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语篇教学中设计提问与追问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2019-04-03方华春

读天下 2019年4期

摘 要:对话语篇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与追问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本学习中,提问与追问更是小学英语教师发起和维持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英语思维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对话语篇教学;提问与追问;思维学习

本文主要是对有效提问与追问在小学英语对话语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 聚焦文本,整体设计教学,创设思维学习条件

笔者对教材文本进行认真钻研,深度的解读,整体设计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整体性思维学习。首先,从整体性和关联性对文本活动1和活动2进行知识关联性设计,明确话题主线What happened to...?来询问和描述过去的行为,思路很清晰。其次,在主文本的解读中,对文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了完整性的解读,逻辑性地理清文本故事脉络,条理性地进行学习,加深学生记忆与识记,为后面语言输出做充分的准备。

二、 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思维学习的基础

在小学生英语品质的培养当中,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非常重要。比如单词学习,如,fall down, fell, thirsty, hospital等单词,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当学生读错时,给予学生肯定的眼神,给予学生信心;在回答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时,给予学生提示,降低难度,始终保持微笑面对学生,消除学生的恐惧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作为教师,育人者也,和学生的关系非常重要,关系大于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更有效地进行思维性学习。

三、 呈现导入活动,设计提问与追问,激活思维

教师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思维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在前语篇学习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学情,设计问题Who are they? What happened to Jack? Did he fall down? Jack fell down. What happened to Jill?对chant进行解读,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捕捉有效信息,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进行有效的思维学习。通过提问与追问,层层递进,巧妙处理了单词went, fell, found, town等单词的学习,找到两个部分知识的结合点,使新知的导入水到渠成,同时为下文主课文故事学习做了有效铺垫。

四、 故事细节解读,深挖文本内涵,有效提问与追问,发展思维

在主文本解读中,笔者根据故事事情发展顺序,采用探究学习方式,以问题呈现,步步为营,首先从整体出发,出示Daming头部受伤的插图,设计一个开放的思考性强的预测性问题,What happened to Daming?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训练学生善于思考,引发猜想,发展思维,不管学生给出什么答案,教师都不急于否定,也不急于给出答案,这样学生跃跃欲试,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细节解读环节,教师没有简单地进行听读课文,而是根据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了一系列的提问:What happened to Daming? What happened to Daming yesterday? What did Sam and Daming do yesterday? How did they feel?Were they feeling     ? What did they buy? Did they buy some water? What happened to Sam? What happened to Damings head? Why did Amy and Lingling laugh?这一系列探究问题,驱动学生对已知信息进行深度思维加工,学生必须进一步阅读文本,以文本素材为依据,结合自己的主观体验积极思考,通过解析、分析、评估等思维方式对人物的情感进行分析和评价。学生在自主体验、教师点拨和集体展示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内化了语言,其思维逐渐严谨,逻辑性逐步增强,其分析、理解和评价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五、 整体回归提问,巩固思维,加深识记

巩固语言训练环节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内化的过程。简单的机械操练或读课文活动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训练。老师将知识加工与思维训练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再观察插图,在问题情境再次提示下,引导学生通过看图集体复述文本故事的形式,小组合作说说的形式,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发展高阶思维。

六、 结语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小学英语教师必须从整体语言教学法入手,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入解读故事文本,根据文本内容,设置提问与追问帮助小学生们理解和理顺教材内容,让学生在语篇语境中建构语言的意义,体验语言的交际功能,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一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英语素养的养成。

參考文献:

[1]晏小林.浅析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4(14):163.

[2]花元玥,蓝卫红.通过设计追问与提问发展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广场,2017(6):152-154.

[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

作者简介:

方华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横州镇柳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