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生活元素引导数学学习教学

2019-04-01贺艳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场景思维生活

贺艳捧

摘  要: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直接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数学因素,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尽量多的让孩子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体验,从而提高孩子们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思维  生活  场景

人类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数学更是这样,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是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倘若我们只是生硬地将书本内容“倒入”学生的头脑之中,为了教授课本而教学的话,学生们就会越发的感到没有兴趣,甚至是一种负担,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應付各种考试,这样的数学课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背离了初衷,违背了数学教学的目标,学生自然就会感到厌烦。因此,如何拉近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这二者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乐趣,形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就成为我们教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转换教学思维

教学必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亲身经历用数学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体验。注重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本来就有亲自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渴望

我们要多为他们创造机会,例如:1.学生到文具店买笔,笔的单价是多少,你带了多少钱,售货员阿姨找给你多少钱?2.让孩子帮父母买水果,并设置好问题,要介绍两种水果的单价,你买了几斤,你付给售货员阿姨多少钱,找回多少钱?3.班里布置展示区,让孩子们亲自计算大概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贴纸?只要细心的抓住生活中的这些大事和小事,就能激发起孩子们巨大的参与兴趣。

(二)转换教学思维的关键在于更新教学思想和方法

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不仅包括数、式的运算,还必然包括分析、判断、估算、数据分析等等多方面的综合运用。

(三)生活与数学的融合最终体现在生活的实践与创新中

数学能够帮助人们综合处理数据,并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对于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优秀文化,其内容以及表现出来的思想、运用的方法和使用的数学语言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实践过程中,数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数学的应用,又对我们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使实践达到最科学化。由此可见,数学知识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很重要的相互依存,互相提高的关系,这种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过程正是体现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实践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自然而然的形成主动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在教学中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一)用课堂还原生活场景,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设计要充分生活化,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比如在叫孩子们认识常见图形中的圆形时,我首先设置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形状是圆形呢?”当时学生们说什么的也有。此时,我便让学生们的目光跟着我从教室外面走到教室里面,第一眼看到了洒水壶的壶嘴,它们是圆形的,然后看到了水杯,这也是圆形的,然后让学生们看看他们的共同点,交流一下,学生们一下就明白了,接着,趁势提问:请你们列举出我们教室里面的圆形的东西,学生们非常活跃的回答问题,通过这种设计,学生的亲切感立增,马上就融入了教学活动的角色当中。在导入中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其次,在我们的教学中范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像以往一样硬生生的搬出一个案例让学生们听、分析,他们会难以接受的,所以要变例题为生活中的真实例子,让学生能真实体验,感受数学。最后,课后练习要生活化,在每一节学习完以后都会有一部分练习题,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操作实践能力。做到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数学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路程知识的教学中,我就让学生们重现从家到学校、商店的路程,解决不同情况下遇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生有趣的生活游戏情境中活学活用,更容易接受与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与数学更加亲密。

(二)引导学生主动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指导学生学会过“数学化”生活,例如:在教授“重量的认识”时,我布置了一项课外活动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水果店买水果,通过这一方式,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我们应坚持多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第二点就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识,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购物、游玩等家庭生活中多方面“发现”数学,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是要为生活服务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元素,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还要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最终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使数学课堂生活化,令数学学习充满生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保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使数学实践变得更有活力。

猜你喜欢

场景思维生活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生活感悟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