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课堂评价
2019-04-03王娟
摘 要: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评价;原则;措施
一、 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原则
(一) 过程、结果并重
我们传统的教学评价是重结果而轻过程或不看过程;课改初始,有人提出了“重过程,淡化结果,使结果成为必然”的说法。其实,我认为这是教学评价的两个极端,轻过程固然不对,但是重过程就一定能出来必然的结果吗?其实未必,一个好的过程,出不来好的结果或者没有什么结果甚至得出不正确的结果,那过程也存在问题,也不是完美的。就拿四年级下册《花的观察》一课说吧,就是既要让学生进行花的观察,学会对花的观察,也要观察到要观察的内容、有收获。如果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最后什么也没有发现,这样的教学绝不是有效的教学,这样的学习也绝不是有效的学习;如果观察得出了错误的结果,那就更不可取了。随着课改的深化,人们对教学评价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把过程和结果并重。在教学评价中,既要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最后的收获、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进行评价,必要时,还要进一步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进一步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正确的方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有所获。
(二) 三维目标并重
知识与技能(我们科学学科上通常提为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对我们对教学从三个维度提出的目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完成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评价也必须做到三维目标并重,不能重此轻彼。试想,如果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科学》课程,没有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算是学《科学》吗?如果学生没能掌握学习《科学》这门学科的方法,不能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这样的教学算是有效的吗?同样,如果学生学习了《科学》课程,在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没有良好的意识、感受、体验和内化,学生的科学素养能有效得到培养吗?总之,在进行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时,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各项指标都要进行有效的评价,使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各个指标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 灵活性、实效性并重
再好的评价方法,使用的次数多了,学生也会失去兴趣甚至不屑一顾,从而影响评价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评价方法、方式,让学生愿意接受,甚至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当然,无论怎样的评价,都必须坚持一点,就是实效性,是否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了激励和导向作用,否则,再好的评价,其价值也等于0甚至是负数。我县王希奎老师的“交往互动式小组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就很有借鉴意义,掌声、分数、评语,生生评、组生评、生组评、组组评,随机编号、随机抽签……有时间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搜。
二、 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 用过程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
為了使当前小学科学教师更加明确过程性评价的应用价值,应将与终结性评价进行比较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评价时间方面存在的不同。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育进程中,而结束性评价仅发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第二,评价环境的差异。过程性评价依据学生综合反映,在教学过程中,与师生、教育内容、学习观点等因素的客观互动,而结束性评价,仅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反应,评价内容较为单一;第三,评价立足点不同。过程性评价重视推动、促进、调节学生学习节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与教师一同完成教育目标,而终结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教育成果进行评断。基于此,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若想教学评价更具综合成效,应摒弃以往的终结性评价形式,用过程性评价作为指引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明灯,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时刻的关注,提高课堂教学综合质量。
(二) 丰富教学评价形式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教师位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依照学习目标、课堂教学综合情况、学生学习效果等内容开展主观评价,评价形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降低师生评价交互性,影响小学科学教学综合成效。基于此,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探析丰富教学评价形式的有效方略,避免单一化教学形式,削弱教学评价的价值。
(三) 利用奖励提升课堂教学评价综合成效
在以往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仅以口头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点评。这些语言化的评价内容,有时无法在学生心中产生巨大影响,甚至会出现瞬时遗忘现象,弱化课堂教学评价的成效,不符合现行课堂标准对评价有效性的要求。基于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将语言化评价内容,用实物进行具体表现,通过颁发奖励,使学生明晰自身当前科学知识学习综合情况,通过奖励感受评价内容,凸显教学评价落实价值。例如,教师在进行“动物——我的观察研究”的教学时,有的学生极富创新精神,用电子画报形式总结观察结果,既生动又具体,有的学生沿用以往统计图表形式,中规中矩且研究主题突出,还有些学生未重视本次观察研究,敷衍甚至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为此教师应针对具体情况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如表现好的学生奖励一支钢笔,表现次等的学生奖励一支中性笔,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不给予奖励,同时选拔优秀观察研究成果,进行年级评比给予丰厚奖励。通过颁发奖励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评价,可使学生更加明晰自身科学学习综合成效,用奖励激发学生学习上进心,赋予评价全新的表现形式,凸显新课程标准教育创新引导作用,使教学评价更具有效性。
综上所述,为了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更具价值,符合新课程标准创新,完成教学需求,教师应秉持与时俱进精神,以学生为评价主体,丰富评价体系,用奖励量化评价内容,提升评价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欣颜,刘晟,刘恩山等.学业质量水平等级标准设定及其启示——以小学科学学科为例[J].教育学报,2016(2):34-40.
[2]潘洪建.小学科学课程:国际趋势与政策建议——基于10国课程标准的比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9(2):32-40.
作者简介:
王娟,江苏省宜兴市,江苏省宜兴市洑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