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儿女全进名校:陕北农民夫妻的家风传奇

2019-04-03李传云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4期
关键词:吴家兄妹清华

李传云

几株老树,几孔窑洞,几件家具,朴素却整洁。住在这里的一对陕北农民夫妇养育了三男两女共5个孩子,居然有4人考入了清华和北大,还有一个在备考,并相约要跟兄姐们在名校团聚!在“寒门难出贵子”论调甚嚣尘上的今天,这个普通农家走出的高材生们却用才智和刻苦书写了寒门崛起的励志传奇。“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长,路远马亡。”这是吴治保的家训。而在这普通家庭的奇迹背后,他们又是怎样创造了“一门四清华(北大),五子皆才俊”的育人典范呢?

饱尝没有文化之苦

2018年7月16日,在延安召开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议上,区委书记给“耕读家庭”吴治保家庭颁发了30万元奖金,以表彰吴治保和妻子胡珍爱为国家培养了多个可用之才。

吴治保开心地笑了:“以后供孙子孙女们读书,再也不用借高利贷了……”从延安安塞出发,开车上路经五里湾拐进黄土深沟,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行驶,走过一段土路,大约20分钟后,迎面一排四孔窑洞,坡前还有个不大的小院——这就是吴治保和胡珍爱的家。

吴治保和胡珍爱都是延安市安塞区的普通农民,因从小家庭贫困,吴治保只读到初一便辍学回家务农,妻子胡珍爱更是一天书也没读过,她特别羡慕有文化的人。

有一年为了孩子开学,胡珍爱去找一个熟人借钱,借条是熟人打的,胡珍爱相信对方,就在上面按了手印。不料明明借的是180元,年后熟人来要账时却硬说是380元,面对白纸黑字,胡珍爱百口莫辩,只得自认倒霉。

吴治保也曾跟着乡亲们外出打工,很多乡亲都在建筑工地当上了施工员、水电工等,他却因为文化太低连图纸都看不懂,只能卖苦力。

吴治保对妻子说:“我们这辈子就这样了,但我们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们学文化,上大学。”这话说到了胡珍爱的心里。

然而,家里只有黄土高坡上几亩薄地和几十棵果树,想供养这么多孩子读书成才,谈何容易!

秋天,苹果成熟的时候,胡珍爱一担担地挑到安塞走街串巷去卖,卖完一担再回去挑一担,从早晨到天黑,每天至少要卖三担。从家里走到安塞城区有一个半小时的山路,七八十斤的苹果往往压得胡珍爱直不起腰来:“中途我最多敢休息一次,因为越休息越觉得担子沉,我害怕少卖一担。”

苹果卖完了,胡珍爱就做豆腐卖;豆子做完了,再擀面皮卖。冰天雪地里挑着东西下山去卖,路上摔个鼻青脸肿是家常便饭。但胡珍爱一点也不敢懈怠,肚子饿得咕咕叫也舍不得吃。因为她知道,自己担子上挑的是孩子们的前途和全家人的希望!

榜样力量最无穷

说到把这么多孩子都培养成才,有没有什么独特的方法,吴治保说:“我们没什么文化,哪懂什么教育?”

其实,任何事情的成败都是有原因的,只不过他们的方法太普通,太“笨”:长子吴云峰读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在上学路上玩得把书包都弄丢了。吴治保知道这事后,没有打也没有骂儿子,只是对他说:“书包都没了,还上什么学?就在家里帮你妈掰玉米吧!”

那时刚开学不久,玉米地里又闷又热,玉米叶片在人的身上划了一道又一道血口子,玉米绒钻到人的毛孔里,又疼又痒,再加上汗水浸泡,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看着别的孩子都背着书包从农田边的路上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了,吴云峰就跟父母认错说:“爸、妈,我再也不敢了,回到学校我一定好好读书!”

但吴治保说:“不行,今天已经下地了,必须把玉米收完,干到天黑。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从那以后,吴家无论哪个孩子,只要不好好读书,就让他回来跟着父母劳动。劳动后怎么办,他们自己决定。

可贵的是,胡珍爱卖家里的农副产品时,儿女们都会过来帮忙。有一次,胡珍爱挑着一担苹果到县城卖,恰好被放学出来吃饭的小儿子吴天峰看到了。吴天峰连忙到学校食堂给妈妈打来饭,让妈妈吃完后,陪着妈妈一起卖苹果。

没想到,胡珍爱無意中遇到了一个债主,对方抓住苹果筐不放,非要胡珍爱把欠的200元钱还了才肯撒手。胡珍爱见好话说尽债主都不放手,觉得让儿子丢了脸,不禁流下了眼泪。

正当她不知所措的时候,吴天峰已经飞快地跑回学校,把一套自己已经看过的学习资料卖给同学,拿着20元钱又跑了回来。他把钱递给债主说:“你放心吧,钱不够以后我再还。妈,你别哭了,那套资料我已经看过了,都会做。我一定好好读书,让咱家过上好日子……”胡珍爱感动地哭了。

回到家,她却受到了丈夫的批评:“欠钱还钱是我们大人的事,你怎么能让娃们知道呢?”尽管胡珍爱并不是故意的,但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一个字都没有辩白。从此夫妻俩达成共识:只要5个孩子能有学上,自己再苦再累,遇到再大的困难,特别是没钱不得不贷款借高利贷,都尽量不让孩子们知道,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安心上学。

好在5个孩子都特别懂事。作为家中的长子,见父母太辛劳,吴云峰曾把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藏起来,想辍学帮父母挣钱养家。直到开学后,录取学校派人找到他们家,吴治保夫妇才知道。

吴治保严厉地批评了大儿子:“你是长子,困难面前不仅不能退缩,还必须要做出榜样来,让弟妹们跟你学。学费不是你该担心的事,属于家庭的责任,我和你妈自会担起来!”

吴云峰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一边从内心感激父母,一边带头认真学习。在他的带动下,每天一大早,只要听到父母起床了,5个孩子全都赶紧起床,摸着黑,拿着各自的课本到院子或学校的灯下背书。

每到节假日,兄妹5人都会抽出时间和父母一起劳作。吴云峰经常告诫弟妹们:“我们一定要记住两件事:一是我们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家庭的命运;二是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是父母用血汗钱供养我们读书的,永远不能忘本!”

在父母的熏陶下,吴家的孩子们觉得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奋斗的目标,任何挫折都是在磨炼意志,克服一次困难就越过了一道坎,就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2011年,吴云峰考入清华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当年春节,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时,吴云峰对几个弟妹说:“我能考上清华,你们也一定能。我们五兄妹在这立个约定:5年后,咱们北大清华见,你们说好不好?”四弟妹都特别佩服大哥,他们你看看,我看看你,然后一起说:“我们一定努力!”

贫寒之家出才俊

谈到兄妹几个除了受父母勤俭坚韧的品行影响外,是否还有其他外在动力,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延安保小。

延安保小的前身是延安时期创办的“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小学部”,第一任校长是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在这里,吴家兄妹5人从小听红色革命传统故事,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严守纪律,养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受益终生。

“我现在到清华了,但是我觉得受到的最好教育是在延安保小。”谈及小学教育时,吴云峰有感谢不完的老师,“是母校严谨的治学态度造就了我现在的成绩。”吴云峰牢记保小教给他的“认真”二字,说这是他能把学习搞好的基础:“我感觉从小教会孩子做什么事都认真的学习态度,比教会他任何知识都重要。”

老二吴大燕是长女,从小身体较弱,在保小读书期间,因营养不良经常会流鼻血。老师知道后,像妈妈一样给她擦鼻血,并为她熬上小米粥,把最软的馍馍给她吃。“那时老师的仁爱之心就让我懂得,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负众望,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来也好报答他们。”

老四吴青峰,从小学习成绩一般,没有被关注过,很少被夸奖,甚至邻居邀请吴家一家做客时,也会把他忽略了。他高中毕业时,只考上了一所三本院校。大哥打电话来了解情况时,他都不好意思说。大哥鼓励他:“别忘了我们的约定,如果梦想只是说在嘴上,那是毫无意义的!”

吴青峰牢记大哥的话。但考虑到父母太不容易,他不愿意复读:“我可以考到清华或北大去读研。”大学期间,他坚持每天早晨6点钟起床。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每天过着宿舍、教室、餐厅三点一线的生活。

吴天峰是家中的老幺,但他没有得到父母的任何特殊照顾,身上也没有一点娇生惯养的坏习气,学习起来特别刻苦。谈到自己的父母,吴天峰动情地说:“他们真的不容易,我们只能通过好好学习,争取将来有能力报答他们。”

2015年6月,老大吴云峰开始在清华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小儿子吴天峰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硕士学位!

2017年6月27日,老二吴大燕和老四吴青峰,分别收到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至此,吴家5个孩子中,已经出现一个普通本科生,四个清华、北大生!

二女儿吴改燕,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后进入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工作。2017年7月,她辞去工作,開始备考,准备迈进清华或北大的校园,将一家人的梦画圆。“我现在是兄妹中学历最低的,我得向哥哥姐姐学习,和他们在清华或者北大校园团聚!”吴改燕信心满满地表示。

胡珍爱为小女儿加油鼓劲:“只要你们决定要做的事情,我们都会支持,并且相信一定会成功!”

2018年暑假,陕西师大几位教授走访了吴家后,总结出吴家“五子皆才俊”的主要原因:一是家长的支持。因为有家庭的支持,孩子们的学习和工作才会有动力,就算遇到挫折,也有底气支撑下去。二是适宜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就领回家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干活,让他们体会父母没有文化要受的苦。”这种教育方式虽然简单,却最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贫穷带来的痛苦,从而激励他们苦读。三是身边人的影响。吴治保的孩子,既受到父母对文化知识追求的影响,较小的孩子又受到哥哥或姐姐的影响,让刻苦学习形成家风在兄妹间“传染”,所以寒门出人才绝非偶然。

寒门五贵子,国家之栋梁,他们才是真正的“富二代”!而能让他们发奋图强的核心原因,就是这一家人的团结!

猜你喜欢

吴家兄妹清华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六尺巷头说吴家
猴兄妹分桃子
慢热兄妹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静聆石语,诉说时间的故事——吴家花园第二届全国人文赏石艺术展12月22日开展
二十一载的异族兄妹
清华,北大,我来啦
吴家后山赏辛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