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9-04-01王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小学核心素养

王华

摘  要:基于如何培养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本文首先提出了小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含义,其次提出了三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旨在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  学生  核心素养  综合素养

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发展,对小学教育明确规定,在此教育过程中,需要注重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进而培养全面优秀的小学生。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不仅仅对教材知识方面内容提出了相关要求,还对小学生的其他方面做出了规定,如:学生的智力以及体能等方面内容,与此同时,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就需要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准确分析。

一、小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含义

目前,从我国教育情况来看,小学阶段是学生生涯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与学生的智力以及情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关联,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初期阶段。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正确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促使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工作。同时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核心素养也是改革的关键,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发展,并且还能够构建良好自由的教学环境,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水平,为培养优秀的小学生奠定基础。

二、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一)适当创新课程

在培养小学生素养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课程进行创新以及改革。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课程发挥最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明确的分类,然后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進而达到最开始制定的教学计划。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全面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而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古板,并不能灵活进行思考,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知识的实践。因此,在进行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就需要严格落实新课程标准相关的规定,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打破传统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观念,进而对教学课程及进行改革。

另外,还需要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与结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增添多种类型的课程,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从而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并同时使得学校的课程体系能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以及整体性。在开展综合性课程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将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充分融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不仅完成教学目标,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充分融合小组学习以及多媒体学习等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合理处理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进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学生评价体系进行适当改进

与此同时,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课程进行调整创新,还需要对学生评价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确保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现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在传统评价模式中,主要就是通过学生的分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此种单一评价方式,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需求。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就需要对评价内容以及评价类型进行分析调整,从而确保小学生评价体系能够满足核心素养养成的需求。

1.评价内容

对评价内容进行修改,主要就是对传统的以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方式进行修改,调整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品格以及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日益加强的社会,是一个比现在更需要团队精神的社会。基于此,就需要创建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如:学生的人际关系、社会实践,以及学生的体育、音乐、美术等多方面内容,进而能够全面展示出学生的发展情况,为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2.评价类型

对评价类型进行调整创新,就是将传统评价模式中的总结性评价,转变成发展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指的是:总结类型的评价,“以偏概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发展性评价则指的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性评价,由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一定持久性以及渐进性,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发展性评价,进而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例如:学校在对评价类型进行转变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课堂作业以及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还可以将学生劳动情况以及体育活动等情况进行记录,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多种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而使得对学生的评价能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科学性、多元性和全面性。

(三)教师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教师作为主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人物,教师也需要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而促使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能够不断拓宽自身的思维,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断对知识进行探究,创新教育理念,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丰富自身的知识量以及素养,从而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时,需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优秀观念进行保留,将落后的观点进行及时的创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寻找出最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进而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现阶段,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各个学科的任务进行明确,将核心素养有效结合到教学计划当中,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同时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琛.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全科教师培育课程体系建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1):65-68.

[2]张传燧,左鹏.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策略[J].当代教师教育,2017,10(02):64-69.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小学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