用书面语把听到的声音描绘出来。2. 倾听社会的声音。了解国际情况,了解国家动态,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这样有助于增长知识,增加见闻。3. 倾听别人的谈话。听语速,听语言组合,听表达方式,听喜怒哀乐忧思惧等,这样有助于自己对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二、 教学生想说,能说,会说

学生在初步具备自我表达的能力后,开始有了个人的想法。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不要控制或者压制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不管说的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只要敢于开口,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就算是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前提条件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条理、清楚明了地把想表达的意思组合好。说话的目的无非就是要让别人听,要让别人听了你说的话之后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们语文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想说,然后能清楚明白、有条理地说,会根据不同的听众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说。如果能做到只几点,学生在说这一方面的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上,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几点。

三、 教会学生读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对学生说,要想语文成绩好,必须读,多读,反反复复的读,读的次数多了,不用老师讲解你就会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一) 读什么?

1. 读中外名著,读中外名著可以了解世界各国在各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可以学习中外作家在文学表达上的不同之处。2. 读中国古典诗词,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学瑰宝,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从唐诗中可以了解迁客骚人的情怀,了解诗仙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了解诗圣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从宋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感受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悲惨遭遇,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感受苏轼杀敌报国的决心。从元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感受马致远漂泊孤寂的心情。从《水浒传》中了解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从《三国演义》中明白“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自然规律,从《西游记》中体会孙悟空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从《红楼梦》了解一个家族一个朝代的兴衰成败。3. 读大师大文豪作品,读大师作品可以让学生在懂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乐趣;能提高学生自己文笔的同时,领略到大文豪们的风采;能使学生在广泛了知识面的同时,丰富了课外生活。许多大文豪的人生观,能使学生懂得许多人生哲理,还可以使他们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不去赴那些过了一辈子失败人生的人的后尘。

(二) 怎么读?

1. 精读。著名演员成龙在《双龙会》这部电影中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好的乐团需要一个好的指挥,一个一般的乐团,随便你怎么指挥”,书和文章也是一样,一本好书和文章需要认认真真的读,反反复复的读,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在课本中所学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2. 略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的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略读不能走马观花,更不是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它只是相对精读来说速度更快,浏览量更大的阅读方式的,略读是大概了解文章的结构,能概括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整体思想脉络,初步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不必要求去逐词逐句的理解透彻。

四、 教会学生写

《课程标准》对每个阶段的学生在“写”的各个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而作为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重点应该集中放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这一点上。

首先,写什么?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素材,都可以写,小到花鸟虫鱼,大到山川湖海,只要觉得它有值得写的地方就可以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要写得多了,对语言的感觉就出来了,这也就是熟能生巧的意思。

其次,怎么写?很多学生很想把作文写好,但就是差那么一点“味儿”,就像初学刀法的人耍出的刀缺少“刀味儿”一样,我常对学生说,一篇好的文章要有“凤头,猪肚,豹尾”。所谓的“凤头”就是指文章的开头要漂亮,要一下子就能让读你文章的人产生兴趣,怎样才能把文章的开头写漂亮?我给学生提了几点建议,(1)文章的开头尽量用排比句,因为排比句读起来朗朗上口。(2)尽量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尽量用上能表达主题的古诗词、名言警句、歌词等。所谓的“猪肚”是指文章的内容要充实完整,比如说记叙文就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再以几句简短的话说说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示、教训、感想等等,以此来升华文章中心。“豹尾”就是指文章的结尾要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除此之外,文章的题目要新颖,要能体现文章的主题。内容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至少在考试中能拿到不错的分数。

总之,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培养起来的,而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積累、不断地运用、不断地总结。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博览群书,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不断探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进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和神圣的形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使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学好语文,这样才谈得上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

张万权,贵州省仁怀市,仁怀市后山民族小学。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语文素养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童诗”也精彩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