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教师中教龄不同及对教学认知体系的差异
2019-04-01岳凯赵瑞
岳凯 赵瑞
摘 要:数学教师随着教龄的增加,对教学认知体系也会呈现一系列的变化规律,由于数学学科教学的规律性和知识体系的严谨性,数学老师经过时间的推移,对教学认知体系会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本文对教师在教龄变化中对教学方法、教学成长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为根本进行讨论,借此提升教师团队对自身的自我认知和对教学体系的更好架构。
关键词:数学教师 教龄差异 教学认知
教学认知体系是个人对知识及知识传播过程中的认识和经验,主要包含对知识性质、知识体系、学习对象、授课条件等多方面的认识。认知体系主要有知识体系、认知信念、学习方法和授课理念组成,这些因素是逐步递进并相互联系、富有动态变化的。
数学教师的教学认知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方法,数学强调的是准确,逻辑及规律,所有的解题强调的是答案的唯一性,而方法有很多种,而引导答案唯一性的主导是教师。所以数学教师的个人风格也导致了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差异性表现,拥有成熟教学认知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更快速的使用策略解决课堂不良问题并引以为戒。这些老师强调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法和教学知识的输出,而是利用教学策略将数学知识变为学生的认知和个人价值的树立。所以数学教师的教学认知体系研究会为教学改革打开一个窗口,也会为课程开展提供好的教学模板。
数学教师的教学认知体系与教龄的差异有着很大的关系,以下分别从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教学认知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分析,探索数学教师由于教龄差异所带来的教学认知的不同。
一、数学教师总体教学认知体系分析
无论教龄的多少,经过调研,所有的数学教师普遍存在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和学校的教学激励体制和教学环境相关。在进取精神上虽然有所差异,这是个性问题,另外不同教龄的数学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认知上有所不同,教龄长的教师会趋向于传统教学模式及习惯性教学方法,而教龄少的教师会有全新的教学方法思路和开拓性的教学模式思路。
二、不同教龄的教师教学认知体系分析
本研究所谓教龄少主要集中于有1-2年教龄的青年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上略有欠缺,但是对于数学教学方法、形式、速度及本质有着更强烈的进取精神。他们会不断的追求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所有新的教学器具进行授课,也更容易得到教学对象的认可。同时,在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上和老教师并没有太大的区分,说明所有的教学老师都是本着“教学第一”的理念进行授课。也有研究表明,教龄大于5年的教师,在教学信念上会优于教龄低于5年的青年教师,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调研比较。
三、教龄的增长对教学认知体系的影响
不同教龄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认知体系上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而差异主要集中在教学信念,教学方法和对教学认识的维度上。整体来看,教学认知体系会随着教龄的增长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教龄在10年左右时间的教师比其他年龄段,在教学信念,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等方面都要更有经验一些。而教龄在0-5年的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多数来源于间接的书本知识,主要是教师职前教育中所接收的学科知识与教育學、心理学知识,他们对这些系统的知识呈现出表面化理解及识记比较牢的特点,所以这个年龄段的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技能上经验显得不是很足,比如导入、语言、板书、讲解、提问、演示、变化、强化、练习指导、组织、结束等具体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也仅仅停留在之前的知识结构上,无论对教学技能的提升技巧及教学技能的灵活运用都较为薄弱,而教龄在5-10年的教师,在知识架构上已经基本脱离原有的所受知识,可以灵活的运用课程内容,而且对于教学技能的提升有主动意识,并能很好的灵活运用,而教龄超过10年的教师,教学内容开始趋向固化,对课程掌握的程度非常高,但是灵活运用的技巧也已经形成定式,对教学认知开始慢慢呈现下降趋势。所以不同教龄的教师各有所长,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新进教师往往更喜欢参与到新的教学环境,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缺乏充足的教学经验,在授课前期的准备上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而老教师则更习惯在熟悉的环境中授课,他们的经验非常丰富,但是缺乏更多的精力去消化新的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新进教师慢慢成熟,他们开始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更新的教学方法,所以开始出现一些教学青年骨干。
四、教学认知水平与教龄之间的互相促进“以老带新”、“传、帮、带”的传统制度化
教龄在5-10年的数学教师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上表现的更为优秀,所以这个时期的老师更容易接受新的教学培训,如果在培训机会和交流机会上稍加倾斜,他们会表现出比青年教师更大的进步性。而且,新的教学方式培训,更容易让他们走出相对保守的认识信念系统,尝试接受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期,为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扫清障碍。
数学教师的教学认知对其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所有教龄段的教师都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认知程度会有所不同,而教龄差异的教师,对教学认知的差异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新进教师与老教师在关于数学学习的认识维度上的差异分析,使得教学主体更容易在数学学习本质、方法、速度及规律上总结经验,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改革,教龄差异所带来的教学多样性,同时也组成了现在学校里教学多样性的特质,具体的教学改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总结,运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提升不同教龄的教学认知水平,从而整体提升教学技巧和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连榕.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4.
[2]王晓明.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师信念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