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益气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观察
2019-04-02徐立彦
徐立彦
102400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肺病科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或痉挛,心肌发生短暂而急剧的缺氧、缺血而导致的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中医药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次研究将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中医药益气化痰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以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1~83岁,平均(62.4±0.7)岁;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糖尿病17例,合并高脂血症13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3~86岁,平均(61.8±0.6)岁;合并高血压16例,合并糖尿病14例,合并高脂血症15例。两组患者常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西医基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案参照《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指南》《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选择[2],针对合并糖尿病与高血压等患者应用加用降糖与降压药物治疗,治疗期间需控制饮食,避免食用高脂饮食,保持情绪平和。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及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等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该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化痰汤治疗,方剂组成:黄芪、党参30 g,陈皮、半夏、桂枝10 g,薤白15 g,丹参20 g,枳壳9 g,炙甘草6 g,郁金12 g。以水煎至200 mL,1剂/d,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以15 d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评估参照《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估标准》。①显效:患者的心绞痛等症状和体征均显著改善,且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②有效:患者的心绞痛等症状和体征均有所好转,且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70%;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未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SPSS 17.0处理,计量资料以()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临床中的多发病、常见病,由于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性改变,导致体质下降,近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群越来年轻化。中医学将冠心病心绞痛纳入到“胸痹心痛”范畴,并且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机制在于上焦阳虚和下焦阴盛,患者上焦阳虚则胸阳不振,而下焦阴盛则痰浊水饮,阴邪之气乘虚侵入胸阳之位,导致患者痰浊壅塞及胸阳不通,而发胸痹心痛[3]。古代中医学认为,“肥人多痰,此乃气虚也,虚则生痰。”痰湿的形成虽与肺、脾、肾、肝及三焦有关,然关键在脾。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位居中州,主运化水液;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此可见患者痰湿的生成与肺、脾、肾及心脉气血失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本虚而标实之证,其中本虚表现为心气不足且心阳虚损,而标实则表现为气滞血瘀和痰浊阻滞。因而,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应该做到标本兼顾和虚实同治,紧紧围绕气虚与痰浊进行益气化痰与疏通脉道的治疗,因此采取益气化痰疗法。本次研究中应用的益气化痰汤方剂当中的党参和黄芪均属于君药,具有补益心气之功效,可振奋心阳,助气血生化之源,气行则血行,推动周身气血运行,半夏和陈皮能够达到燥湿化痰的作用,而薤白具有通阳散结之功效,加桂枝辛可通行,温阳化气通脉,加用枳壳、丹参和郁金可发挥行气、活血、祛瘀之功效,诸方合用,共奏扶正祛邪与益气化痰之效[4,5]。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并且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疗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加用中医益气化痰汤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等不良症状,中医益气化痰疗法适合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发作次数(次/周) 持续时间(min/次)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7.62±1.35 0.51±0.24⋆# 10.54±3.34 0.89±0.57⋆#对照组 45 7.58±1.44 1.39±1.06 9.97±3.46 1.74±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