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分析
2019-04-02刘凡聪
刘凡聪
657702绥江县会仪中心卫生院,云南昭通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临床将周围性面瘫又称之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引发因素与中毒、外伤和肿瘤存在相关性,同时与耳源性疾病、病毒感染有着直接关系,其不仅会致使面部神经血管发生痉挛,同时会压迫面部神经。加之神经营养缺乏会导致神经发生变性[1],从而引发此病。有关资料表明,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针灸、穴位治疗可将后遗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为此,本院对周围性面瘫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66例,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分为两组各33例。研究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18~75岁,平均(47.17±3.49)岁;病程1~8 d。参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19~73岁,平均(47.93±3.60)岁;病程1~9 d。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和剔除依据:①入选标准:患者的疾病与《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相符;病程<1周;发病之前伴有受累或受凉,且部分患者伴有耳部疼痛;发病较急,临床特征以眼裂增大、患侧面肌运动功能异常和眼轮匝肌反射能力降低为主;部分患者伴有听觉过敏和耳鸣。②剔除标准:面瘫后遗症;中枢性面瘫;由于诸多因素(糖尿病)引发的面神经瘫痪;患者意识障碍和伴有精神疾病;伴有器质性病变。
方法:①参照组:实施针灸治疗,选取患者以下穴位,如健侧合谷、双侧昆仑、风池和翳风;患侧穴位包括牵正、水沟、地仓和四白,同时还包括颊车、迎香、颧髎和阳白。选取0.35 mm×40 mm的毫针,遵循“浅纳疾出”和“宜浅宜轻”的原则。其中循经远端穴位以昆仑和合谷为主,利用巨刺法进行针刺。若患者为急性期,则选取阳明经穴和太阳穴,可起到祛除邪气和祛风通络的效果,治疗10 d为1个疗程。②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利用毫针进行针刺,留针时间30 min,1次/d。在针刺首日开展此方法,隔日再次实施穴位注射。注射药物选取甲钴胺、地塞米松,使用剂量分别为500 μg、2 mg,之后选取患者翳风、颊车和牵正穴位。治疗期间需选取2个穴位进行交替注射治疗,治疗10 d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临床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①显效:患者的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性较好,鼓腮未发生口角漏气,闭眼和说话正常,进食期间未发生口角滞留食物残渣;②有效:患者的鼻唇沟、双侧额皱纹对称性较好,鼓腮口角未发生漏气,闭眼效果欠佳;③无效:患者的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性较差、鼓腮时发生口角漏气,闭眼和说话均异常。
观察指标:对比且分析两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后遗症发生率,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χ2检验,选择SPSS 2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97.0%显著高于参照组78.8%,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发生后遗症1例(3.0%),参照组发生后遗症8例(24.2%),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4 1,P<0.05)。
讨 论
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特征以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佳为主。从中医角度来看,面瘫的发生与人体正气缺乏和风寒邪毒侵袭存在相关性,同时与脉络空虚和经络失血有着直接关系[2]。曾有专家指出,急性期面瘫患者的治疗,可有效针刺患侧面部,治疗时间越早恢复速度越快。也有专家表示,对面瘫患者实施针刺治疗,可提升治愈率。若患者为恢复期,实施针刺治疗会致使分支神经缺氧和缺血坏死,因此需将神经干的水肿消除[3]。但是由于分支神经发生坏死,面部神经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由此可见,尽早对患者实施治疗可对其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环,面部神经缺氧症状也可有效改善,提升面部神经兴奋性的同时对面部状态的改善进行抑制,使病损的神经得到修复。穴位注射可直接作用在病灶上,具有较快的起效速度,其不仅可将水肿有效清除,同时可增强局部微循环及能量的流通,从而对面部神经恢复起到促进作用[4]。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应用针灸单独治疗的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后遗症发生率来看,应用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的研究组低于应用针灸单独治疗的参照组,说明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较针灸单独治疗更具有针对性。
总之,周围性面瘫应用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可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值得研究。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