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科类教辅稿件编辑加工时常见问题及分析

2019-04-02刘珊杉

科技传播 2019年5期

刘珊杉

摘 要 理科类教辅稿件的编辑加工,需要根据其科目的特点,关注其相应的学科性问题。文章从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科目,分析总结了编辑加工时需注意的问题,并总按科目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编辑加工方法,以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高质量地完成理科类教辅稿件的编辑工作。

关键词 理科类教辅稿件;数学类教辅;物理类教辅;化学类教辅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0-0196-02

在理科类教辅稿件的编辑加工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其学科性有关的各种问题,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关注。数学类教辅稿件需关注字母的正斜体,标点符号的用法,单位名称的用法以及函数图像、几何图形等。物理类教辅稿件需关注图与文的逻辑关系,字母大小写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易混、易错的物理概念及物理名词等。化学类教辅稿件需关注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离子式及离子方程式的正确表述,易混、易错的化学概念、化学名词及化合物俗称等。下面仅就个人的工作经验,从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科目,分析总结在编辑加工理科类教辅稿件时应该遵循的一般规则。以期在之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完成理科类教辅稿件的编辑工作。

1 数学类教辅稿件编辑加工时常见问题及分析

1)字母的正斜体问题。在数学类教辅稿件中涉及的字母较多,编辑人员需熟练掌握字母正斜体的相关规则。斜体:表示数轴上数的字母为斜体,无论表示点还是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均为斜体;表示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体的字母为斜体;坐标系中的x、y、z轴及坐标原点O均为斜体,用字母表示坐标系中的某一值时也为斜体;表示概率事件的字母用斜体,如一个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向量、方程式中的变量均为斜体;一般函数符号f(x)为斜体。正体:特殊函数符号为正体,如sin、cos、log、ln;微积分符号d、极限符号lim均为正体;有固定值的符号为正体。如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有特定含义的缩写字母为正体,如最大值max、最小值min;用字母表示某特定事物时用正体,如表示某市的三个区A、B、C,表示两名选手A、B;表述直角三角形的符号Rt为正体;全等三角形证明中,SAS、SSS、AAS、ASA均为正体;特殊集合符号: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 Q、实数集R、复数集C均为黑正体;“%”为正体,编排时常错排为斜体;所有计量单位均为正体。另外,下标的正斜体容易出现错排现象,也需特别关注。字母正斜体的一般规律:变的为斜体,不变的为正体。

2)标点符号的用法。数字、字母、数学规律之间的停顿用逗号“,”;陈述句句尾一般用句点“.”;在表示数学规律的省略时用三连点“…”表示;注意比号“︰”不要被冒号“:”冒用。

3)组合单位不可中英文并用。如“m/秒”,应写为“m/s”或“米/秒”。

4)需要注意的几个单位名称。“千米/时”,而不是“千米/小时”;“分”,而不是“分钟”;“米3/秒”,而不是“立方米/秒”。

5)量与单位之间需留空隙。如“5 cm”而不是“5cm”。

6)注意“%”的正确书写。“%”经常被错排成斜体。

7)函数图象是否绘制准确,是否与文字所述一致。

8)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是否绘制准确。图中各顶点是否交于一点;图中各顶点的字母标号是否按顺序依次标注;图中标注的中心点是否居中;习题与对应答案的图形大小是否一致。

9)关于原点用字母“O”还是数字“0”表示的问题。数轴上的原点用数字“0”表示;在二维图中坐标原点表示柱状或折状统计时,用数字“0”表示;其他情况用字母“O”表示。

10)“△”符号和“Δ”符号的误用。前者是三角符号,后者是判别式符号。在编辑加工数学类教辅稿件时,特别关注字母的正斜体,单位名称,图象、图形、函数符号的准确性等問题。充分运用上述规则,控制相关的差错率,从而有效地提高稿件质量。

2 物理类教辅稿件编辑加工时常见问题及分析

1)字母正斜体的问题。除基本遵循上述变的为斜体和不变的为正体外,还有物理学科自有的特点:表示设备、装置、元器件的符号为正体,如灯泡L、开关S、电压表V、电流表A均为正体;电阻R、滑动变阻器R′均为斜体。

2)物理类的稿件除了注意字母的正斜体外,还需关注字母的大小写问题。大写、小写分别表示不同的物理含义,切勿混用。重力用大写英文斜体G,重力加速度用小写英文斜体g;功率用大写英文斜体P,压强用小写英文斜体p;体积用大写英文斜体V,速度用小写英文斜体v;面积用大写英文斜体S,距离或位移用小写英文斜体s;热力学温度用大写英文斜体T,时间用小写英文斜体t。

3)易出差错的文与图。在有关标有刻度的图文描述中,需结合文字内容,检查刻度标志或指针是否漏注、错注。在有关“垂直向下”与“竖直向下”的图文描述中,检查图中所示是否与文中所述一致。在有关凹、凸透镜的图文描述中,检查图中物距、像距、实像、虚像等是否正确并与文中所述是否一致。在有关磁感线的图文描述中,检查磁感线的外部、内部方向是否正确。在有关滑轮组的图文描述中,检查内文描述是否与图片所示内容一致,绳子绕滑轮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有多绳少绳现象。在有关电路图的图文描述中,检查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是否正确:电流表应串联于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于电路中;在实物电路图中,检查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取是否正确,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分别为0~0.6A、0~3A,电压表的两个量程分别为0~3V、0~15V;在实物电路图中,连接滑动变阻器时,确保电线一端连接电阻丝、另一端连接金属杆。

4)易混、易错的物理概念。注意“音调高低”与“响度大小”的误用;注意“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的误用;注意“电动机”与“发电机”的误用;注意“熔化”与“融化”的误用;注意“凝固”与“凝华”的误用;注意“汽化”与“升华”的误用。

5)易混、易错的物理名词。“动摩擦因数”,而不是“动摩擦力因数”;“二极管”,而不是“二级管”。

6)关于用电量的描述,单位名称为“千瓦时”,而不是“度”。

7)知道奥斯特、阿基米德、牛顿、法拉第等科学家的发明及定律、定理,切勿混淆,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在编辑加工物理类教辅稿件时,除需关注字母的正斜体及大小写,图文表述,易混、易错的物理概念及物理名词外,还需注意一些物理名词与生活中常用的不规范名词的区别,能够在稿件中甄别出被误用的物理名词。

3 化学类教辅稿件编辑加工时常见问题及分析

1)化学元素符号均为正体。

2)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离子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特别注意数字的上下角标的书写是否正确。

3)不要遗漏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

4)共价键的表示是否正确。单键用一字线“—”表示;双键用特殊符号“=”,而不是等号“=”。

5)pH后不写“值”字。

6)化学器皿绘制是否准确,是否与文字描述一致,是否符合实验用具要求。

7)易混、易错的化学概念。注意区分“原子”“分子”“混合物”的概念,“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概念,切勿混淆、误用,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

8)易混、易错的化学名词。“化学键”,而不是“化学健”;“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原子量”;“相对分子质量”,而不是“分子量”;“金刚石”,而不是“金钢石”。

9)易混、易错的化合物俗称。纯碱:Na2CO3与烧碱:NaOH;生石灰:CaO与熟石灰:Ca(OH)2;石灰石:CaCO3与石灰水:Ca(OH)2的水溶液。

10)易混、易错的两种指示剂。酚酞为白色粉末,在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中为无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紫红色;石蕊呈紫色,遇碱变蓝,遇酸变红。

11)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注意氧气和氢气的误标。与正极相连的一端收集到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一端收集到的是氢气,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12)在有关天平调零的图文描述中,注意文字表述是否正确(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旋转;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旋转),图与文的表述是否一致。在编辑加工化学类教辅稿件时,需特别关注易混、易错的化学概念、化学名词、化合物俗称、指示剂等,熟悉各化学实验的实验现象,避免出現科学性错误。

4 结论

理科类教辅稿件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其涉及的知识点有着明显的学科性,并且比较琐碎,需要处理的问题也比较繁杂,在编辑加工时容易出现漏批或错批的现象。针对理科类教辅稿件,编辑需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每个细节,当遇到容易出错的地方,需要驻足多留意,尽可能地减少差错,进而不断地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黎洪波.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