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综述

2019-04-01任剑

档案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研究

任剑

少数民族档案是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长期积累的结果。历史上大部分少数民族并没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因而只能通过口头的传说方式来记录重要人物及事件。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指少数民族在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以前,以口述为传播方式所记录的历史,通常是口头传承下来,代代相传。它是具有浓厚的民族情怀和时代特征的民族口述史。包括古代的仪式歌曲,民歌,史诗,叙事诗和传奇故事。“在实际工作中,口述档案通常等同于口述历史、口述资料、口述史料、口碑古籍、口碑文献、口头传说、活资料等概念”。

一、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概况及其相关项目

(一)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概况

根据一项调查和了解,如今各少数民族人们大多数都不会讲自己民族的语言,不懂自己的民族文化,不穿民族服饰,以及更不了解自己本民族的历史。杨中一在《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及其管理》著作中,说道:“由于书面语言的限制,一些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历史书面记录,而是通过世代相传,言传身教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后来经过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士编写整理的文字资料,也应该作为档案保存起来”。因而少数民族档案不应仅限于包括文字档案,也应该包含口述档案。少数民族口述记忆是“还原”民族历史文化精髓、弥补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重要资料和依据,近年来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也在不断受到学界广泛关注。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近年来学术界兴起的新领域,但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档案相比较汉族档案的数量来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由于学术界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践还是一项空白,现阶段的研究工作迫切需要参考借鉴中外口述史的学术研究成果。近年来,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目前,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少数民族档案的价值和功能、收集与整理、保护传承等方面,但对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力度较为不够,因此也给以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范围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目前关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专著只有两部:陈子丹编著的《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研究》、子志月编著的《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以及一些关于少数民族口述史的相关著作,其中陈子丹的《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研究》这本著作是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一个较为显著的成果,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对构建民族口述档案学的学科体系和充实完善口述历史学、口述档案管理学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子志月所著的《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是关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一部专著,书中主要提出了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一些措施。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档案学界关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领域也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相关项目

国家批准了三项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来推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分别是:“民族地区口承文献的保护与利用研究”(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胡立耘);“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文献价值及其数字化语音库建设—以纳西族东巴为个案的实证研究”(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侯明昌);“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及其国际合作研究”(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陈子丹)。除此之外还有“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口述历史文献资源开发与永久性保护机制研究”(2010年校级科研课题,彭燕)、“少数民族口述历史资源的挖掘与永久性保存机制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2011年湖南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彭燕)以及“少数民族口述历史资源开发利用与永久性保存机制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彭燕);“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下的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佤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抢救研究”(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项目,譚莉莉)等。这些项目的确立,表明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正在不断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本文涵盖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所涵盖的各种词形(包括少数民族口述史料,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民族口述档案,以我国苗、彝、壮族等 55个少数民族匹配口述历史档案、口述档案、口述史料)为检索字段,分析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相关文献,采取手工方式对检索结果加以核对筛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剔除无关文献和一稿多发文章外,共得到检索结果64条。

(一)发文量年度统计分析

对论文发表的年度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在一定的时间内这一学科的论文研究成果,并且可以反映出一段时期的研究水平和进展情况。对检索的64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尤其是2010年以来,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不断增多,并且近几年的发表论文数快速增长。可看出近年来,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方面的论文量呈稳步增长趋势,且研究成果数量也较为可观,可见,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不断得到档案学界的日益关注。

(二)论文分布期刊分析

对论文的来源期刊统计分析不仅可以揭示档案检索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也同时可以对该领域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源。此外,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论文的来源期刊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其研究成果的空间分布特征,加快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成果的快速吸收和利用,进一步推动学者研究和民族口述档案的快速发展。

从表一可以看出,统计的64篇论文共分布在26 种期刊上,从表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于《兰台世界》《云南档案》和《云南大学》三种期刊,其中在《兰台世界》上刊载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相关论文占比最多,占比为31.67%,而且这26种期刊绝大部分为档案学专业期刊,且有关少数民族档案的期刊发表在档案学相关期刊上的比率75%,在非档案学有关的期刊上发文的比率为25%,说明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档案学的相关领域上。

(三)作者分布省份及作者合作度分析

對检索到的64篇文章的作者分布省份进行了一次统计分析。经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来,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作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地区,发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71.93%。 这主要是由于云南省位于西南边缘,少数民族分布较多,民族档案资源丰富,且少数民族的民族档案研究较多。其次云南省以云南大学为研究的领导者,在民族档案研究方面独树一帜,拥有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相关研究成果。而且通过对作者系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近年来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者分布的情况,还可据此正确认识各系统的研究能力。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教学部门作者发文数量最多,为40篇,占发文总数的62.5%。高校教学部门、档案馆与图书馆合占发文总量的86.96%,表明高校占据着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主导地位。

本研究统计了论文作者的合作度情况。作者的合作程度是在一个给定的期刊或期刊中每个论文的平均作者数量。从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来,其中文章作者只有一个人的占比为65.62%,但由2人合作以及3人合作完成论文的各占比例为21.87%和12.51%。可见,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领域,大多数作者可以独立完成论文,善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近年来作者合作水平有所提高,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合作趋势呈不断增长态势。

三、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专题分布分析

少数民族档案的分布研究直接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档案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及各界对少数民族档案问题的关注。 这是研究少数民族档案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于检索出的64篇论文进行分析,其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四个专题进行研究。

(一)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价值研究

研究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和功能,是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基本问题的体现,也是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最基本的研究。在研究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价值方面,陈子丹等人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浅论》一文中认为:“事实上,口述档案不仅在没有自己本民族文字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有文字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补充作用”。子志月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研究》的文章中,认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量丰富,内容也较为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经济和教育价值”。潘立勤《浅析哈尼族口述历史记忆的价值》一文中阐述了哈尼族的口述历史记忆的价值。李红英等人在《从<格萨尔王传>看口述档案的存在价值》一文中,通过对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解读,探讨研究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在“补充历史、确认并印证历史和鉴别历史”等方面的价值。傅华在《口述历史·口头传说·口述档案─—威廉·W·莫斯先生访谈录》一文中,认为:“口述档案不仅是近年来少数民族档案学研究的重点,而且对研究和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以上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讨论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也对正确认识和利用少数民族档案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和整理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与整理的研究,王治能在文章中呼吁呼吁有关部门和人员“要及时组织,收集,整理,翻译和整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隋晓云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研究》一文中,在分析少数民族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少数民族档案馆收藏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收集少数民族档案口述档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即制定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规划、建立地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网络数据库、增加专项资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梁雪花《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采集方法研究》一文从三方面分析了档案征集和口述历史采集的实施办法:“一是确定征集线索和口述历史采集对象;二是档案征集和口述历史访谈的实施;三是少数民族档案征集和口述历史收集干部的选择”。

(三)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传承研究

曹红梅的《口述档案与裕固族文化的传承》一文中以裕固族为例,指出“对于一个缺乏书面资料,缺乏历史资料的民族来说,比如裕固族,口述档案的工作无疑在保存和发展其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作用”。黄琴等人的《论亟待保护抢救的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一文中,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通过分析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及其流失的严峻现状,从各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对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进行保护和抢救。黄志洪在《口述档案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遗存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中,文章在深入分析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探讨档案对少数民族民间文物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分析了如何从各个方面建立少数民族民间口述档案,认为:“一要重新评估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对于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和传承的价值;二要开展文化普查,抢救濒危民间文物;三是要进行访谈和准备,并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口述档案;四是要集聚专业人员收集少数民族口述记录;五应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应当进行专门管理”。彭燕、田进婷《基于数字环境下的少数民族口述历史保护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数字化保护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即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建立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文化的数字化保存工作;以高校为主导,组建一支较为专业的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数字化保护队伍等”。彭燕的《苗族口述历史文化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与永久性保存机制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论文中探讨研究了如何组织管理与永久性保存苗族口述历史文化信息资源。谭莉莉的《云南沧源佤族口述历史档案的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一文分析了沧源佤族口述历史档案的保护现状及对沧源佤族口述档案的研究价值。

(四)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研究是目前研究较为欠缺的一个环节,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董甜甜的《论白族民间传说故事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一文中“认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社会档案意识薄弱、抢救和保护力度不强、管理不够科学、社会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孙丽娜《云南省佤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文中重点探讨了云南佤族口述档案的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问题,并阐述了开发利用的概念、意义、原则以及途径。黄存勋、张瑞菊《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有序化建设的宏观探索》文中认为:“应通过合理的渠道和方式来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建设成果进行有效整合,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相关成果的开发利用”。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者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少数民族档案的价值功能,收集与挖掘,开发利用和继承保护方面,占总数的87.2%。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如各地少数民族的口述档案研究等。其中,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比例最大,可以显示出其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但在其他方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有待加强,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各专题研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四、总结

总之,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学术研究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并且研究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题,第一研究内容不够深。一方面,近年来,少数民族档案学者从口述档案研究入手,主要就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基本理论如少数民族档案的概念、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等进行研究,缺乏对深层次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重复研究的现象同样存在,学者们虽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研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所涵盖的古老仪式歌、民歌、史诗等形式的研究较为贫乏,影响了科研的整体质量。第二各民族覆盖面不够广。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研究中大多以人数较多的壮族、苗族、土家族,彝族为个案,譬如:《试论广西口述档案的价值》《苗族口述历史文化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与永久保存机制研究》《云南石林彝族口述档案资源库建设研究》等,忽视了诸如傈僳族、基诺族、怒族、高山族等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第三合作率与合作度不够高。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领域个人独立研究占主体地位,合作研究较少,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智能发挥不充分。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动。 一是要加强对民族口述档案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研究。注重对口述档案资源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价值。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聘请一些专家和相关学者来指导、参与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通过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资源的进一步深入开发,把静态的、隐性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资源转化为直观的、动态的信息资源,并提高人们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利用率。第二要拓宽各民族研究覆盖面。一方面,不遗余力的深入挖掘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的独特魅力,开展个性化研究;另一方面,对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审批进行严格把关,从研究源头避免重复研究所造成的人、财、物的浪费,促进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第三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就学科间而言: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鼓励跨学科合作,强化档案学、图书馆学及情报学三大学科之间的交融;借鉴国外优秀研究成果,深入开展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理论研究,推动各民族地区的口述档案工作。就学科内而言:要广泛涉猎社会学、宗教学、考古学、艺术人类学、民俗学、美学、文学、文学及艺术等各个门类,增强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和研究成果的高水准性。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并需要一些跨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由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也是跨学科的活动,不仅要求档案科学与历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要求与社会学和新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推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研究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少数民族的服装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定义的新思考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