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及现状分析

2019-04-03李保华李娟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

李保华 李娟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生活带来飞速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学习、工作等带来很大的冲击。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响应信息教育的号召,整合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手段,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大力倡导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高效课堂;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随着科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学生丰富知识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实现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共享,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实践表明,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恰当利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加大课堂容量,而且能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在高中数学多年教育实践的探索和改革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普遍开来,学校为教师开展信息教育实践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教师在实践中也加用了信息技术。但是,最终并没有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教师对于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掌握并不够扎实,很多时候教师还是不适应使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是以板书或者教师口头讲述为主,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和质量并不够高。

有些时候,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并没有真正投入到使用中,部分教师并不能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技能和技巧,无法很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其应用效率和水平还有待提升。

二、 高中数學课堂利用信息技术的策略与方法

信息教育、素质教育的改革,都对高中教师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数学教师一定要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引进和吸收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一)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老师,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能真正投身到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图形、图像以及音频和视频、投影等技术,在课堂知识教学前,利用图形结合或声画结合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图文并茂,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掌握图形的抽象思维,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探索学习

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越来越多种多样。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奥妙关系,让学生能相互合作学习,真正将终身学习的思想深入贯彻到学生的学习思维中。

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索前提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和摸索学习模式,并且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回归课堂。例如,教师在学习“问题空间”章节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小组,每个小组由2名组长带领,教师提供问题,小组使用一台计算机,其动手验算、解答,教师只用引导、观察每个小组学生的表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观察进程,在小组合作探索的模式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助理”,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刺激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并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促进知识点的记忆和储存,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三) 巧用信息技术,理解概念,降低学习难度

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做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信息技术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四) 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迸发数学思维的火花

在当今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

(五) 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很少会应用电脑或者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所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一新形势下,根据课程内容,独立制作一个动态的图像,对于很多数学教师而言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给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提供了挑战。所以教师在生活中也要多方面进行学习,可以应用几种基本的数学作图软件,满足课上简单内容的表达。平时还要在网络上搜索,累积可以应用到自己课程中的教学资源,不断积累,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数学教学做贡献。

三、 信息技术化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在现代很多学校的数学教学课程中,信息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应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清楚,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如何利用好这个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支配工具,把课堂质量放在首位,并不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的应用,不要为了博得学生眼球,引起学生兴趣,单纯的活跃课堂气氛,长此以往,不仅达到教学目的,还会使学生反感,不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

四、 结论

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只要合理、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就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数学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数学课堂充满色彩与活力,从而实现“高效低耗”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曲希霞,徐玉萍.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信息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7(10):196.

[2]陈雪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使用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22):152.

[3]胡光德.小议信息化环境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J].才智,2016(2):169.

作者简介:

李保华,李娟,河南省鹤壁市,鹤壁市高中。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应用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