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 现场体会转瞬即逝的艺术
2019-04-02林紫鸣
林紫鸣
行为艺术,一种长期给人怪诞、难以理解的艺术形式,甚至从其诞生起,就一直备受大众的质疑:一个瞬间即逝的动作何以能称之为艺术?当然,正如那句老话一样: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艺术家。行为艺术亦如此,不管你承认与否,如今行为艺术已经进入博物馆、拍卖行的视野,认识、理解行为艺术,不妨为自己的收藏视野打开一块新天地。
拍卖现场首现行为艺术
2018年末最为轰动的艺术事件莫过于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ksy) 2006年的作品《带气球的女孩》(Cilwith a Bllon)在伦敦市中心的苏富比拍卖行进行公开拍卖时,就在落槌成交的几秒钟内——此时它的成交价格为140万美元,《带气球的女孩》的画芯突然向下滑落,通过隐藏在画框里的自毁式碎纸机,伴随着摄像机拍摄键的声音和拍卖行内人群的惊讶声,《带气球的女孩》画作的下半部分被切割成工整的碎纸条。
随后,苏富比官方声明在拍卖会上现场创作的班克斯最新作品《爱在垃圾桶里》(Latest BanksyArtwork Love is in the Bin' Created Live at Auction),在画作粉碎后,与买方协商确认销售,并同意将以原始价格进行销售。而《带气球的女孩》也被重新命名为《爱在垃圾桶里》(Love isinthe Bin)。买方评论道:“当上周落槌时画作被切碎时,我起初感到很震惊,但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我最终将拥有自己的艺术史。”在声明中,苏富比欧洲当代艺术主管亚历克斯·布兰奇兹克(AlexBranczik)表示,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拍卖会上现场创作的艺术品”。
班克斯的《爱在垃圾桶里》引起很多争议,这些争议不仅来源于拍卖行、艺术家、艺术作品三方的角力场,也来源于班克斯的行为本身一他进行这一行为是为了批判其中的资本关系还是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富有表演性从而获得更高的价格?但是毫无疑问,事件的关键是班克斯的行为。
行为艺术简史
如果我们给“行为艺术”(Performance Art)赋予一个独特的定义特征,那么行为艺术是必须集中在艺术家所执行或策划的动作上,这是一个基于现场而非永久性艺术的事实。尽管行为中的文档一照片、文献甚至是完整的视频文档可以永远存在,但是行为本身是短暂的。如果你足够幸运能够成为观众,那么你所目睹的是真正的“行为艺术”,我们其余的人只是看到了余烬,尽管它们可能是标志性的。
从马塞尔·杜尚把小便池带入展览开始,就意味着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不断模糊。这种思潮渗透到美国、欧洲等地,一部分艺术家尝试用艺术实践来加快艺术与生活相互融合的进程。行为艺术延伸到架上艺术不能延伸到的部分,挑战正统的艺术形式和文化规范。因此,在某些场合上,行为艺术也被误读成一些吸引眼球、过激、不能被理解的行为,正如观众在面对不能立刻被理解的行为时会发出这样一句疑问:“这是行为艺术吗?”从另一面来看,“这是行为艺术吗?”事实上也涵盖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所有行为都能被看作是行为艺术吗?”
行为艺术在美国自20世纪60代末起成为了专门的艺术门类。艺术评论家哈罗德·罗森伯格(HaroldRosenberg)认为,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行动主义绘画(Action Painting)赋予如杰克逊:波洛克(lacksonPollock)、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自由表演的启示,画布成为了艺术家“行动的舞台”。
伊夫·克莱因(YvesKlein)是行为艺术的先驱,其中包括1959年至1962年的“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系列,以及“蒙太奇幻想片”(跳跃到虚空中)的行为艺术摄影作品。前者源于克莱因的“生活画笔”(Life Brush)的概念,他以人体作为画笔,在画布上作画;后者是以模拟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而闻名。克莱因用这张照片作为他进行单独月球旅行的能力的证据。事实上,这是一张蒙太奇照片,其中有一个支撑克莱因飞跃动作的大型帐篷最终从图像中删除,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只有克莱因飞跃的照片。
在20世纪70年代初,作为艺术新表达的行为艺术已逐渐变得成熟,开始以更严谨的形式呈现行为艺术。到了20世纪70年代,约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1921—1986)一举成为此中的佼佼者,他是战后德国最受瞩目的艺术家之一。
1963年7月19日,博伊斯第一次在他的行为艺术中使用油脂。除了油脂以外,毛毡、动物(如兔子、黄蜂)也是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物象。1965年11月26日,博伊斯在杜塞尔多夫施梅拉(Schmela)画廊举办首个个展的开幕式上表演了他标志性的行为艺术《如何向一只兔子解释画作》(How to Explain PicturestoaDeadHare)。在演出开始时,博伊斯从内部锁定了画廊门,将画廊的观众留在了外面。他们只能通过窗户观察现场。他的头完全涂上了蜂蜜和金箔,他开始向一只野兔解释照片。偶尔他会停下来回到画廊的中心。三小时后,公众被允许进入房间。博伊斯坐在入口处的一个凳子上,手臂上有野兔,背对着旁观者。
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出现,始于如今仍然备受关注和研究的“85新潮”美术运动。在此期间,出现了如山西艺术家宋永平、宋永红兄弟《一个场景的体验》、上海艺术家丁乙、张国梁、秦一峰的《街头步雕》、广州王度等人的《南方艺术家沙龙第一回实验展》等,以行为艺术的形式进行实验。
现场,是行为艺术的魅力
在2018年12月中旬结束的品牌CUCCI联手Maurizio Cattelan主办的展览《艺术家此在》(Artistis Present)与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Abramovi)2010年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所表演的行为艺术名字一致。
2010年3月14日至5月31日,现代艺术博物馆对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进行了重要的回顾和表演,这同时是现代艺术博物馆历史,上最大的表演艺术展览,由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策划。在展览期间,阿布拉莫维奇演出了《艺术家此在》,一部736小时30分钟的静态静音片,她在博物馆的中庭坐着尽量不动,同时邀请观众轮流坐在她对面。
阿布拉莫维奇独自一人坐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二楼中庭的长椅上,排队等候的访客被邀请独自坐在艺术家对面,同时与他们保持目光接触。阿布拉莫维奇每天在画廊的椅子,上坐八个小时,并邀请陌生人坐在她对面,看着她的眼睛。当她的前爱人乌雷(Uwe Laysiepen,即Ulay)意外地坐下来时,她开始哭泣,伸手抓住他的手;他们在展览上相遇的视频已经在YouTube上观看数以百万计。
展览开幕后的几天内,观众就开始挤满了中庭,他们有的好奇阿布拉莫维奇会遇到怎样的观众,有的纯粹想和阿布拉莫维奇度过每天的时光……在最后表演结束时,阿布拉莫维奇得到了观众的大力欢呼。
现场(Persent)是讨论行为艺术的一个关键点,也是行为艺术的魅力所在。在对行为艺术并不陌生的今天,年轻一辈的艺术家或许更加倾向于使用照片、录像和文献来记录一个行为,用漂亮的包装纸包装着永久性的艺术,他们似乎更喜欢为作品贴上可被复制的标签——一个行为艺术的录像在不同的展馆中持续播放要比一个艺术家在美术馆中持续进行行为艺术表演要简单得多。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仍在探索“在场”的可能性,但从广义上来讲,这一代艺术家的工作对人体的关注度显然对比之前要弱得多。
同样地,他们通过收集或重新复制行为艺术,试图在某种意义上使其短暂的不朽和永恒,事實上已经违背了它的初衷,根据定义,行为艺术应该是瞬间即逝的,一旦行为表演结束,一件作品是否可能被艺术家以外的任何人“拥有”?
艺术家继续以他们对待剩下的东西的方式发挥创造力。他们将相同程度的创造力放在行为结束后的文档中,成为他们创作过程的另一个步骤。观众能从这些永恒性的艺术呈现中重新构建一个不在场的“现场”。因此,就行为本身而言,行为不太具有转售的价值,除非是对它的概念沉迷或已经看过现场的观众,而行为艺术的魅力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