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故知新 不断前行
——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建院40周年简述

2019-04-02邵连

国画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书画院画院南通

邵连

南通,居处长江之尾、黄海之端,因其滨江临海,风物秀美之外,自古便是东南文化的繁盛地。从现有的历史遗存来看,南通先民至少在五代十国时期就有了书法艺术作品。自宋以来,留下墨迹和文字记载的地方画家不下五百人,有明嘉靖进士顾养谦,有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有被誉为“江北名士”的丁有煜,有“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有影响深远的“东皋印派”,更有开近代风气之先的张謇等,他们犹如群星璀璨,映照古今。

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坐落在濠河东南隅的文峰苑内,古典园林式建筑使这里环境幽静,古朴典雅,高高矗立的文峰塔标志着南通自古文风之昌盛。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是沐浴着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全国较早创建的地市级画院,也是全省颇具影响和实力的地方书画院之一。画院设有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理论四个创作研究室,具有创作、陈列、收藏、研究等多种职能。今年是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建院40周年,因此,回顾40年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的前景具有特别的意义。

历史地看,画院的设立是中国文化的特殊现象,它反映出封建统治者对艺术的高度重视。这种以“官方”形式所建立的艺术机构,集中了当时一大批的画坛精英,他们对中国画创作水平的提高、发展、传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我们传统艺术忠实的守护人和传播者。中国画能够传承至今且经久不衰,画院的设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第一个国家级画院——北京画院。在当时国家经济特别困难、工作千头万绪、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仍由政府出资办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国画事业的重视和关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画院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艺术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提高中国书画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成立初期,在首任院长吴沐初先生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为书画院的组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做出了重大贡献。随后的历任院长康平、沈启鹏、侯德剑、康荣等都为画院的发展呕心沥血,努力工作。文化局(文广新局)党组先后委派姚恭祥、黄义、张淮、董成伟、钱红等为党组织书记,配合院长工作,为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0年来,南通书画院培养了大量的专业艺术人才:吴永康、朱淦、罗祺、林白、王镜蓉,赵建明、邱丰、余曾善、张淮、张晏、康戎、朱建忠、董成伟、邵连、魏武、王汇涛、张卫、张建斌、杨宇、袁艳、朱剑、施娟、魏晋等,他们从事书画创作与研究,为繁荣和发展南通文化艺术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同时书画院还与社会相结合,从社会中特聘了一批优秀艺术人才作为书画院的特聘画家或兼职画师,其中特聘画家就有尤无曲、刘子美、刘嵩樵、顾云四位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老前辈,他们与书画院专业人员一起办展览、做研究、探讨书画艺术等。40年来,书画院形成了一支各有专长、结构合理、品学兼优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创作队伍。他们之中有全国人大代表,省美协理事,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协常委,市民主党派正、副主委,市美协、书协主要负责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省“333高层次人才”、省优秀青年国画家、市优秀知识分子、市拔尖人才等。

南通书画院建院40年来,遵循着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认真执行“创作、研究、交流、培养、服务”的办院宗旨,坚持精学传统,勤下生活。渔村海港、边陲哨卡、三峡工地、青藏高原、新疆、太行山、云贵高原、沪通大桥都留有书画家们采风的足迹,创作的精品画作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福州美术馆、洛阳美术馆、南昌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金陵美术馆、上海龙现代艺术中心等举办院展,同时还走出国门,在日本、新加坡、美国、俄罗斯等国举办展览。40年来,南通书画院为“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创作

早在1964年,罗祺的作品《红霞》就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美术作品展,获国家最高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6年,在康平院长的率领下,“南通书画院作品展”展出于中国美术馆,领地市级画院首都办展之先。历年来,在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权威单位主办的全国性大展中都有作品入选、获奖。1980年,沈启鹏的《微山湖之光》、余曾善的《秋菊傲霜》入选“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沈启鹏的《大汛》《诚》《路》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张淮的《邂逅》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侯德剑的《凡人与轿车》《刘少奇督办“牛案“》分别入选第七届和第九届全国美展,朱建忠的《世纪森林之春》《母亲河——长江》《路》入选第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邵连的《诗意中国组画》(5幅)和张卫的《暖风·家园》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等。张晏作品《李白诗》入选“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多种专题展、年度展中,书画院的画家也多有作品入选、获奖。特别是在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美术创新工程“七彩世纪”“现代·都市水墨”等画展以及“江苏省美术节”“金陵百家”“省美术奖、文华奖”等大展中,我院画家的作品分别获得过金、银、铜、优秀奖和最佳组织奖,体现了画院的整体水平和创作实力,受到了省文化厅的表彰。书画家们还分别在北京、南京、广东、南通等地多次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并有多名画家赴德国、斯洛文尼亚、乌克兰等国举办展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研究

在创作的同时,书画家们还进行书画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有关论文分别在《美术》《江苏画刊》《东南文化》《艺术界》《中华文化》《中国文艺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博物苑》《艺术百家》等专业报刊上发表。大部分书画家出版有个人作品集。另有《南通美术研究》《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作品集》等专著出版发行。

刘子美 林溪精舍 106cm×69cm

刘嵩樵 平沙落雁 127cm×51cm

三、交流

对外交流是书画院一项重要的业务活动,书画院曾先后与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内蒙古、天津、宁夏、徐州、扬州、河南、江西、合肥、新疆、吉林等地的画院或文化机构举办交流展;并走出国门,赴日本、新加坡、德国、美国、俄罗斯等诸多国家举办画展;先后接待过张仃、唐云、程十发、方增先、欧阳中石、范曾、袁运甫、袁运生、王西京、沈行工、陈守义、杨晓阳、范扬、周京新等一批知名画家。多次接待过日本友好城市市长和书画代表团,旅美旅加艺术家及斯洛文尼亚现代艺术家代表团。2003年接待了新西兰前总理希普莉女士一行,他们对书画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书画院已成为南通市对外展示、宣传、交流的文化窗口。“南通画家画南通”大型画展在省美术馆展出时,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参加了开幕式,并对画展给予了高度的赞誉,认为南通画院以书画形式弘扬主旋律,讴歌新时代,为全省美术界做出了表率。

四、培养

人才是单位创新发展的动力,书画院历任领导都非常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创造机会不断选送画家去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美院、文化部全国画院创作人才培训班、江苏省水印版画创作研修班、英国策展人才培训班研修深造。在做好自身人才培养的同时,画院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书画爱好者和创作人才。先后有2000多人次的书画爱好者受到画院专家的专业培训,为我市书画业余爱好者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书画艺术的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服务

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是南通书画院办院的一贯思想。在抗洪救灾、汶川地震赈灾、希望工程、省赈灾、共青团慈善拍卖等公益活动中,书画家们积极响应,捐赠书画以献爱心;在抗“非典”期间去医院慰问一线医护人员,表达敬意;节假日慰问公安干警,去工厂、下农村、进社区以及到大中专院校等单位义务讲学办展;每年院领导班子慰问看望困难少数民族家庭,奉献书画家一片爱心;贯彻中宣部、省宣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与街道共建“惠民画室”“送文化、种文化”的惠民举措,把高雅的精神产品送到人民群众中去,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欣赏水平。

值此建院40周年之际,我们非常怀念为创办书画院做出努力的各位领导以及首任院长吴沐初先生。同时,对所有关心支持书画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前辈以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回顾过去,我们无愧时代;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新时代里,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如既往关注社会,参与生活,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尽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奉献人民,回报社会,书写好“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新篇章,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尤无曲 梦回黄山 111cm×198cm

顾云蔬果 136cm×43cm

吴沐初 行草立轴

康平 苍松万年青 174cm×93.5cm

猜你喜欢

书画院画院南通
少年书画院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中国书画院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春睡画院教师美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