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脱贫攻坚的“上郡之战”
2019-04-02
榆林,古称“上郡”,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叉地带,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绵延曲折的明长城穿境而过,九曲黄河浩浩荡荡,毛乌素沙漠苍凉壮美,塞上古城独具风韵。
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地下煤气油资源储量在全国举足轻重。1984年,新华社一篇《陕北有煤海质优易开采》的报道,披露了神木发现大煤田的消息,榆林拉开能源化工大开发的序幕,从此迈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陕西省神形兼备的“跪俑地形图”,一时间昂起高傲的“头颅”。
这又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地上土壤瘠薄生态脆弱。以长城为界,榆林北部为毛乌素沙漠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资源贫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2014年,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35万户41.56万人。
曾经狼烟四起、御敌门外的边关之地,曾经红军转战陕北、挫败强敌的红色根据地,在新时代打响了脱贫攻坚的“上郡之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提高区域脱贫攻坚质量,又要切实做到村村过硬、户户过硬,确保脱贫攻坚走在全省前列。”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要求全市落细落实“攻击点位”。
榆林市各级党政部门立下军令状,将脱贫攻坚作为统揽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一号工程”。各级“一把手”全部上阵、一抓到底、挂图作战;共下派驻村工作队1226支,选派各级帮扶干部4.2万名,奋战在扶贫一线。2018年底,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2.69万户5.1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4%,5个贫困县实现摘帽。
在榆林采访,记者深刻感受到当地脱贫投入的力度、干群的热度、扎实的脚步、前行的速度,“四个坚强有力”擂紧鼓点、攻城拔寨,奏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旋律。
坚强有力推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一一榆林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构建起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主体带动的农业产业化扶贫体系,将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脱贫之路。
驱车穿行于榆林市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梁峁纵横,颇能感受到其发展产业之不易。过去,这里的农民都是在山坡地上种些杂粮,干旱贫瘠、广种薄收、靠天吃饭,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
榆林市市长李春临说:“脱贫攻坚,产业是根本。榆林要依托自身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将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为摘掉穷帽,榆林市在瘠薄的土地上下足“绣花”功,治沟造地、平整梯田、沙地改土……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寻求特色产业发展破题之举。
站在米脂县沙家店镇清水沟村黄土塬上放眼望去,波澜壮阔的山地苹果园在近坡与远山间递次排开。村党支部书记常建飞介绍,过去这些荒山荒坡,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到村集体合作社,由产业扶贫资金每亩补贴1200元进行土地平整,并提供化肥、苗木进行集中统一建园,整村推进山地苹果,实现农户全覆盖,人均拥有果园3.4亩。
“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米脂县副县长孙文强告诉记者,“我们抓住陕西苹果‘北扩西进机遇期,实现了山地苹果产业的惊险一跃。没想到种植出来的苹果品质这么好,米脂山地苹果品牌很快被市场认可,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亩产效益过万元。全县苹果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到20万亩。”
山地苹果作为新兴产业,为榆林南部贫困地区增添发展活力。2018年榆林苹果产业产值30亿元,今年将新增7.49万亩,栽培总面积达到97万亩。围绕苹果产业的“带贫机制”,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创新探索。
绥德县赵家坬村以“三变”改革为抓手,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将1万多亩荒山荒坡流转到村集体,通过招商引资出租给二十四堋专业合作社,统一治理平整为高标准梯田,建设规模化山地苹果产业园区。相邻的马连沟村,也将5000多亩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由陕果集团投资打造山地苹果示范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促进农民脱贫增收。
到2018年底,以赵家坬村为中心,绥德县名州镇建成山地苹果示范基地2万亩,推出“土地入股、扶持建园、科技服务、托管经营、务工扶贫、配股扶持、借种还苗”等多种方式,吸纳带动贫困户511户1190人。
类似苹果产业一样,幅员广阔的榆林土地上,许多的特色产业在沟沟梁梁间扎下根来。
府谷县依托“中国海红果之乡”独特资源优势,在府谷县聚金邦农产品开发公司带动下,发力海红果特色产业,深加工海红果酒、海红果汁等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司采取与果农定向合作形式,年收购海红果700多万斤,为果农增收700多万元,惠及600多户果农。公司董事长刘子贤站在高大粗圆的储酒罐前,向记者掰开手指头,他说“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今后每年可以消化海红果5万多吨,将为果农增收1亿元。”
在靖边县高家沟便民服务中心赵庄村,原本荒芜的沙土地上成为山药种植的良田。经过检测,这里的土质疏松、含钾量高、地下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地下根茎类作物生长。于是,村里引进种植山药,为贫困户拓展了增收渠道。驻村工作队员贺美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畝山药产量为5700斤左右,市场价2.3元/斤,每亩毛收入约1.3万元,除去7000元成本,可纯收入6000元。去年贫困户实现户均收入10万元。
自脱贫攻坚以来,榆林各区县立足产业优势,不断增加产业投资力度,大力发展苹果、杂粮、核桃、黑猪、肉羊、光伏、日光温室、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户牢牢镶嵌到产业链条中,确保稳定脱贫。这些产业己覆盖10.4万贫困户、28.32万人。
坚强有力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一一榆林市把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助推器”,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建立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实施“村企共建”,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坚强有力推进扶贫扶志“6+6”工作法
一一在陕西省推行的教育引导、行为规范、村规民约、文明创建、公益救助、司法保障等“扶志六法”基础上,榆林市结合实际全面推广以“贫困户培训全覆盖、树立反面典型、生产奖补、劳务补助、退出奖励、孝老敬老”为特色的扶志“六大举措”,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榆林市在推进陕西省“扶志六法”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推广以“贫困户培训全覆盖、树立反面典型、生产奖补、劳务补助、退出奖励、孝老敬老”为特色的扶志“六大举措”,激励着贫困群众自力谋发展,铺就脱贫“志”富路与“智”富路。
贺汉雄是子洲县驼耳巷乡牛圈湾村的贫困户。2009年起,他的家庭先后遭遇女儿患先天性心脏病、自己从十几米的高处跌下摔伤、自己做心脏病治疗手术等变故。贺汉雄告诉记者“疾病,几十万元外债,还有精神上的折磨,让我几乎崩溃。”
生活即便困顿,还是会有转机。2015年,贺汉雄的帮扶责任人联系到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帮他建起了160平方米的肉兔养殖场,引进120只种兔,还为兔场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式、销售模式出谋划策。从此贺汉雄起早贪黑,背水一战,精心喂养每一只让他改变生活的兔子,转过年,他出售1000多只“兔崽子”收入3.6万元。
2017年,子洲县委宣传部帮扶牛圈湾村,为贺汉雄的经历和不服输的劲头所感动,帮助注资5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并带动村里的50户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牛圈湾村第一书记吴嘎每天都要去跟贺汉雄“拉拉话”,他告诉记者:“贺汉雄现在是村里的红人,兔子不吃料、兔子要生产,随时都有村民来找他。在发展养殖的同时,他还带领大伙积极发展黄芪、黄芩等中药产业及葡萄、核桃等林果业,让大伙一起扩产业、增收入。2018年,贺汉雄已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现在年纯收入有20多万元呢。”
“人生在世无尽难,幸福要靠奋斗换。”贺汉雄感慨。
绥德县石家湾镇沙滩坪村23岁的青年折明明,自从3岁那年因车祸高位截肢,长到18岁就一直躺在床上,没出过家门。2015年,他通过网上学习,尝试编织十字绣、用塑料珠子做抽纸盒,眼前展开了一幅幅新图画。
2017年,驻村第一书记刘新国找到折明明,建议他把自己的手艺变成“小产业”,并幫助一起想点子、从网上采购原材料。当通过微信朋友圈,以30元的价格卖出第一个手工艺品时,折明明收获了今生最大的一份喜悦。现在呢?他的技术日臻成熟,在村子里带起了徒弟,个人年收入上到5位数,还当选“全国残疾人脱贫先进典型”,到各地演讲作报告。
榆林市将竞争机制引入脱贫致富行动中,探索建立了“扶贫扶志励志基金”体系,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新民风建设活动中,激发贫困“后进”户的内生动力。
“6+6”工作法推行以来,榆林市共建立爱心超市1329个,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培训贫困群众18.3万人次;开展道德评议6317场次;发放孝老敬老奖金599.2万元;培树各类模范脱贫户6894户,评选反面典型443人。以诚信、勤劳、实干、友善为内容的乡村风尚迅速形成,带动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心理,积极主动脱贫。
“上郡”之行,记者着实想象不到,黄土高坡与沙漠交融地带所展示出来的一种自然生机,古长城与古黄河交叉地带经济社会盎然跃动的生机,以及焕发在人们心头勃勃向上的生机。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