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2019-04-02谌金姑

人人健康 2019年3期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焦虑情绪

谌金姑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心脏介入手术;焦虑情绪

前言:近年来,由于受到人口老龄化、生活压力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各类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发生显著升高[1]。介人手术是临床治疗心脏疾病的常用方法。但由于患者多不了解心脏介入手术,或受担忧术后复发等因素影响,可产生焦虑情绪。为了分析全程護理干预的价值,本研究将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2例心脑介入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 53.2±2.5)岁。观察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 53.1±2.6)岁。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接受全程护理干预:针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需求及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制定全程护理干预方案。(1)术前干预。心脏疾病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病情、介入治疗方案实施护理干预。心脏介入治疗知识宣教:通过积极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信任后,采取适宜方法向患者介绍心脏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如患者基本掌握心脏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可将强调围手术期注意事项作为宣教要点。心理干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多因担忧手术创伤、术后康复耗时过长等因素出现焦虑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可实施榜样法,为术前患者与介入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提供沟通机会,利用榜样的力量强化患者对心脏介入治疗的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等特征的认知。(2)术中干预。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多因体位不适、担忧术中发生意外等而产生焦虑。对此,护理人员需陪同患者共同进入介入室。根据心脏介入治疗要求摆放患者体位,耐心询问患者是否适应该体位。(3)术后干预。术后心理干预:术后频繁与患者沟通,如发现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引导其主诉情绪不佳的原因,根据患者主诉采用音乐疗法、兴趣培养法等进行干预。康复锻炼指导: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指导患者通过适宜的活动,减少局部血肿或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软件统计。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焦虑情绪变化、护理满意度见表1。

3 讨论

心脏疾病具有典型的易复发、治疗难度高等特征。因此,如何纠正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所在。

全程护理干预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法可改善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原因为:全程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3方面,分析引发患者焦虑的原因,并根据原因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本研究结果证实: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减轻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可于心脑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推行全程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赵欣欣,李青峰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1):121-122

[2]杨漫红,彭辉.全程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1):21-23.

猜你喜欢

全程护理干预焦虑情绪
全程护理干预在ERCP+EST术中的作用研究
全程护理干预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ABC情绪理论下一例高三女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
试析全程护理干预在患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
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高中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
围术期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性功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