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英文翻译研究
2019-04-01杜柯含
杜柯含
摘要:迄今为止,《论语》所著的年代已很久远,但它对人类文明所任据影响力。在这个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的社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得到了极大的认可,《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有很多国内外人士渴望了解其精华,产生了很多的《论语》英文译本。具体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翻译本身的特点以及中外译者的异同造成了很多问题。本文依据当今社会中《论语》英文翻译的现状,思考了英文翻译出现的问题,探索出具体的《论语》英文翻译优化措施,完善了英文翻译体系,有效地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
关键词:论语;英文翻译;传播;研究
随着当今社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中华文化典籍得到了有效地扩散,促使具有代表习惯的中华文化典籍《论语》得到了极大的传播,其中《论语》英文翻译在这场典籍传播中所占比重很大。本文以《论语》英译在《论语》传播中的具体现状为探索点,从价值取向、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深入了解了《论语》英语翻译的发展现状,并就其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优化《论语》翻译的有效措施提供了現实依据,扩大了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改善了中华文化典籍的传播方式。
一、《论语》英文翻译的基本现状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开放与发展壮大,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激化,人类生存危机日益加深,传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很多外国人士渴望通过更多地了解中国及其传统文化,来另辟思维的捷径,试图从中国儒家思想精髓中寻找思维的灵感与出路,从而促进了《论语》的传播与发展,使《论语》英文翻译的队伍迅速壮大。
(一)从价值取向上分析《论语》英文翻译的基本现状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世代儒家学者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论语》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对外翻译是必不可少的作品之一,至此衍生出很多的《论语》译本。英语翻译作为《论语》典籍翻译的代表,通常由于译者的身份各异,翻译的目的和动机各不相同,造成翻译的版本类型也不尽相同。在这些译本中绝大多数是为了传统中华文化精髓得到发扬而进行传播的,也有的是为了猎奇,还有的是为了为己所用,甚至还有的是为了牟求利益,所以导致《论语》的译本质量参差不齐,其翻译的价值更是高低不等,既有研究型学术化的严谨翻译,也有普及型大众化的通俗翻译,还有市场型商业化的草率翻译。
(二)从文化背景上分析《论语》英文翻译的基本现状
近数来,随着我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不断交往,思想文化的不断交流,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典籍在流通中得到了广泛流传,其中《论语》就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文化典籍之一,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背景,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思想流派中儒家创始人孔子有关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思想精华,是儒家思想精华的凝聚与提炼,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它的译介对世界文化潮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具体的译介中由于译者本身的文化背景不同,翻译的形式和思维方式是众说纷呈。
(三)从社会环境分析《论语》英文翻译的基本现状
《论语》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有着显著的地位,是具有引领作用的伟大思想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得到了极大的认可,促使西方很多人士渴望通过对《论语》的认识,来了解中国文化。但在具体的《论语》英译中,由于译文双方语言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导致很多译文只是达到了《论语》典籍字译的程度,完全没有表达出典籍深邃的人类智慧,导致《论语》英译的过程中极大的缩小了译本的文化功效。
二、《论语》英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文和英文的成长背景、成长环境与成长的价值取向不同,而《论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典范,在英文外译中由于翻译机制不够完善,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着《论语》英文翻译的发展。在具体的《论语》英文翻译的过程中,反映出很多社会因素在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于一些社会因素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造成了很多问题出现,影响了《论语》英文翻译的整体发展效果。
(一)《论语》的主体思想精髓在英语翻译中出现偏差
中英文使用的主体国家的不同,导致它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导向也有所差别。《论语》作为中华文化高度凝聚的精华,其使用的语言是经过高度提炼的,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对其进行英语翻译中,由于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而翻译的程式法则对于思想精神的表达,存在一些意境的漏洞、不足,以及具体翻译的思想理解不到位,导致了《论语》英译中各种意思扭曲的现象出现,危害着《论语》英译的健康发展。在具体《论语》英译中经常有译者利用语言互换的程式法则对等互译,没有充分考虑典籍的深层思想内涵,影响了英文翻译的有效进行,影响了《论语》主旨思想的广泛传播与发展。
(二)《论语》英文翻译语意的差异滞后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
中文作为国际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论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凝聚着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当今社会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要求《论语》的传播向着国际化方向迈进,而汉语英译的程式化的生成目标的标准要求太低,缺乏与典籍精华间相应的国别文化精髓的对接,而不同国家间语言句式又各不相同,容易使典籍精华翻译的语意差强人意,从而导致《论语》在向世界传播中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保留程度不够,不利于《论语》英译的传播发展以及整个中华文化典籍外译与《论语》国际化传播要素的优化配置,滞后了中华文化国际化传播发展的进程。
(三)《论语》英文翻译中语法句式的结构体系处理不合理
中文与英文的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英语对于语气或情态的研究,其深度和广度为国内所不及,但中文的语意深邃,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深意,而同一句话由于译者的思维角度不同,也会产生多个理解的意识。然而在中文英译中译者将中文的意境与英文中的时、数、性、人称等作为普遍的语法范畴进行翻译,而在具体的译文中由于两国译文间语法句式的结构体系处理不合理,译者对英文的语气或情态与汉语意境的表达的忽视,极大地影响了其译文的客观性,使《论语》英译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华典籍丰富的语言内涵与英文的情态和语气间的置换产生了很大难度,缩小了《论语》本身的文化价值,扭曲了《论语》的英译的真实文化境界,不利于《论语》英译的传播发展。
三、优化《论语》的英文翻译措施
《论语》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很多数译者希望能够客观、准确地传达孔子及儒家思想。为了使《论语》英译得到发展,以稳定《论语》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有必要通过中英文语法的高度融合,加强《论语》英译的优化措施,使中英文翻译制度的完善能够促进《论语》英译的发展,推进中华文化典籍的对外开放,切实促进《论语》英译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论语》英译中译者自身主观的价值取向
为了使《论语》的传播发展适应国际化的发展环境,推进《论语》的传播发展进程,完善了《论语》的外译的结构体系,制定了一系列中英文语法融合措施。在具体的《论语》英译过程中,由于译者自身主观的价值取向,导致《论语》英译的表达与原著大相径庭,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深入了解《论语》,理解《论语》的主旨思想精华,推进《论语》外译的原著性发展进程,加强了《论语》对外翻译中主体精神思想与外语的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论语》英译的综合效率,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吸引力,切实有效地增强中华民族典籍的国际魅力。
(二)确定《论语》英文翻译的主体立意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而《论语》作为中国文化典籍重要组成部分,也要求向着国际化迈进。在英译中,由于中英文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对中英文语法句式的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论语》英译译者对中英文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确定原著的主体立意,创新中英文精神主旨的高度融合方式,加强《论语》的外译程度,推进了中华文化对外开放进程,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华典籍外译中译文双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论语》英译的水平,提高《论语》英译的原著性思维方式的表达,提高《论语》在中华文化典籍外译中的占有率,使中华传统典籍在世界文化中凸显魅力,使中华文化国际化水平程度得到扩散。
(三)合理处理《论语》英文翻译的句式结构体系
《论语》在整个中华文典籍对外交流中所占比例较高,而文化的对外交流又离不开语言,语言的生长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完善的中英文语言置换机制对《论语》传播交流有极大的意义,英文使用中语气与情态的使用普遍存在,科学的使用英语的语气与情态,有利于英文语言的表达,而汉语中使用的是意境的表达,两者的语言的表达形式不同,这就需要合理的处理中英文翻译的句式结构体系,肯定其客观性,找出其融合性,提高中英文语言置换机制,使《论语》英译中在中英文语言置换机制能够得到更大的实惠,更好地满足了《论语》传播交流的需求,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得到传扬,促进了《论语》的快速发展。
四、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与流通在国际文化交流上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对《论语》英译的发展也提出了深刻的要求。但在具体的《论语》英译中,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与翻译的特性,出现一些译文表达扭曲的现象,通过完善中英文语言置换机制,加强对《论语》价值观念的认识,以及对译文双方所处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的认识,进行了相应的措施优化,改善了中英文语言置换机制,促进了《论语》英译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肖莉.《论语》双语语料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
[2]陈潇.论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的出版与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8.
[3]楊久红.理雅各《论语》英译本中关键词的内涵浅析[D].辽宁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