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服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2019-04-02侯俊
侯俊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腹腔镜;胆囊护理
长久以来,临床上对胆囊疾病的治疗方式一般都是将胆囊切除,这种方式也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随着近年来内窥镜技术和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这种技术有着痛苦较小,安全性较高,术后恢复较快的特点。本文接下来将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之间外一科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568名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旨在探究人性化服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护理中发挥的重要应用。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一月之间外一科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568名患者的病历信息,其中女性患者有256例,男性患者312例,他们的年龄均在28~80岁,平均年龄62岁。在568名患者中,有152名患有膽囊息肉,剩下的患者分别是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将568名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每组284名患者,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所有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人性化服务,而对照组的患者不进行人性化服务。
2 手术方法利用腹腔镜技术切除胆囊。
3 人性化服务方法
(1)加强患者的心理服务: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耐心讲解,向患者展示这种新技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同时可以提到一些已经成功的案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手术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实验组的患者能够有效的完成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其中有4名患者从有顾虑转变成有轻度顾虑。
(2)细化服务工作流程,减少护患矛盾: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服务时,应该做到尊重患者,在称呼患者时,要用礼貌用语;进入病房应该敲门,做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离开病房之后也要轻轻的关门;患者出院之后,要表示亲切的再见问候;在给患者做检查之前,应该及时的和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理解到检查内容、目的,从而放松心情。再者,护士应该和患者的家属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帮助缓解他们的焦虑心理,护士争取和患者之间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实验组中的所有患者和护士均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3)强化手术后服务工作:首先,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受到麻醉剂的影响,可能没有及时的苏醒,这时,护士应该将患者的头部进行偏侧,保证患者能够保持正常的呼吸,及时的将患者的分泌物进行处理。等到患者清醒之后,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是否正常。由于利用腹腔镜切除手术伤口较小,手术结束后一般采用创可贴黏贴,如果没有出现渗血等问题,不需要对伤口做特殊的处理,等到伤口愈合后,再揭掉创可贴。在手术后,连续2天进行静脉注射抗生素,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伤口感染问题。其次,由于腹腔镜使用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伤痛较小,手术后不需要给患者使用镇痛剂,但是需要注意是否有腹腔出血的问题。再者,在手术当天,患者苏醒之后,给予一些基础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手术第一天患者排气后可以进行一些流食,第二天可以逐渐的增加饮食,护士可以帮助患者下床进行轻微的活动。
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处理,计量标准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利用t检验对同期组间进行比较,当P<0.05时,结果有意义。
二、结果
研究发现,在实验组中,显效的患者有236例,占据比例约83.33%,有效的患者45例,占据16.03%,其中无效的有1例,占据0.64%,据统计,总的效率高达99.36%,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可见人性化服务在腹腔镜胆囊护理中有着较好的应用。
三、讨论
1 利用腹腔镜切除胆囊的优势首先,腹腔镜切除胆囊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较短,大约是60-90分钟左右;其次,利用该种方式,患者所要承受的疼痛较少,伤口也较小,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伤口恢复的较快,没有特殊情况问题的发生,患者一般在手术后6小时就可以在床上进行活动,24小时即可下地活动,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一周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再者,和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比发现,患者手术后没有较为明显的伤疤,不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美观;最后,虽然腹腔切除手术是近年来新兴手术,因为缩短了住院天数,手术的费用并没有的明显的提高,很多情况下,手术费用略微降低。
2 人性化服务带来的优势在胆囊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服务,虽然采用的措施都比较简单,但是带来的结果却是意想不到的。患者旨在住院期间看到护士亲切的笑容,听到他们贴心的话语,使得医护人员在患者中的形象大幅度改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这种人性化的服务在医院中得到了患者的充分认可,因此各个部门都在积极的采用。
[参考文献]
[1]范玉娟.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7):1-73
[2]徐碧文.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14):84-85.
[3]张以秀.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5):213 -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