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社会建设满足人民新期待

2019-04-02牛敏静

活力 2019年4期
关键词:社会建设社会治理

牛敏静

【摘要】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中相辅相成的两部分,关系民生改善的社会事业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治理创新是社会建设的核心机制。

【关键词】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社会建设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不忘初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多年来他反复强调这个道理,要求全党同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保障公共产品的需求。同时政府不能做难以兑现的承诺,要满足人民的期待,多做雪中送炭的重点民生工作,多做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绝不开空头支票。

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原则,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方针,坚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牢记使命,统筹做好各项民生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落实公共普惠政策,回应群众期盼,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需要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让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放到各项民生工作的首位,提出教育要公平、有质量的目标要求,也明确了推动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拓宽居民劳动收入渠道,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政策可以让更多的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全体人民的中国梦。让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其目的就是要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百姓个体的收入水平有机结合起来,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效造福劳动者,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构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保障了民生,更保护了民心。全面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了党中央对百姓的关爱。要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余缺、分散风险。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基金统筹、制度规范、管理健全、技术规范的统一。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是实施追赶超越战略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关键期。精准扶贫脱贫是追赶超越的本质要求,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精准扶贫工作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

三、继续奋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既要加强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又要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把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统筹起来,相互协调之后,社会既有活力又和谐有序,形成上层永不松懈、中层永不满足、底层永不绝望的格局。要实现這个目标,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两者必须良性互动,相互协调。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社会化、法治化是长期以来的一贯要求,与我们在社会治理体制方面所强调的“社会协同”“法治保障”是一致的。社会化是指社会治理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协同、广大群众的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法治化是指坚持依法治理,把法治贯穿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智能化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智能化、专业化是对近年来社会治理新特征、新趋势的准确把握。专业化是指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治理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基层的管理服务也越来越强调标准化、规范化。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仅提升了社会治理预警预测预防能力,还通过对大量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精准研判,为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维护治安,须进一步提升打击和预防犯罪的能力;对于网络治理来说,须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奋斗、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满足人民的新期待。

参考文献:

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社会建设社会治理
网络社会风险规律及其因应策略
网络社会风险规律及其因应策略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实践与发展
杜甫的生态观对现代生态社会建设的启发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