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审计、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
2019-04-01曹跃
曹跃
【摘要】本文立足行为经济学理论,探究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是否能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治理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正相关,且与正向盈余管理正相关;外部审计的存在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表现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审计意见、审计收费和事务所规模对过度自信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显著,事务所任期的作用稍弱。本研究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和监管机构抑制过度自信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改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供经验支持。
【关键词】盈余管理 管理者过度自信 外部审计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未来有着乐观的预期,在融资、投资、并购中易于作出激进的战略决策,但往往实际业绩达不到预期,甚至可能使公司境况变得更糟。管理者一方面为了掩盖比较不如人意的业绩,兑现业绩承诺;另一方面又乐观地认为当前不太理想的境况只是暂时的,未来经营业绩会大大改善进而弥补现期业绩的不足,因此过度自信管理者具有更大动机和可能性进行盈余管理,且进行正向盈余管理。
H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正相关,且与正向盈余管理正相关。
将外部审计质量细分成审计意见、审计收费、事务所规模和事务所任期这四个指标。审计意见是审计师提示投资者的主要方式。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意味着该公司的经营管理不被审计师所认可,公司声誉受到负面影响,投资者失去信心,带来股价迅速下跌,损害公司价值。因此,外部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一方面能够促使管理者审慎思考,重新定位;另一方面也能让管理者权衡盈余管理的经济成本,一定程度上抑制过度自信管理者在下一年度继续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
H2:非标审计意见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
审计收费是事务所为审计客户提供专业服务而获取的对价。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间正相关。盈余管理常常能够被外部审计师所察觉,审计师为降低审计风险,会扩大审计范围和工作量,因而要求公司支付相对更高的审计费用;相反,公司支付较高审计费用,意味着事务所需要承担更高的审计压力和审计风险,事务所需付出更多努力和专注,对公司进行额外的监督以保证审计质量。
H3:较高的审计收费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
事务所规模体现了事务所的发展历史及综合实力,是事务所竞争能力和审计质量的体现。大型事务所发展比较成熟,审计案例丰富,通常更有经验更可能发现盈余管理问题;大型事务所往往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在面对管理层的盈余管理意图时让步妥协的可能性更小,审计意见也就相对可靠;大型事务所的市场认可度高,其出具的不利意见往往比小型事务所出具的不利意見给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进而一定程度上抑制过度自信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
H4:大规模事务所能够改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
事务所任期也是影响外部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公司一般与一家事务所保持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但是长期聘任同一家事务所,事务所可能会认为其对公司内部已足够熟悉,采取简化的审计程序和工作,却可能忽视重要审计风险;长期合作关系不利于事务所保持独立性,为了不失去来自长期客户的稳定收益,事务所也可能对盈余管理作出让步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因此事务所任期太长不利于发挥外部审计对过度自信管理者的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H5:事务所长期任职不能改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设计
采用修正琼斯模型,以操纵性应计利润(DA)度量盈余管理。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Oc),沿用前人方法,选取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占所有董监高总薪酬的比例作为替代变量,该比例越大,最高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可能性也越大。
外部审计质量分为审计意见、审计收费、事务所规模和事务所任期。审计意见(OP)采用公司上一年度收到的审计意见类型,上年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取O,上年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取1。审计收费(Fee)以上市公司披露当年的审计费用取自然对数得到。事务所规模(size)以当年实施审计工作的事务所是否为国内知名事务所衡量。排名前十的事务所视为规模大、业务能力强、值得信赖的事务所,取为1,反之为O。事务所任期(Len)指标,若事务所对同一家公司连续审计超过5年,取为1,小于等于5年取o。此外加入控制变量,并控制行业和年度效应。
模型1检验H1,模型2检验H2、H3、H4和H5。先以全样本为研究对象,以lDAl作为被解释变量;然后根据DA的正负号,分成正向和负向盈余管理两组,分别进行以上两个模型的回归,考察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外部审计变量的关系。
(三)数据来源
以我国A股市场2013-2017年间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为避免IPO的影响,剔除2013年1月1日之后上市的公司数据。剔除金融保险行业及缺失的公司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三、实证分析
模型1结果见表2。Panel A以全部样本为研究对象,Panel B和Panel c则是将全样本分成正向盈余管理组和负向盈余管理组,进行模型l回归。Panel A中OC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对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Panel B显示OC与DAl也在1%水平上正向相关,Panel C显示,OC与1DAI虽正向相关,但不显著。实证结果支持假设H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并且过度自信管理者更倾向进行正向盈余管理。
结合模型2,验证四种外部审计特征变量的治理作用。PanelA中OP、Fee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负面审计意见、较高审计费用均能够有效抑制公司鼐余管理行为。OP*OC、Size*OC系数均为负且显著,Len*OC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负面审计意见、大规模事务所和任期少于5年均能有效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Panel B中OP、Fee系数在5%水平显著为负;而Panel c中OP、Fee均不显著。说明相比于负向盈余管理,负面审计意见及较高审计费用对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监督治理作用更为显著。OP*OC、Fee*OC、Size*OC的系数均为负且显著,说明外部审计特征变量中,审计意见、审计费用和事务所规模确能较好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正向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相比之下,负向盈余管理样本组中外部审计变量与OC交乘项的显著性整体低于Panel B,外部审计对过度自信管理者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发挥的治理作用相对更小。
综上,外部审计的作用体现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外部审计能直接监督和纠正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降低盈余管理程度;间接作用则是外部审计可通过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降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正向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外部审计变量之间的治理作用存在差异,审计意见、审计收费和事务所规模治理作用显著,事务所任期的作用稍弱。
五、结论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探究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是否能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起到抑制和治理作用,得到几点结论。首先,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进行盈余管理,并倾向于进行正向盈余管理。其次,外部审计的存在能够有效地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主要表现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外部审计师能直接识别出盈余管理,并进行监督和纠正;间接作用是外部审计通过审计意见、审计收费、事务所规模以及事务所任期等审计特征对管理者本身起到约束和抑制作用,从而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最后,外部审计变量之间的治理作用参差不齐,审计意见、审计收费和事务所规模对过度自信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显著,事务所任期的作用稍弱。
结合研究结论,公司利益相关者和监管机构应重视外部审计的作用,加强外部审计制度建设,公司应该加强对外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以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导致的盈余管理行为、改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