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教育对健康个性的培养
2019-04-01曹立炜
曹立炜
【摘要】艺术活动,是最具个性化的活动,是个性的价值所在。个性的成长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个性化原则是艺术教育发挥作用的首要原则,个性化的教学是通过建立合理多元的的评价体系、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和直接面对学生个体而实现的。艺术教育对个性积极影响的特点包括:顺其自然,发展个性;调节性情;改善情绪,愉悦精神;提升理解能力;优化心理结构。
【关键词】艺术教育 健康 个性 培养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对人的个性的不断解放。可以说,社会的进步与社会成员的个性解放息息相关。对个性的重视和培养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而艺术教育在这一趋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人们把艺术视为自我表现和创造性的表达,艺术课被视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个性培养的机会。
一、艺术对发展个性的社会意义
“个性,是经过遗传中的无限转换过程而产生出的一种个人独特的特征和能力”。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的个性会完全相同,因而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是社会的稀有财富。在人类光辉的艺术史上,艺术作品无一例外地不是藝术家个性的展现。人的活动,特别是艺术活动,都是最具个性化的活动,是不能被替代的,这也正是个性的价值所在。
艺术创作需要用个人独创的,也就是个人化的方式去表达。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永远是他的个性,他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独具的语言媒介——这并不是说所有语言都要是他自己创造的,而是说他个人要有独特的使用语言的方式,使语言具有生活的魅力,把语言转化成他自己创作的特殊工具。雕塑家罗丹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所谓“性格”,就是不管是美的或丑的,某种自然景象的高度真实,甚至也可以叫做‘双重性的真实,因为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就是人的面目、姿势和动作,天空的色调和地平线,所表现的灵魂、感情和思想”。
人类的艺术活动的高度个性化特征,其依据就是艺术家审美个性心理的差异。在某种意义上,审美的个性心理就是艺术家独特的生命力和自我意识的结晶。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时,必然有自己独特的心路历程,把这种独特的内心世界外化到艺术作品的时候,也必然形成自己所特有的风格。
审美的个性化特征不仅表现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而且表现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虽然艺术作品能够普遍唤起大家的情感共鸣,但实际上每个欣赏者对同一作品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所以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古话。
艺术的个性化并不是个人主观任意的行为,而是具有社会意义。艺术家呕心沥血地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新颖的、从来不曾有过的艺术品,其原因正是为了得到欣赏者的共鸣。因为艺术作品原本是为了在共同体验的前提下统一人类情感而创造的。尽管艺术家未必意识到这一点,“但这一原则,却早在图腾时代就已确定并积淀到艺术心理的深层了”。在某些时候、某些艺术作品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共鸣,但决不是不需要理解和共鸣。
可以说,古往今来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是用他独特的眼光看世界;每一次真正的艺术创作,都凝聚着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因此,才会构成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二、个性的成长是现代教育的目标
(一)个性与共性
个性教育的思想渊源在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因材施教”;在西方历史上,则为“此一性”的概念,即一种甄别个体的属性,其功能是给予对象以具体的、独一无二的、不同于任何其他个性的个别性。
现代学校教育体系是以科学教育为主体的,以培养共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的集体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步化的教学模式都是利于培养共性的。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艺术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和其他人文教育的突出特性,就是允许、鼓励学生个人特质的充分发展。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翼,如果说科学教育是一种培养共性的教育,那么艺术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个性的教育。
阿恩海姆在《对美术教学的意见》一书中曾比较了一般语文教学同绘画教学在共性与个性、准确与生动、抽象与具体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别。一般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概念的准确性,它培养的是对共性的把握。而艺术中要紧的不只是共性,还有个性。重视的不是大家都知道、都看到的东西,而是你个人感受到、体验到的东西,并鼓励学生将这种个性化的东西表现出来。这种潜移默化,就培养了学生表现个性、强调个性的观念意识。
(二)个性的成长
个性的成长作为与生俱来的先天倾向,意味着人格从简单的结构成长为复杂的结构,如同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大树,个体的精神从一种浑沌的、未分化的统一状态开始,发展为一个充分分化了的、平衡、和谐、统一的人格。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人格的各个方面有均等的机会去实现个性化。如果人格的某一方面被忽略,或是过度发展,都会导致不正常。
个性的成长使心理系统逐渐趋于复杂,“复杂性意味着一种结构能够以多种方式表现自己”。个性成长主要体现在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关照方式和参与方式,自我独特的表露方式等方面。包括各种心理能力的成熟,如感知、情感、思维、直觉等。这样一些特定的心理能力的成熟必须经由主观的情绪、情感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作用和协调过程。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是人类通向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三)个性的解放
现代心理学一再证明,人格的完整性是不宜破坏的。生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就意味着人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以往的填鸭式教育,就是一种强力压迫的方式,生命得不到扩展,情感得不到表现。
英国当代艺术教育家里德(H.Read)指出,人类的不幸,穷本探源,是因为个人的自发创造力受到压抑,这种现象是现行教育制度造成的。
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当代普遍存在的“适应性”人格特征转变为“审美创造型”人格。而健康的艺术教育将帮助人们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基础。艺术活动是以“自由创造”为基本特征的,如果在艺术教育中,把艺术活动变成操作性的模仿活动,就失去了艺术的“意味”。正如美国现代舞的创建者露丝·圣·丹尼丝指出的,作为生命经验的舞蹈,不是什么可以从外部灌输的东西,不是什么可以痛苦地学会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可以加以模仿的东西。教育只有运用艺术,才能解脱人类心灵所受的压制,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教育目标。
三、个性化原则是艺术教育发挥作用的首要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的基本内涵
个性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即面对学生全体,个性化意味着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这里所说的“尊重”不仅仅指态度层面,更重要的是教学制度方面的支持。宽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面对学生个体,个性化意味着关注人格的各个方面的充分、和谐的发展,这就需要艺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建立在了解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是落实个性化原则的基础和前提。
从根本上讲,教育不是用灌输知识来填补本来是空白的心灵,而是从一个人身上发掘出那些已经以萌芽的形态存在的东西。艺术教育更是如此。由于人自出生开始就具有思维、情感、知觉等种种先天倾向,具有以某些特别的方式来反应和行动的先天倾向,这些先天倾向的发展和显现完全依赖于个人的后天经验。因此,后天经验和体验的东西越多,所有那些潜在意向得以显现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尽可能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机会,这样才能使无意识中的各个方面都得以个性化,即成为自觉意识。
(二)个性化的教学
艺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对它的评价不能采取统一的标准化评价方式。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促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最终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督促教师不断调整、改善教学方法的参照。
在营造教学环境方面,教师与学生最初接触的时候,并不了解每个学生。因而,宽松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充分的自我表现提供了机会,也是师生问相互了解的前提。
艺术教育致力于发展个性,就必须直接面对学生个体。艺术教师的授课形式,不是在讲台上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和进度完全一样的讲授,而是巡回于学生中间进行个别辅导。没有统一模式,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视角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四、艺术教育对个性的积极影响
(一)艺术活动的过程对个性的影响
首先,绘画过程是高度自主的,不带有任何强制性;是高度个性化的,不设任何统一的条条框框。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发挥,自由主宰,在绘画过程中认识自我。久而久之,养成自知、自尊、自信、自强以及创造性等良好的心理习惯,使盲从、依赖、自卑等不良心理得到矫正。其次,绘画活动要求环境安静,专心致志。一旦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绘画过程中,就会进入忘我的境界,对于浮躁、焦虑、粗心大意等不良心理起到的纠正的作用。最后,绘画的完成可以使学生体验通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使那些有自卑感、遇事总是退缩的学生得到鼓励,从而养成积极参与的心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绘画是作者心理现实的展示,所以,它有着丰富、深刻的心理内容。线条和色彩是两个最基本的绘画语言因素。作为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的线条,从本质上看,是人的主观的、情感的、理性的创造。因为不论是什么线条,都是现实对应物上所没有的。因此人们说,线条源自心灵,具有感发心灵的作用。正如德拉克罗瓦所指出的,“在自然本身,原无轮廓和笔触”。彼德·福勒则更进一步,认为线条之类“原本并非来自三维空间现实,而是来自感情生活的实现。因此,它们具有返回发源地的能力”。
(二)艺术教育的特点对个性的积极影响
1、顺其自然,发展个性。艺术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只能顺其自然,不能有任何强制和压力。艺术活动的过程是高度个性化的,高度自主的,不帶有任何强制性,不设任何统一的条条框框。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发挥,自我主宰,久而久之使个性得到发展。因此,艺术教育要从每个人的自然禀赋出发,发展人的潜在能力。
2、调节性情。艺术教育对个性的积极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一方面,艺术教育从每个人的自然禀赋出发,发展人的潜在能力;另一方面,调节人的性情以达到和谐。正如柏拉图所指出的,要引导性格安静的驯服的人变得坚强、刚毅,促使性格粗鲁的、暴烈的人变得温柔、诚恳。在艺术活动中,教师有机会发现学生在人格发展上的不和谐,要帮助他们发展和加强他们精神中薄弱的不足的方面。例如,教师应鼓励那些片面发展了思维功能的学生去表现和发展其欠缺的情感功能;鼓励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发展外倾的心态。
3、改善情绪,愉悦精神。艺术课程与学校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帮助学生学会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和创造,从而改善情绪,愉悦精神。在访谈中,有学生说,“我发现,那些我没有画过的东西,我根本就没有好好地看过,而当我开始画一件平凡的东西时,我意识到这件东西是多么的不平凡,完全就像奇迹一样。”还有人说,“通过练习绘画,我可以不断地重新发现这个世界。”
4、提升理解能力。艺术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帮助成长中的学生个体理解自我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学生在不久的将来要作为社会成员有效地生活、工作,首先必须对自己的态度、信仰和价值观念有所意识。还必须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意图。而在艺术欣赏和创造等活动中,学生必须学习面对他人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迫使他们思考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适当性。
5、优化心理结构。艺术课程的长期影响在于,在潜移默化中优化人的心理结构。正如我国美学家李泽厚所指出的,“教育科学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有意识地为塑造人的心理结构而努力。人要获得一种结构、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心理结构是活的能力或能量”。艺术教育促使学生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向审美的高度提升。
美感经验具有多重功能,其中之一就是最真诚的自我表达,而它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拓展其意识经验,并扩展自我的界限,使人生更加丰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把艺术活动作为日常生活中调整情绪与心理状态的自助方法,并养成终身参与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