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宝顶山莲花座造型研究
2019-04-01王章言
王章言
摘要:佛像作为人类共同的伟大遗产,莲花座自然也是这伟大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书记载,菩萨、天人、童子,皆有莲花为座,更有莲花化生在石窟摩崖造像中更是随处可见。本文通过对高古晚期大足宝顶山佛教造像上的莲花座的研究,去洞察这个时期造像的时代特点,感受先匠的鬼斧神工,继而更深入的了解那个时代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佛座;莲花座;审美特征
莲花座最初出现在雕刻图像中的时候,仅是印度教神系造像的一部分。在古印度,尽管佛教对莲花赋予了极大的赞美,但是在佛像兴起之时莲花座与佛像无关。日本学者、真言宗僧栂尾祥云在《曼荼罗之研究》上册中论述莲花座的渊源,远发于埃及,经巴比伦而输入古代印度,于是被赋予新的内容与形式而进入婆罗门教,继而被佛教所摄取。在《大智度论》卷八中所述:“佛所坐华,復胜于此百千万倍,又如此莲华台,严净香妙可坐。復次,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紐,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復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余。以是故言:‘若有人修禅净行,断除淫欲,名为行梵道,佛转法轮,或名法轮,或名梵轮。是梵天王坐莲华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华上结跏趺坐,说六波罗蜜。”《佛本行集经》卷八树下诞生品:“菩萨已生,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步步舉足出大莲华。行七步已,观视四方,目未曾瞬,口自出言,先观东方,不如彼小婴孩之言。”佛教经典中所述关于莲华文章颇多,这就给古代匠人提供可参考依据,给后人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在印度,莲花被视为生命的象征,这一点可追溯到佛教以前的时代。随着佛教逐渐东传到中国便赋予了莲花新的思想和象征。莲花装饰这一花的文化在动物纹饰一向占主导的中国纹饰史上是一次划时期的变革。石窟寺庙壁画都有无数的莲花来做装饰,这些莲花大多表现为绽开花瓣的盛开状态。一片碎瓷片,一块石刻上脱落的金漆,石阶上留下古人的足迹,每个时代的物件均会染上时代的习气。
宝顶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处,开凿与南宋中晚期(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由蜀中名僧赵智凤主建,历经七十余年建造而成。宝顶山的主要造像从北经西面向南排列有:护法神龛、广大宝楼阁、柳本尊行化道场、地狱变像父母恩重经变像、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像、观无量寿佛经变像、毗卢道场、孔雀明王经变像、九龙浴太子、释迦涅槃圣迹图、千手观音、华严三圣、十大明王、六道轮回、牧牛道场、圆觉洞等,这些造像有龛、摩崖、石窟并存,有的一副图中又分刻几十组造像,表现不同经文故事,并配刻经文、颂词等碑文,似一套古代故事连环画,这种造像的表现形式十分罕见。
1.宝顶山第18龛造像莲花座造型:此龛属宋刻,依据《观无量寿佛经》所做。下品三生图中下品中生图,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莲花座顶面呈半圆形,佛衣下垂至第二层莲瓣中间,两侧莲瓣皆被佛衣所遮,仅露正面五瓣莲叶可见。第二层可见的仰莲瓣只现下部,第三层可见莲瓣正中间一瓣为仰莲,柔软的搭在下方须弥座台边上,左右两莲瓣平摊在须弥座台面上。整个莲花座写实而内敛又不失生动的垂一莲花瓣与须弥座前的莲花化生童子之意趣相呼应。莲花瓣造型表现为收口的U型,花瓣尖微微翘起,每层莲瓣之间皆有间隙。中品三生图中中品下生图,阿弥陀佛所坐莲花座与图一中的莲花座相似。此座下为仅露出三边的台座,佛衣两侧垂至第三层莲瓣中间,正面佛衣垂至第二层莲瓣中部。正面可见六个莲瓣,左右两侧各见莲瓣两个。下品下生图中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佛衣两侧垂至莲花座底部,可见七个莲瓣,正面佛衣垂至第二层上部,每层莲瓣之间皆有间隙,莲瓣呈收口长U型,莲瓣尖略微凸起,皆为仰莲。在与下品下生图莲花座相似的中品中生图中,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莲花座下有一金刚台。此莲座整体呈长方圆形,左右均匀对称。两侧佛衣垂至第三层莲瓣下部,可见七个莲瓣,莲瓣皆呈U型收口。
2.宝顶山14号窟毗卢洞,约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建造。此窟依据《华严经》而刻,窟顶及左壁坍塌造像已毁。此窟主像毗卢遮那坐亭台中,头带宝冠,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双手结大日如来剑印。毗卢遮那佛所坐莲台已损毁大半,但仍可一窥其貌,每个莲瓣上均刻化佛。窟门右壁刻文殊菩萨像,文殊结跏趺坐于一大莲花台上,莲台下刻一石狮。莲台整体造型圆润饱满,皆为仰莲。两侧佛衣垂至第三层莲瓣下部,正面佛衣垂至第二层莲瓣上部。莲瓣呈收口长U型,每个莲瓣中间凸起,形成一条中线,中线两边均匀对称。外露的12个每个莲瓣表面均刻化佛。多数莲瓣略有损毁。化佛结跏趺坐于瓣共平台上,台下刻有浅浮雕光豪,这个光豪装饰与18号龛西方三生胸腹前七折栏杆柱上的光豪图像相似。每个化佛皆有圆形背光。窟门左壁刻普贤菩萨。普贤结跏趺坐于一大莲台上,莲台下刻意石象,象首已毁,象旁立一力士左手举起一根粗绳牵住石象,力士上身莲瓣上的化佛有的结跏趺坐于开敷莲花台上。化佛所坐莲台第一、二层为仰莲,第三层为覆莲。佛经中有关化佛的记载,《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观相品中:“八万四千诸秒化佛。其化佛身身量无边。化佛顶上亦放此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下》云:“顶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二光中变化。其圆光中五百化佛如释迦摩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如释迦者丈六身也二身光。”
3.宝顶山第14号窟为孔雀明王经变相。孔雀明王坐与莲台上,莲台下为一孔雀。此莲花座上托明王下置孔雀,莲瓣共三层,佛衣两侧垂至第三层莲瓣上部,正面衣纹垂至第三层莲瓣尖部。莲瓣呈较宽的长U型,皆为仰莲。可见八片莲瓣,第二层莲瓣中间凸起。第三层莲瓣从莲座底部生长出来,莲瓣上部向上伸展各包住第二层莲瓣下部两侧,莲瓣造型趋于平缓。
4. 宝顶山第 29 号圆觉经变窟,依据《圆觉经》所刻,宋代石刻。窟内正壁三尊主像分别结跏趺坐于中间镂空须弥座的莲花台上。三佛皆身坐莲花台,两侧佛衣垂至金刚座台边,正面仅露出第三层莲瓣,莲瓣呈长U型。三佛面前长跪一背面朝外的菩萨,亦立于金刚座上,金刚座上一莲花座,此莲花座展示的后面。两侧佛衣垂至第三层莲瓣中部,莲瓣呈收口长U型。第一层莲瓣尖伸出莲座平台,莲瓣中间凸起,从莲瓣正面观之,中间凸起部分呈一条笔直的直线,从正侧面看呈一条完美的弧线。左右两壁各六尊菩萨造像,皆坐于金刚座上,金刚座前各有两莲台。此莲台与第5号龛华严三圣所立之莲台造型相似。
结论:大足石刻宝顶山石刻造像莲花台造型有诸多共同点。其一,无论莲花座还是莲花台都是三层莲瓣且佛衣下垂覆盖到莲花座上遮住部分莲瓣。佛经记载佛座之时衣纹下垂至其座。其二,莲花座第一、二层莲花瓣呈收口长U型中间凸起,第三层尖端稍有平缓圆润,莲瓣之间均有间隙。其三,莲花座下均有一平台,或为金刚座或为主像之神兽。大足宝顶山石刻莲花座略有大唐遗韵,但莲瓣展开力度与饱满度不够,呈U型收口,莲瓣细长,莲花座整体造型略显谨慎内敛。
参考文献:
[1][日]栂尾祥云著,吴信如主编.曼荼罗之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5.
[2][日]吉村怜著,卞立强译.天人诞生图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3]张雯著.人间佛国:大足石刻[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7(华夏文库).
[4]童登金,李传授主编.宝顶山石窟[M].成都:巴蜀书社,2001.4.
[5]胡良学.大足宝顶大佛湾西方净土变相[J].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6]金建荣著.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背光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
[7]王惠民.论《孔雀明王经》及其在敦煌、大足的流传[J].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
[8]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著.大足石刻研究[M].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4月成都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