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学校校训”专项视导说开来

2019-04-01张力钧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1期
关键词:崇仁视导艺术修养

张力钧

武汉市硚口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区教育局根据区政府的要求,组织了全区2018年中小学校 “学校校训”专项视导工作,其指导思想是按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要求,立足学校实际和文化积淀,结合区域特点,建设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思想的学校文化,发展办学特色,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文化可视系统”是“学校校训”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领导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崇仁汉滨小学结合本部办学理念和汉滨老校的珠心算特色,提出了“崇仁尚思”的办学理念,体现了本部办学理念的辐射也结合了旧址老校的实际,结合自然,实在可行。崇仁汉滨小学是一个新建学校,崭新的校舍即给学校办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提供了校园文化规划与实施的良好基础。走进学校,大厅、走廊文化迎面扑来,教育方针、办学理念、校训“三风”依次展开,主次清楚,层次分明。大厅正前面一把大算盘点明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学生喜欢玩耍的地方。每层楼的护栏安装一块2平方米的石板,分别镌刻着“崇、仁、尚、思”共四个大字。大厅、走廊文化整体设计格调统一,色彩协调,字体、大小选用适中,并无堆砌、杂乱、花哨之感,就是一个字“雅”。整个建筑环境,陈列展示营造出舒适、优雅的教学环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品味”,也折射出校长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中山巷小学,门厅展示内容层次清晰,板面设计专业,值得一提的是该校的操场院墙展示。学校操场院墙分段分主题,其主调凸显学校书法特色,展示学校校训部分采用大理石材料,校训与诠释以书体上分行与楷,面积上分大与小,颜色上分红与黑镌刻于上。秀美的字体配以朱砂红的点缀,中国书法的韵味十足,让人赏心悦目。

义烈巷小学根据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将学校建筑还原到过去的古香古色格调,使得学校的良好形象马上树立起来了,这是“视觉识别系统”中建筑环境作用的典型例子。但也有两处不协调的地方值得商榷:一是每栋楼都挂有大大的铜制楼名,笔者以为与建筑格调极不协调,如用牌匾的形式,悬挂于门楼的左右或上方要好得多?铜字可贵,不可乱用,恰到之处,画龙点睛。否则俗不可耐,在我们周围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二是校门口鼓队中的两面旗帜,分别有“义”“烈”两字,是学校的校名,给人一种忠义、壮烈的古战场感觉,而学校这两面旗帜选用现代锦旗的形式,不如采用古代的旌幡形式,手工剪裁缝制更为协调。

视导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挖掘、提炼和实践,大部分学校对办学理念、校训、学校“三风”等,都有一套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精准的解读,其中不乏有崇仁汉滨小学、中山巷小学等做得非常好的学校。但笔者也发现,学校办学理念、校训、学校“三风”等的形成和提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学校文化可视系统”(即学校视觉识别系统)碎片化的处理削弱了学校整体(总体)形象的形成,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中小学校在“学校文化可视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的、总体的设计、规划与论证;有的杂乱无章,花里胡哨无主调;有的盲目堆砌,浪费资金,俗不可耐;有的不考虑维护维修,只满足了一时的需要,两三年后百孔千疮。对于老旧小校因校舍条件限制了“学校文化可视系统” 建设还情有可原,遗憾的是,有些新建学校具有千载难逢、老旧学校望尘莫及的极好机遇,而“学校文化可视系统”的建设实在不能恭维。

学校“品味”的提升要看校长的品位,要看校长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校长的艺术修养。办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體美全面发展”的人,同样,提升教育者和教育机构的领导者的“综合素养”也势在必行。

(作者系武汉市硚口区责任督学)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崇仁视导艺术修养
以视促行,以导提质
——幼儿园内部视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亲吻党旗
中小学视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鼓浪屿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词心语之二 提艺术修养 塑音乐形象
中学实验教学视导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Vibration test of micro machined gyroscope based on high speed photography and SU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