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声、字在小剧场话剧表演中的尺度把握
2019-04-03郭大利陈阳
郭大利 陈阳
摘 要:小剧场话剧演出空间的微缩性,决定了其演出风格必然会与大剧场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小剧场话剧表演中切实有效地把握演出技法发挥的尺度,是保障演出效果的必要条件。小剧场话剧演出中把握气息、声音、吐字等技法的尺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小剧场;台词;话剧表演
小剧场话剧表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是在“浓缩”大剧场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新式表演。大剧场与小剧场舞台表演特色各有千秋,它们既具有差异性也具有同一性。无论是大剧场还是小剧场大多都会使用传统的镜框式舞台,只是小剧场采用的是“娇小精致”剧场,以缩小观、演距离,从而达到增强演员与观众亲近感的效果。小剧场话剧表演的诞生开辟了戏剧表演新道路,其是传统与创新的交汇点,是包含传统戏剧元素与现代美术、音乐、人文、科技等多元化内容的新式话剧。首先,在表现手法上,小剧场话剧摆脱了传统话剧理论体系的束缚,大量地将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乃至意识流等现代派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其中,极大了拓展了戏剧表演的纵深。其次,大批小剧场戏剧创作者不拘一格地对传统戏剧舞台进行了“改造”与“创新”,一些前卫的戏剧创作者甚至正努力地推倒斯坦尼拉夫斯基的“第四堵墙”的观念。最后,小剧场在演出方式层面则追求贴近观众的心理和物理距离,最大程度的凸显人的“自我觉知”,增大了舞台与座池的交互性。正因如此,在小剧场话剧表演中,演员就需把握气息、声音、吐字的尺度。既要适当摆脱“舞台腔”技法的束缚避免放大化,演出产生过犹不及的负面效应,又要采取适宜的表演技法以契合新式表演风格的需要。
一、小剧场表演气息尺度的控制
气息是引起声带振动的源动力,也是人类发声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戏剧表演中,对气息的把控关系着演员发声的清晰度、达远度、穿透力等特性。除此之外,对气息合理把控也是演员表情达意甚至是塑造角色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演绎一个疲惫不堪抑或生命垂危的角色时,演员则需要表现出“气若游丝”的状态;而在演绎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角色时,演员就应该表现出“趾高气扬”的状态。一言以蔽之,在戏剧演出中合理把控气息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剧场话剧演出中,对于气息尺度的控制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气息的松弛
由于小剧场话剧具有空间“娇小”的特性,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与观众的距离相对较近,因此演员则无需费劲就可以增强声音的响亮度与达远度。在小剧场演出中演员需要适当地保持“气息”的松弛。在具体发声过程中,演员需要做的就是适宜地放松胸肋肌、腰腹肌、膈肌等肌体,使其保持一种相对自然舒缓的状态。如此以来,观众就不会因演员声音过度响亮而产生不适了。
(二)气息把控要“活”
小剧场话剧表演中由于观、演距离较近,演员若是想塑造一个鲜活、生动、直抵人心的人物形象,就务必要灵活的运用气息。首先,是契合情景“活用”气息。情景是话剧表演最根本的属性,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应该符合情景设定。在话剧表演过程中,演员通常是透过人物表现达到与情景相互融合的效果。而气息则又是表现人物状态最本质的形式之一。这就要求演员在小剧场话剧演出中切实结合情景灵活的控制气息,例如演员在表现角色焦急状态时,就应该适当增强气息浑浊度及其频次,以此真实地反映角色“惴惴不安”的状态。其次,灵活调整气息摆脱观众的影响。在小剧场中观众对演员的影响远比大剧场要强。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不能因为观众的反映的而慌了神色、乱了阵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气息,增强临场发挥。
二、小剧场话剧表演中声音尺度的把控
声音是传递信息、表达情绪最直接的媒介,也是演员与观众交流最基本的工具。在话剧表演中对声音的控制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在小剧场话剧表演过程中,由于其表演形式的特殊性,其对演员声音的音色、音量、音调等要素的控制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在小剧场话剧表演中,演员对声音的控制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合理控制音量
在大剧场表演中,由于其剧场空间较大,为了保证声音能够通过折射、反射清晰地传递到每个观众的耳中,演员则需要通过放大音量来达到一定的效果。然而在小剧场中,由于剧场空间相对较小,那么演员则无须像在大剧场演出那般“高亢”地发声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剧场演出中对音量的控制并不能单纯地“做减法”。在有的小剧场话剧表演中,就有部分演员为了把大剧场“高亢”的声音降下来而不顾一切的降低分贝,这就又容易造成音量较小而难以达到良好的演出效果。因此我们在此处谈及的“音量控制”,并非是强调毫无章法地降低音量,而是说根据剧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控制音量。在小剧场话剧表演中为了达到合理控声的效果,那我们就不妨采用“体验式调整”这样的方法,即在排练过程中安排部分工作人员担任“观众”的角色,通过现场观看排练对演员音量的大小提出客观真实的信息反馈,以此促使适当的调整音量,以达到良好的演出效果。
(二)适当地控制音长
音长是影响声音达远度的重要因素,在大剧场戏剧表演中,为了使每句台词都能够清晰的抵达最远距离观众收听范围,那么演员就需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声音的音长。反之,在小剧场话剧表演中,由于剧场空间小、观众人数少,因此演员声音到达观众耳中的时程也相对较短。在此情景下,演员就无须刻意延长音长,而是应该以更加贴近自然的音长、语速进行对话。如此才能够使观众产生自然舒适的心理感受,同时也避免“拖腔拿调”的念词方式使表演过度“失真”。
三、小剧场话剧表演对吐字尺度的把控
(一)字头力度相对弱化
吐字归音是演员念词需要注重的问题,传统的吐字技巧中通常是将一个音节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个分段。在戏剧表演中对字头的力度的把控则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大剧场戏剧表演中,演员需要通过提高字头的强度以实现“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的舞台效果。然而在小剧场话剧演出中,虽然也需要注重“咬字”,但是在强度把控也需高度重视,即在字头出字阶段应该要有所弱化,不能因为力度太强而“喧宾夺主”。
(二)缩小口腔开度
口腔开度是影响吐字圆润度、立体感、达远度的重要因素。在大剧场戏剧表演中,为了使吐字更加清晰、响亮,很多演员都会刻意地将“口腔容积”增大。但是在小剧场话剧表演中,为了营造一个相对真实自然的演出氛围,那么在吐字过程中演员就需要将大舞台上“擴张的口腔”适当地缩小,以此避免因不符适宜的“装腔拿调”而损坏了演员与观众之间来之不易的亲密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剧场话剧表演与传统的大剧场话剧表演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小剧场话剧表演过程中,演员对气息、声乐、吐字等戏剧元素尺度的控制则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身的学习感受,笔者认为小剧场话剧表演气、声、字尺度控制,不同于大剧场演出,但又不是完全地相反,其核心在于“尺度拿捏”。
参考文献:
[1]杨旭.台词教学的新课题——气、声、字在小剧场话剧表演中的尺度把握[J].艺术教育,2014(1):126-128.
[2]马亮.浅谈舞台语言基本表现手段在小剧场话剧表演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8(8).
[3]王为,杨莹.话剧演员怎样掌握语言的声、气、字[J].上海戏剧,1982(5):53-54.
[4]姜慧.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的美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