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必又气又恼

2019-04-02马志国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9年3期
关键词:阿诺德有误晨练

马志国

去年冬天,一个早已河水冰封的日子,我照常晨练,走在公路旁的人行道上。雾气朦胧中,我远远地看到前面拐过弯去的一段公路两旁,有人影晃动,还有树影晃动。是谁在植树吗?我信步走了过去,果真是在植树。

早就听说,有些地方为了美化,不顾客观情况盲目植树。没想到,这样的事就发生在眼前。看到有人在这冻天冻地的日子植树,我着实有些气恼。为什么春天不植树,偏要等到这冻天冻地的日子植树,这不是胡闹吗?心绪至此,虽然我早已不再“愤青”的年龄了,心里却很难平静,脚步也没有了原来的平稳。

为了眼不见心不烦,我加快脚步急匆匆走过。此后,为了避免不良情绪再次发生,我晨练时再也没有从那段路上走过,再也没有去看那些树。

转眼,冬去春来,草木萌发,大地上又有了朦胧的绿。有一天,我晨练走在路上,忽然又想到那些树。一念至此,我的脚步又走向了拐过弯的那段路上。刚走几步,我又迟疑了一下:还是别去看了,如果真看到树冻死了,岂不,我心里添堵?可当时心里明明是怕失望,我到底还是没有止住脚步。

走到近前,我傻眼了——去年冬天栽的那些樹,竟然都萌出了新芽。只见那些树上满身鲜嫩的绿叶已经随风轻摇了,好像在悄悄告诉我:“你看,我们真的活了。你千万不要轻易地又气又恼了。”

难怪有个说法叫“有情众生”。对人,对事,对物,我们真的很难无动于衷,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且消极的居多。我们很容易对身边的人、事物感到又气又恨。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这就是“知情关系说”,情感过程依赖于认识过程。具体来说,还有个“阿诺德情绪学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认为,一个人的情绪,与所处的情境,与对事物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就是说,你对一个事物是怎样的情绪,就看你对这个事物有怎样的认识。

她举例说,人们在树林里遇到一只熊,就会害怕,而在动物园里见到关在铁笼里的熊,就不会害怕。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对事物有了不同的认识与评估。一句话,是我们的认识支配了我们的情绪。

很多时候,明明是我们的认识有限,却常常认为自己什么都懂;明明是自己不懂,却常常把自己有限的认识当成无限真理。还有很多时候,明明是我们的认识有误,却常常认为自己什么都对;明明是自己不对,却常常把自己错误的认识当成绝对真理。于是,就容易觉得身边的人、事、物,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还一不留神就来了又气又恼的情绪。

然而,事实一再警示我们,我们的认识都是有局限性的,不仅有限,还会有误。何必动辄那么多又气又恼?

猜你喜欢

阿诺德有误晨练
《和天鹅一块晨练》(摄影)
为什么在雾天不适宜进行晨练
剪纸作品欣赏:晨练
晨练
理解有误
更正
猜年龄
更 正
华盛顿身边的“无间道”
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