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要有“气质”

2019-04-03王会朋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气质文字精神

摘 要: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关键词:文字;精神;生命

一个人有了气质就有了魅力,就耐人寻味,作文亦如此,有了“气质”就有了可读性,作文的气质是指作文的内涵,作文的内在生命,具体的可指:作文的语言,作文的内容,作文的结构,作文的构思等。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具有气质呢?

仅注意作文的形式和外在(作文的语言,作文的结构等),是不够的,他们都是衣衫,有了好的气质才能锦上添花。那么作文的内在又是什么呢?即作文的内容。如何丰富作文内容呢?只读别人的东西是不够的,还要有自己的材料,自己的感受。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生活,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把生活中的一切转变成自己的东西。

一、 善于观察

有一些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是因为他们没有去注意观察生活。在他们的意识里,写作文就是搜肠刮肚的回忆自己看过的作文,他们没有意识到作文即是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故他们对待生活是粗枝大叶的,没有仔细地去观赏过他。生活不可能都是大风大浪,生活也不可能都是坎坷悲惨。在平淡的生活中应学会去体会他,感悟他。往往许多的小事可以折射出一片天地,可以给我们以启示。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老师一次触心的长谈,同学一次真诚的帮助,母亲一次生病后的感悟,父亲一次长途电话的叮咛,所有的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却常常认为都是理所应当的,我们没有去用心观察他。学校里矗立着的几棵高大的杨树,在深秋依然孤独的,傲然的顶着几片金黄的叶子;今年的第一场雪,没有压倒那几株开着花的月季;北风中一位母亲拉着板车艰难地从你身边走过,所有的这些都没有进入你的眼睛,是因为你没有用心去生活。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用我们的眼睛去“读”生活。

二、 善于思考

我们用心去观察生活的同时,还应认真的思考生活热爱生活。生活是一本大书,细心观察生活,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的对象可以是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可以观察人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揣测人物心理;可以观察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对自己所看到的常问一个为什么,我们就会对生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用心感受生活,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将观察对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才会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体验。在写作的同时,进行创意的表达,我们将会受益无穷。一次考试的失败可以问一个为什么,还可以问一个应怎样做;母亲的唠叨为什么,应怎样去面对;同学的误会为什么,应怎样去做。在问为什么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就在体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刻的体会,凝重的思索,就积累了素材,當一个话题进入我们的脑海中时,素材同时也就进入了我们的思维。真正的作品能打动读者,能触动读者的内心,引起读者的共鸣。那么作品中的材料一定是先打动了作者自己,曾经让作者激动不已,才能把这种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思考生活就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了,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欲望,丰富我们的写作内容。

故一个有生活体验的人,他写出的作品就会有一定的“气质”。

三、 善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有句古话叫“言不尽意”,也就是说,语言很难完全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有时候心里所想,用文字去表达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去说。但我们应努力的去做到心文如一,用文字去表现我们的心声。这就需要注意筛选素材,那些更能够表现我们的中心,就选取。写作过程中还应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也就是要饱含情感的去创作,把自己拉入写作状态,用情感去感染写作。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吊链”现象,这时候能够拉动创作的只有情感,他可以接续我们的思维。一些学生有真实的生活素材,但却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就在于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把自己“置身事外”,纯客观的叙述事件,虽条理清晰,却生硬,呆板,只因文章里缺少了“润滑剂”——情感。

一篇文章若能带有作者的情感,这篇文章就有了“气质”。俗话说“文如其人”,一篇成功的文章即是作者内心的表白,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它是作者生命的再现,是作者生命的凝缩。

四、 勤于读书

书是人的精神食粮,只有多读书,才会知道别人的想法,才会体会别人的心境,感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任何一本书都不会白读,读每一本书都有它的价值存在,书读得多了,你懂得便多了,懂得多,心态便平常了,进而你的气质自然而然就提升了。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你的气质提升了,还用担心写出来的文章没有“气质”吗?人的气质和他写出来的文章气质是保持一致的。读书多了,人的感情就丰富了,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带感情了。自己肚子里的墨水是有限的,写作文不能只靠自己的那一点墨水,只有不断读书,不断学习,才能填充自己,自己充实了,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空洞。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读书的习惯,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写文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自己精神富有了,文章才会“富有”。

有一篇文章由化妆谈到写作,作者这样说“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自然即是气质。

参考文献:

[1]张德实.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2]丁训言.写作基础与应用[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王会朋,河南省安阳市,河南省滑县慈周寨镇第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气质文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拿出精神
梦中的文字
吉仓AOI理想就是看似简单无奇却气质非凡的成熟Style
What’s InsideDoesn’t Count
伊斯坦布尔:飘浮着骄傲和贵族气质
女星发“饰”界 打造潮女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