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参与社会服务的德育功能探析
2019-04-01隆麒陈敏怡
隆麒 陈敏怡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要深刻领会思想政治的因素。教育工作的新使命和新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目前,高校德育教育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社会服务具有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独特优势,深受大学生群体认可,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新平台、新工具。社会各界应当充分挖掘大学生志愿参与社会服务的育人功能,合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逐步完善大学生志愿参与社会服务的各项机制,着力打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同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共同建设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水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 社会服务 德育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有战略性、思想性和针对性地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求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不动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又红又专,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高校德育教育出现缺位错位的现实情况,社会服务相较于纸上谈兵、容易脱离实际的课堂教育而言,是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新形式,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新平台。大学生志愿组织在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既能借此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又能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奉献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真正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大学生志愿参与社会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切实发挥高校德育教育的作用,为高校增添新的活力,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精神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大学生志愿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德育功能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一、高校德育教育开展的现状和问题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立身之本。目前高校主要采取第一课堂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但是仅通过理论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效明显不足,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西方价值观冲击下,社会环境越来越浮躁,部分高校也越来越“功利”,这些学校往往对德育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重心基本都放在科研工作和专业课程建设上,不重视德育师资队伍和相关课程的建设,更不重视德育教育的实践环节。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授课形式单一,大多还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状况,课堂中间缺乏思想碰撞,而且老师讲授的内容与学生高中学习的政治课有部分重叠,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最后放弃学习。伴随着德育教育的不足,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表现为社会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公德素质低下、拜金主义盛行和知行不一等,这种学生是无法认识和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脚踏实地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终身的,他们如果不能及时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并修正其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将会成为社会发展中不稳定
尽管近些年越来越多高校日益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资源缺乏整合,如志愿服务信息不对称、长期服务项目不多、调动民间力量不够等,二是组织管理松散,如志愿者素质不高、服务内容与学生专业匹配不强、学生参与面不广、高年级志愿者流失严重等,三是保障机制不完善,如缺乏权益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
二、大学生志愿参与社会服务的背景、内涵和特点
1.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背景
相较于与国外,我国具有规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步较晚,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始于1978年。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开始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中国志愿服务开始进入了有组织、有秩序的阶段,之后高校大学生开始积极介入社会服务活动,志愿者和志愿者活动像雨后春笋一样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不少来自高校的志愿队伍加入到救援活动,大学生们出色的表现得到社会的广泛赞同和支持。2008年10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提出“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切实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导,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2017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志愿服务条例》。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可见,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容和工具,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新形式。
2.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
志愿者服务是指公民在不追求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泛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社会提供非盈利性援助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指的是大学生这个拥有大量可自由支配时间和高度热情的特定主体,响应国家志愿精神,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大学生主要从基层农、医、教、卫、法等领域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相关的志愿服务。目前,社会上比较熟知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知识普及、国家扶贫政策文件宣讲、环境保护、乡村支教、关爱留守儿童、助残敬老、心理援助等。
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
(1)自愿性。自愿性是参加公益性社会服务的首要前提,指的是志愿者出于自身主观个人意愿自觉为社会提供帮助和服务,并非是由于社会外力而被迫实施。参加活动的自愿性不仅充分体现了个体的自由意志,也体现了志愿服务的纯粹动机。
(2)无偿性。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的社会行为,志愿者不计酬劳给社会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技能,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奉献中培养和升华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时也给社会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所说,“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和团结的理想,是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3)公益性。志愿服务必须指向公共利益,其出发点和导向是通过个体的自发行为实现社会公益。营利行为不属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以志愿服务的名義进行营利性活动。
(4)实践性。志愿服务是志愿者直接和社会进行交互性活动的行为。交互的过程实际上是辩证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一方面理论知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志愿者运用自身所学理论知识科学地指导当下的志愿服务实践;另一方面,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志愿者以社会服务为依托,对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修正,从而促进理论知识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三、大学生志愿参与社会服务的德育功能
志愿服务既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活动,又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两者有机的结合,具有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弘扬新风的功能。志愿服务能在高校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中脱颖而出,得到当代大学生的喜爱,主要是其具有引导功能、激励功能、保障功能和榜样功能。
1.引导功能
运用启发、教育等方式,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引导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引导理想信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最好时机,学生积极关注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不仅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还能够以此为契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引导公共道德。志愿服务活动属于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的内容,是响应国家培养志愿精神倡议的具体落实,能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道德的风气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对促进社会道德风气向良性方向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引导公众行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正确认识和积极践行给全社会成员提供了正面的人格影响,给公众指引一个高道德水平的效仿方向。
2.激励功能
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功能是指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而产生的内外部刺激,这些刺激间接或者直接对志愿服务的主体和客体由内而外产生双向激励,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志愿服务对主体和客体产生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大学生作为志愿参与社会服务的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学生展现出来的志愿精神获得来自社会外界的鼓励和认同,满足了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的主观幸福观,进而激励大学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愿意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参与其中,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良性循环。第二,对接受志愿服务的客体产生的激励主要指志愿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树立了知行合一的良好形象,给客体传播志愿服务正面向上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使社会客体备受鼓舞,进而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激励自己学习和效仿优秀志愿者,不断充实自身精神追求,朝更高思想道德水平方向不懈努力。
3.保障功能
作为新时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杆,志愿服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弥补了高校德育教育上的错位、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管理上的缺位,使得新时代下的社会更具活力和弹性。一方面,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途径和载体,能为社会素质教育提供有效支撑;另一方面,德才兼备的大学生能为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4.榜样功能
在“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志愿精神的指引下,社会成员能认识自我,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帮助他人,无形中实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志愿服务的榜样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服务主体能够给服务对象提供学习的榜样和典型,影响和指引其改变以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和固化的行为模式,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进而实现和超越自我;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促进了社会道德建设,为社会成员指明了新时代新风尚的风向标,对营造一种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
四、强化大学生志愿参与社会服务德育功能的机制建设
通过参与社会服务,让大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切实履行社会主义公民义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共同塑造社会主义新风尚,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核心。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应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充实自我和提升自我,另一方面高校和社会各界也应当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在支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方面主动介入,积极作为。培育志愿精神不但需要宏观上的把握,还需要有微观上的落实,因此,构建内外皆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对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在机制
尽管大学生志愿参与社会服务的主阵地在校外,但是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观影响因素,比如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显现、道德人格的养成和内在动机的形成,其培养过程既需要校外的实践锻炼,也需要校内的理论传授。高校应当积极拓宽渠道,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在机制,科学合理地利用校园资源和课堂资源帮助大学生提升内在素质和能力,给学生志愿参与社会服务提供平台保障。
首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教育的使命不仅是科技、能力和本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具有一种精神、一种伦理道德和一种价值意识。一方面,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既要重视专业理论课的教授,也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等。另一方面,在通识教育课程环节开设与志愿行动相关的内容,通过课堂学习向学生渗透志愿服务精神,并在实践教学板块增设志愿服务学分,鼓励学生参加一定量的志愿服务活动。此外,高校要有意识的吸纳更多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规划、组织和辅导中,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既可以在实践中丰富自身志愿服务知识,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其次,多角度、全方位搭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支持体系。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积极营造志愿文化氛围,将志愿精神的内涵融人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整合资源,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区企业等多方信息与学校有机匹配,减少信息不匹配,尽可能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政策支援和资金援助。注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和精英团队,在传统的社区服务、科普宣传、扶贫帮困等基础上重点开发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的志愿品牌活动,加强对志愿服务团队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建立健全志愿者注册登记、服务认证制度,做到规范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将其作为各项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指标,加强对典型项目、突出个人的宣传。
2.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外在机制
“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交融的状态,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培育志愿精神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参与。
首先,优化环境,培育志愿服务文化。一是政府应充分认识志愿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志愿服务能有效缓和社会群体分化所带来的冲突与矛盾,促进社会不同阶层的融合,增进社会成员间的互助和信任,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二是积极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培育公民的公益意识。政府应积极发挥文化职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完善公民教育体系,做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间的教育衔接,引导社会成员自觉关注公共利益与价值,主动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政府公务人员率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的普及。
其次,转变职能,服务志愿组织发展。一是政府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志愿服务所需资金,促进广覆盖、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志愿服务。依法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志愿服务运营管理。二是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降低志愿服务组织的进入门槛,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和经验推广,鼓励成立志愿服务行业组织,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交流,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三是开展志愿服务激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志愿服务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可以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考察内容。四是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应善用其“有形之手”顶层立法,逐步确定志愿服务主体的合法地位及其权利和义务、运行框架和方式、资金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