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筑梦“动”起来

2019-04-01鞠静芸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

鞠静芸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是一颗红扣子,并且要扣正系牢。扣扣子的方式有很多,本文通过劳动教育具体阐述我们学校的做法。以童心致匠心的追星课堂,架一座情感桥,达尊重热爱之品;以匠心砺童心的劳动实践,铺一条实干路,修技艺习惯之能。情感线和行动线双线并举,分别指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工匠精神 新时代劳动教育 以劳立德 以劳修行 以劳启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坚持的重要育人原则。1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在教育方针中强调劳动教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劳動教育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新内涵,也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要求。站在新时代,如何践行学校劳动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者?我们学校围绕以下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渐进式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一、以劳立德,看听行赞多举措,提高认知水平

如果问学生你爱劳动吗?你觉得劳动伟大吗?你希望将来从事怎样的劳动?答案估计不尽如人意。在当下,社会风气以劳动岗位分贵贱,追求不劳而获,想做网红一举成名的大有人在。轻视体力劳动,无视劳动成果,缺乏劳动技能,不懂劳动价值,更无从体会劳动的艰辛、毅力和成果带来的欢乐。因此,重识劳动价值、重塑劳动观念、崇尚劳动之风势在必行。

1.童眼看工匠,童言夸工匠

学校以央视新闻推出的系列节目《大国工匠》为切入口,通过童眼看工匠、童言夸工匠、童心学工匠系列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大工匠们执着坚守、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学生讲述工匠故事,举行匠心英雄知识竞赛。当其他孩子追着小鲜肉时,我们的学生对工匠们如数家珍:单手焊接坦克的卢仁峰、闭眼都能接线的李刚、为火箭铸“心”的高凤林……透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大国工匠的事迹,他们身上的那些爱岗敬业、兢兢业业、追求卓越等品质更让学生们敬佩不已。

2.童眼寻工匠,童心学工匠

为了让学生与身边的工匠有近距离的接触,更好地了解工匠生活、学习工匠精神,提升对劳动内涵的认知,学校开展了“童眼访工匠”校外实践活动。学生们走进江苏新扬子集团,近距离接触“江苏工匠”——柏军政。

从一线的带班长到高级技工,从对新设备一无所知到一年拿下十个发明专利,柏军政用朴实的话语讲述自己的追梦之路。当他说道“事情总得有人来做,我也有信心赶上日韩的技术”;当看到从柏军政简陋的工作室诞生了一连串的发明,并运用到各条流水线上;当了解到正是这些发明省去了人工、打磨材料和其他消耗,不仅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同时也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在江边露天作业的高温和严寒天气都能正常工作时,学生们都被柏军政的责任心、进取心以及他在发明路上的执着追求深深感动,纷纷向心中的“星”倾吐心声,表达敬意:一颗亲手制作的“星”,一串精心编制的“星”,还有一段为“星”写下的颁奖词。寻访结束时,学生们立下铮铮誓言:“今天我光荣地成为柏军政中队的一员,我在队旗下庄严宣誓:一颗匠心,两肩责任。学习强国,圆梦中华。”从他们坚毅的眼神中,从他们紧握的拳头里,传递出的是少年强则国强的担当和决心。

从影片里的大国工匠到现实中的小城工匠、校园工匠,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精心设计寻访活动,让这些可敬、可亲、可学的“星”从远到近,从屏幕到现实,直到学生心底。

二、以劳修行,三驾齐驱共携手,掌握劳动技能

据媒体调查显示,我国现今能够做到自我服务型的中小学生不足半数,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吃苦,在家里大事小事统统包办,家务劳动、体力劳动等从来不让孩子参与。加上学校教育中将劳动窄化成手工课,弱化成可有可无的能力,畸化成惩罚手段,异化成休闲娱乐项目,使之成为一个边缘化的存在。学生在这样两个重要教育载体中都没有机会接触到劳动,因此自理能力差已是普遍现象,不善劳动已是不争的事实。我校将劳动课程化,融入学校、家庭、社会,三驾齐驱进行劳动技能培养。

1.家政劳动课程

勤做家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的家政劳动课程主要以关爱类的劳动项目为主,以家庭劳动的方式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家庭价值观。如捶背、擦鞋、盛饭、泡茶、洗衣服、做饭等,年级从低到高,劳动程度也由易到难。这些活看起来不起眼,但是每天坚持劳动打卡,结合学校诗情花园的特点,推出“打卡集花”评价方式,班内一周一评,校内一月一评,并计入期末评估。让学生从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习惯,将家政作业形成一种劳动习惯。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劳动的积极性,激发了成就感,培养了感恩之心,同时也融洽了亲子关系。

2.校园劳动课程

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灵的陶冶、情趣的激发、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精神境界的提高以及校园气氛的活跃等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是育人的必要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我们的校园劳动课程从让校园整洁有序人手,以“创建文明校园”为抓手,设计了由学生自治的劳动课程,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让劳动贯穿在每日的校园生活。

扫地、擦窗、擦瓷砖、洗拖把……定时、定点、定人,教学楼所有卫生都由学生负责,做到个个有岗位,人人动起来。正副班主任协调,高低年级学生结成联盟现场教学劳动小窍门,班级大管家、地面保洁员、黑板美容师……同时实现班级管理角色多元化,立足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评价工作同样由学生负责落实,大队委根据每日检查记录汇总,评选流动红旗,在每周一的“国旗为你升起”上隆重颁奖。学生通过劳动学会自主合作,体验到荣誉与尊重,自觉内化为责任与担当。

3.职业体验课程

学校坚持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把劳动教育融入“职业体验”活动中。借助学校及周边资源,让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职业劳动。

两个典型案例:

(1)“在希望的田野上”

享受着高科技成果的我们,习惯了现代化的快捷便利的生活,但跳过了与泥土亲近的过程,绝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对田野有一种陌生感,更谈不上对“粒粒皆辛苦”的体会了。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党中央研究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与此同时,学校因地制宜开辟出几方田地,供学生耕种,体验农民伯伯春種秋收的酸甜苦辣。

从拔草开荒、刨地犁平、垄沟挖窝到浇水撒种,志愿者老师带领学生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开垦,历经几个星期,校园一角从满目荒野到块块平整的田地。种植从最容易成活的萝卜开始,学生们望眼欲穿,终于在一个多星期后发现从土里钻出的嫩芽,大家小心呵护,精心伺候,在初冬时节,从土里挖出了手指粗细的萝卜,激动地向全校宣告,每位教师都收到了第一季萝卜。尽管萝卜须很长,皮很厚,吃起来还涩涩的,尽管耕种时有种种艰辛与困难(拔草时破皮出血的,握锄头手上磨出血泡的,定制小钉耙用坏好几把,施肥时臭气熏天,心爱的球鞋钩坏了),但收获的是团结一心、目标一致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春种秋收,播下的是美好的希望,收获的是教育的智慧。

(2)“今天我掌勺”

一切虽乱,却又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着。“加盐,加盐!”“要焦了!快翻一面。”“火要熄了!”叫喊声此起彼伏,又在油锅产生的浓厚的烟尘中消失殆尽。

在劳动节到来之际,正是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一批蚕豆成熟之时,学校举行了“豆豆周”劳动,种豆、摘豆、剥豆、烧豆、送豆等共十个项目。这叫喊声就是同学们在进行“厨师体验”活动。锅中的食材蚕豆,就是刚刚从地里摘的。蒜苗蚕豆、葱油蚕豆、爆炒蚕豆、油浸蚕豆、蚕豆炒牛肉,一个菜炒下来,就已腰酸背疼。有的被烟熏红了脸,有的被呛得连连咳嗽,有的被烫到了手,可这种种都抵不上成功完成一道菜的成就感。学生们亲手将自己做的饭菜端上饭桌,一种强烈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学生在重复的劳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各种小窍门:拖把怎么洗又省水又干净;同样是扫地,不能用扫楼梯的方法扫教室;洗一次抹布可以多面擦拭瓷砖,节约水还不浪费时间;擦不同材质的鞋子要用不同的用具;课桌怎样排得又直又快;黑板如何擦能尽量避免粉尘……看似简单的劳动技能为今后圆满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职业体验之后,学生们不仅收获了自信,发掘了自我潜能,还得出了一个结论: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能创造幸福生活。通过这样的劳动教育,学生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了生活经验,激发了珍惜感恩之情,培养的是真正的社会人。

三、以劳启智,创新劳动来助力,早日实现中国梦

在“匠心筑梦动起来”启动仪式上,学生们眼看着一个普通的萝卜经过大师的巧手雕琢,没几分钟就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不得不由衷赞叹大师的聪明才智、心灵手巧,不仅创造了美丽,更创造了财富(一个白萝卜可以卖几元钱,萝卜雕花不仅赏心悦目而且市场价值翻了好几倍)。

雕花萝卜艺术品引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劳动社团课程,扇面绘制书写、3D打印、驱蚊包制作、编制手链、轮胎种花、篱笆改造、创意花盆等等,一发不可收。

当学生们的这些创意作品在儿童节爱心义卖中被高价一抢而空后,他们由衷地发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

劳以强体,动以壮志。劳动的赞歌反复唱和,哪一个时代不是用劳动来创造?哪一个盛世篇章不是劳动赋予?“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的劳动才能实现。”愿伟大的中国梦,在劳动号子的吹奏中早日成为美好的现实!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品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