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地区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9-04-02路雁东

山西水利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大同市山洪洪灾

路雁东

(大同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4)

洪涝灾害是因降雨、融雪、冰凌、溃坝(堤)、风暴潮、热带气旋等造成的江河洪水、渍涝、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以及由其引发的次生灾害,按成因可分为:河道洪灾、山洪灾害、城市洪灾、水库洪灾。我国是洪涝频发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06 年至1949 年间,全国发生有据可查的水灾共计1 092 次。

大同地区近20 年(1999—2018 年)共发生洪涝灾害107 次,造成227 个乡镇,69.674 8 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 822 间,死亡人口22 人,转移人口2 387 人,直接经济损失6.66 亿元。其中,山洪灾害85 次,占灾害发生率的79.4%。由此可见,大同市属山洪灾害频发地区。

1 山洪灾害的特点

1.1 复杂的地形地域

大同市地貌是在古老的中朝陆台上演变而成的,稳定的中朝陆台在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发生了褶皱,并伴有大量的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形成了一系列“东北—西南”的山脉及广灵、灵丘地区的侏罗系火山岩和左云的白恶系砾红色泥岩。第三世纪中期的喜玛拉雅运动两次波及本区升降运动促进大规模的断裂变动,沿燕山褶皱原始构造形成了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大断层,产生了近年来形成的地垒和地堑,地垒成为地形上的褶皱断块山如恒山、六棱山、采凉山等,地堑则成为地形山的陷落盆地,如大同盆地、天阳盆地。之后,地壳相对稳定,气候温暖多雨,山区受到较长时间的强烈侵蚀,大同盆地成为湖泊,堆积了巨厚的湖泊沉积物,沉积厚度达到700 余m,同期火山活动和岩浆喷发也很强烈,形成著名的大同火山群和左云一带的溶岩台地。第四世纪以来,气候逐渐由湿润向干旱转变,受气候不断变干和玄武岩流溢出的影响,湖泊干涸消失,桑干河水系伴随出现。在现代地形营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貌,以堆积作用为主的盆地地貌和以及剥蚀作用为主的山形地貌。由于整个自然条件相当复杂,加上较为典型的地域特征,发生暴雨的概率事件较大,山洪灾害情况的出现概率高于其他地区。

1.2 独特的气象水文条件

一般来说,发生在山区的暴雨比较大,且持续时间比较短,覆盖面积不大,这种暴雨形成的洪水一般有超过60%的是超产渗流,具有较为典型的半干旱的地区产流特点。根据大同所在的区域位置来看,隶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基本上超过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半干旱型。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全市平均气温仅为6.5℃,其他不同县域平均气温处于5.1~7.1℃。全市降雨分布特点为:从东南地区开始逐步朝着西北地区偏移,依次出现递减的情况。全市当中山地面积要大于平原面积,其中迎风坡多于背水坡,降雨等值线与山脉走向相吻合。灵丘南山区,东北和西北部山丘区降水量在440 mm~600 mm,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380 mm。全市多年来的平均降雨量达到了400 mm,其中土壤所能承受的渗透强度弱于降雨强度,因此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陡长陡落的雨水分布走向,其中峰高且雨量比较小,所以会出现持续时间较短的山洪灾害。

1.3 发生时间的特异性

一是山洪灾害出现的概率并不稳定。基于宏观层面来看,出现的暴雨天气或者是山洪天气是一种较为偶然的事件,这样相关研究人员不能真实有效地预料发生灾害的时间。二是山洪灾害出现的频率遵循一定的周期性。不管是暴雨还是山洪出现的频次是有一定周期性的。处于年际期间,在太阳活动周期增强或者是在太阳活动周期减弱的情况之下,便会出现丰水期或者枯水期的情况。根据大同地区发生山洪的期间基本处于6~9 月份,其中出现山洪阶段天数达到50 d 的在7 月的上旬和8 月份。如2003 年,大同市共发生12 次洪涝灾害,其中7 月23 日—7 月27 日之间共发生9 起灾情,占到灾情总数的75%。

1.4 全局性洪灾少,局部性洪灾多

因全境性的灾害暴雨不多,故全局性的洪灾较少,山洪灾害一般发生在山地地形。

2 山洪灾害的成因分析

在山洪灾害的形成过程中,涉及到局部突发性中雨或者暴雨引发的可归结为一种随机无序列的偶发性事件。对于这类情况虽然每年都会出现,但是引发局部山洪灾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每一次出现的因素并不完全一致。大同市出现洪涝灾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具体所在区域的雨量与临界值标准相比,是否达到该标准;二是其地区是否有形成洪水的地形地貌;三是具体出现洪涝灾害的下游是否存在人员等。

2.1 气象水文因素

大同市境内主要河流以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为主。桑干河是永定河的一级支流也是流经本市最大的河流。 大同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400 mm,降水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6~9 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70%—80%,特别是7—8 月降雨量达到年降雨量的50%以上。

2.2 下垫面因素

要正确看待地形与之对应的降雨云系,一是决定了该地区出现降雨的主要因素;二是成为该地区降雨降水减少的主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当某山区与某降水系统靠近时,如云团与山体坡面走向正交,便会出现云团坡面被抬升的情况,这样没有形成致面的云团会朝着致雨的方向转化,同时迎风坡会出现雨水增强或是持续暴雨的天气,大同地区灵丘、天镇、左云、广灵一带基本都是此类地形情况。

2.3 人类因素

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社会财富增加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也会出现大量的灾难。一是由于土地面积有限,无法满足不断暴增的人口数量,就需要将原来的河道进行填埋满足人口居住的要求,填埋以后的河道就已经出现了防汛隐患。二是一些城镇地区盲目扩建,不能做到科学规划,河道行洪能力大大降低。大同市河流全年进行清淤整治,御河城市段完成了河道堤坝工程。三是病险水库增加隐患。全市共有56 座小型水库,6 座大中型水库,其中大多数不同程度存在隐患,老化失修现象普遍存在。

3 防洪减灾对策

3.1 工程措施

要做好中小河道、峪口河道治理规划前期工作,规划要注重实际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加大对河道治理的投入。中小河道治理目前主要由地方负责,由于中小河道治理面广量大,大同市地处中西部地区,贫困县较多,地方财力有限,造成中小河道治理历史欠帐太多,需要国家给于大力支持。

3.2 非工程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山洪灾害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加强专业机动抢险队的建设。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资,以应急需。二是修订完善山区防御山洪灾害预案。三是加强山洪灾害自救知识宣传和防洪应急演练,增强全民预防山洪灾害的自我保护意识。四是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山洪灾害通信专网、健全水文、气象、山洪灾害测报站网,确保雨情、水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五是逐步实现防洪指挥系统的现代化,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山洪灾害预警平台。

4 结语

山洪灾害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要基于大同市的实际地质情况,统筹全局规划,完善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大同市山洪洪灾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How to survive a flood 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大同市小地老虎发生趋势预报
How to survive a flood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大同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首季“开门红”
优雅地表达
大同市新荣区:掀起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大同市云州区峰峪湿地菊花节开幕
醒醒吧,人类!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山洪灾害调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