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自提柜能否让末端配送走进“无人化”时代?
2019-04-03喜崇彬
文/本刊记者 喜崇彬
智能自提柜是一种集成了物联网、智能识别、动态密码、无线通讯等技术的新型寄收存储服务设施,目前已在快递末端配送环节和新型无人零售领域广泛使用;它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快递服务的方式和人们的生活。
智能自提柜发展背景
智能自提柜应用的主要场景是快递的末端配送环节,也是快递末端配送环节在承受业务量高速增长和人力不足双重压力之下出现的解决方案之一。
近些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快递行业共处理了505亿件包裹,同比增长25.8%。预测到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将达到700亿件,业务收入接近8000亿元。不断增长的业务量给快递末端配送环节带来极大的压力,成为快递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快递末端配送面临的困局首先体现在劳动力缺口持续扩大。快递配送员的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据艾瑞咨询数据,目前,快递员日均配送量为60~100件,配送量直接与其收入挂钩,超过八成的快递员平均工作时长在8个小时以上;“双11”期间,部分城市快递员业务量呈几何级增长,多达平时的3倍,很多快递员工作时间会超过12个小时,工作量已处于较为饱和状态,难以进一步增加工作时间。
与此同时,我国快递员人力资源却面临枯竭。《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显示,40.2%的快递员的工作年限在1年以内,年限超过3年的仅占15%。根据阿里研究院数据,物流从业人员中,快递员人数超过50%,最近几年已出现的快递员供给不足现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将更加严重。未来3年,全国快递日均配送量将由1.14亿件上升至2亿件,按照目前的配送效率计算,3年后快递员的缺口将在100万人左右。在企业层面,快递平均单价持续走低,2010年至2017年,全国快递平均单价由24.6元/件降至12.4元/件,下降幅度较快;快递单价持续走低,而配送费用升高,目前大部分快递企业的配送费为每单1.0~1.5元。
除业务量激增和人力不足,传统快递上门配送模式在服务中还有面临诸多难题。首先是在快件配送时,会出现快递人员送到指定地点以后无法与客户取得联系的情况。其次配送不仅增加配送成本及时间成本,也增加了货物运输过程中潜在损坏和丢失等风险。再次,一些高档写字楼、 居民小区以及企事业单位大院, 出于安全、环境等多种因素考虑,往往不让快递人员进入,降低了快递配送效率。
丰巢自提柜
小区自提柜
生鲜产品自提柜
在这样的局面下,快递末端物流服务引入智能自提柜成为发展的必然。对于电商和快递企业来说,自提柜模式替代快递员配送上门,提高了投递效率,降低了配送成本。使用自提柜设备后,快递员在一个区域的投递模式由原先的多点分散投递变为一个区域的集中投递,并且实现了“放货即走”,避免了二次投递的成本。相关公司粗略估算过,这种模式使得快递员的投递量可以从平均60件/天提升到200件/天,能为快递公司增效45%。丰巢公司曾发布过相关测算数据:快递员上门派件,每成功派发一单平均耗时7分钟,而使用丰巢快递柜自助派件,每成功派发一单平均耗时3分钟,平均估算快递员人均效率可提升1倍;这意味着快递公司在人均效能提升1倍的情况下,若快递业务量增加100%,也可不增加收派人员。
在寄件方面,按照传统寄件流程,快递公司每天需要记下消费者在电话中留下的地址,不同消费者对上门收件的时间段有不同需求,快递员据此按照地址一个个去收,时效性难以做到让消费者百分百满意;而智能快递柜的优势就在于,让快递员和消费者有了一个24小时提供快递自助服务的开放平台,针对消费者放于快递柜内的快递,快递员在派件的同时把已投放在快递柜中的物品取出,提高了派送与收件的服务效率。
智能自提柜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
智能自提柜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是行业的发展也是跌宕起伏。目前国内智能快递柜的运营主体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快递企业、电商公司、第三方自提柜生产或运营企业。
自2010年中国邮政设立第一台智能包裹投递终端后, 2012至2015年间,大量企业随着资本的热捧入局,其中,由三泰控股的速递易是国内较早开发和开展智能自提柜业务的公司,在发展早期占据市场较大份额,被资本市场看好,其控股公司三泰控股的股价一度接近百元。尽管速递易公司业务持续增长,但始终没有找到盈利之道:其收入主要依靠三方面:投递收费、超时收费、广告;但是这些收入难以覆盖业务扩张带来的设备投入和运营成本上升;随着资本市场转熊,且三泰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标注为ST三泰,股价一落千丈;在2017年,三泰进行了资本重组,引入新的投资方中国邮政、菜鸟网络和复星投资,其中,中邮控股50%,成为控股股东,由此速递易进入中邮控盘发展的新阶段。
在速递易开展业务不久,几家物流快递公司共同打造了“丰巢”智能快递柜。2015年6月6日,顺丰速运联合申通、中通、韵达和普洛斯共同出资5亿元成立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巢”),进军智能快递柜市场,此后,丰巢经过几轮增资扩股,顺丰成为第一大股东,由于背靠国内快递巨头,丰巢业务拓展迅速。在丰巢成立同时期,还有一家重要的智能自提柜公司,即中集集团旗下的中集e栈,在2017年9月,丰巢以8亿多元的价格整体收购了中集e栈。
除了中邮速递易和丰巢,其他涉及智能自提柜的公司还有电商公司,如京东、苏宁易购和亚马逊等,都有自己的自提柜,主要承接本公司业务,服务收费政策与上门投递相同并有较大折扣。目前京东的智能自提柜也已向第三方开放。还有一些公司的自提柜服务是针对一些不限于快递的其他特定细分市场,如作为无人销售终端的新型贩售机;具有保鲜保温功能的无人餐饮贩卖机;针对冷链末端配送市场推出的生鲜智能自提柜等。据招商证券2017年底的调研报告披露,截止到2017年底,国内已投放智能快递柜数约为20.6万组,其中中邮速递易约有7.7万组,丰巢约有5万组,两家公司在市场中所占份额处于领先地位。由此,该行业形成中邮速递易和丰巢双巨头的格局。
当然,智能自提柜的市场格局还远远未到能称之为成型的地步,何况商业的竞争是长久而瞬息万变的。2018年作为物流市场绝对的重量级玩家,菜鸟也终于下定决心进入这一细分市场,菜鸟智能自提柜也开始在多地布局。不管是早入局者,还是后来人,比赛还远未结束。
智能自提柜发展遇到的问题
智能自提柜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盈利难题。自提柜的前期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几年前,某自提柜运营公司给我们提供的数据为一组智能自提柜制造和安装成本约3~6万元,一年运营维护成本可以高达8000元。随着生产工艺不断成熟,目前自提柜的制造和安装成本有了一定下降;但是在过去两年,多家快递柜企业争抢社区、写字楼的入驻权,又进一步推高了场地的租金;综合下来,目前开展智能自提柜业务前期投入成本仍然很高。根据三泰股份公开披露的信息,该公司几年业务亏损,2017年通过资产重组短暂扭亏为盈,避免被摘牌,但是2018年该公司的中报显示其上半年又亏损了15000万左右。而根据顺丰2017年年报披露,丰巢科技2017年上半年营收收入为8241万元,净亏损为1.77亿元。可见,业内公司仍然没有找到走出亏损泥潭的方法。
智能自提柜遇到的另一难题就是客户对自提服务接受度的问题。不可否认,自提柜带来的灵活收寄件、更程式化、更强私密性的服务流程,都受到一部分终端客户的的欢迎,尤其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对手机更加依赖的年轻人。但是也必须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收件人对于未经允许将快递上门投递改为放置自提柜有很大意见,2018年出台的《快递暂行条例》虽然没有明确关于自提柜投递的细节,但是在第二十五条中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也就是说,未与收件人进行沟通协调并得到许可后,直接将快递包裹放入快递柜、快递代收点等行为将被视为违法。尽管如此,很多消费者都有感受,就是快递投递直接放自提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快递员给记者算过一笔账:快递员是按件取酬,送一件大概有1.4元左右的提成,虽然将快递存放自提柜要被收取一定费用,一般小件0.3元/件,大件0.4元/件,但为了在短时间内能派送更多的快件,快递员还是会选择自提柜,尤其是在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占据时间最多的就是进小区和上下楼,传统投递上门服务模式性价比已经不划算。因此,今后消费者可能不得不要适应自提柜投递服务模式。
中邮速递易智能自提柜
当然,单一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不可能解决末端配送形形色色的需求。就智能自提柜而言,其服务必然受到柜子储物格空间有限、数量有限的限制。此外,尽管一组智能柜大体都包含大、中、小三种格子,但是总体而言,该服务主要针对的服务业务还是中小型快件,难以满足大件商品的智能自助末端投递。由此可见,今后末端配送服务一定是多种服务模式并行存在的,包括智能自提柜,也还会有快递员上门投递、末端服务点、无人机、无人配送机器人等等。
智能自提柜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柜市场需求巨大,相关企业仍然会积极布局、跑马圈地。据国家邮政局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底,国内已投放智能快递柜数为20.6万组,较2016年增加一倍以上,通过智能快递柜投递快件占投递总量7%,同比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根据国家邮政局预测,2020年快递入柜率有望达到15%,按2017年单柜的效力计算,77.2万组智能快递柜才能满足配送需求。据此分析,我国仍有50多万组自提柜缺口,市场潜力巨大。
尽管开发占领市场投入不菲,但是相关企业的发展计划也相当积极。如中国邮政计划快递入柜占末端投递总份额的比例,每年要提升2%,这说明该公司在智能自提柜上仍将持续投入。而2018年,丰巢在市场上的自提柜也越铺越多。有专家分析,因为中国邮政的业务具有普遍服务属性,有国家资金和政策扶持,从盈利角度考虑的压力相对不大。而对于顺丰等大的快递公司来说,其设置快递柜的诉求在于改善最后一公里的成本和效率,尽管丰巢公司本身盈利仍待时日,但是丰巢能够使得各大股东快递企业末端的人力成本下降,效率提升,因此必然也会得到股东单位从业务到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
近两年随着新零售的快速发展,在全国一些城市的小区附近出现了一种新的自动售货机,里边甚至可以投放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甚至海鲜等产品,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直接从这种柜子里边购买,或者从网上商城中买好,来到柜子直接扫码取走。尽管商业模式不同,但是智能自提柜和终端无人售货机在功能和技术有很大的相似性,应用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智能柜(包括自提柜和零售机)的制造和运营,也有利于智能柜的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探索。
很多快递物流企业本身对零售市场早有企图,前些年已有过相关业务尝试,如顺丰的嘿店等,尽管有些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但是其背后的逻辑没有变化:快递物流企业拥有天然的收递商品的渠道,增加这些渠道的销售功能,有利于扩大收益,降低成本。其实,近些年电商零售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日渐明显,双方的区别也日渐模糊,主要体现在业务侧重点比例不同而已。如今快递物流企业在智能自提柜布局上抢占了先机,是否有可能增加智能自提柜终端零售功能,开拓一个全新的新零售渠道,也是有很大想象空间的。
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得末端者得天下。不管从人力成本还是从服务升级的角度来看,智能装备辅助人工、替代人工是必然的方向。智能自提柜只是末端配送无人化解决方案之一,此外还有无人机、末端无人配送小车等技术发展方向。智能自提柜已成为社区生活服务和新零售的关键流量入口,受到电商、快递巨头的空前重视,其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