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阶段乡村景观建设的思考
2019-04-01陈迎春王子洋丁砚强
陈迎春 王子洋 丁砚强
摘要: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景观建设逐步向乡村地区推进,这对原有乡村景观的格局和面貌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乡村景现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保护乡村景观特色,改善乡村生活环境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乡村景观建设为研究背景,旨在通过对周至水街的调研,对其景观环境及人文环境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希望对中国乡村景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的借鑒意义。
关键词:乡村景观;周至水街;新农村建设
农村的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使乡村景观问题研究更具有现实社会意义。对于新农村景观欧美一些国家较早对此展开研究与实践,如德国、荷兰等,且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其对世界农业的发展、乡村景观规划与保护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乡村景观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相比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在借鉴的基础上,中国在逐渐完善自己的研究体系。研究热点多集中在景观生态学、乡村农田景观、乡村环境以及乡村景观旅游等问题上。研究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无论对改善乡村生活环境,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乡村旅游。
在西北缺水地区,很少有利用水系大做文章,也无力去打造大型水系景观。因此,水街的建立就具有着非凡的意义。将污染严重的沙河变废为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的水街项目,切实将自然山水和乡土民情融合在一起。国内的水街景观均过于依托自然河流,并无丰富的水景元素,周至水街具有500处景观节点,是中国水景观元素最丰富的水街。周至水街作为第一条北方水街,其建设成果的价值评判具有存异性。一为在西北建水街与当地生态环境不符;二为水街对周至污水沟的有效治理,让周至的形象快速提升,并一定程度上净化西安市整体面貌。为此,本文以陕西省周至水街为调研对象,来探析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1 周至水街乡村景观建设概况
1.1 区位分析作为陕西名县之一的周至,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及丰富的古迹遗存。周至县依靠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对沙河进行整体性开发,并赋予关中民俗和乡土风情,打造了中国第一水街——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水街位于周至县城南2km处,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总占地面积100hm2,总长4.6km,是国内最长且规模最大的水街。
1.2 文化环境分析周至县是历史上黄帝的第3个儿子骆明的封地,即“古骆国”,也是古代两位著名的治水英雄鲸和禹的出处,又是传说中老子讲授道德经的地方。[1]水街借助于骆城遗址和当地特有的文化打造眷恋故土的景观,并以“体验关中民俗,慰藉思乡情结”为理念,注重乡土景观的营造。水街注重乡土的水、乡土的人、乡土的生活方式,在关中特色的氛围营造之下,品味故乡的味道。水街还通过洛神美食街、关中特色产品、农家院、口承文化等来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景观。
1.3 整体规划设计分析周至水街在整体规划设计上,以秦岭山为背景,通过自然环境、文化特色以及现代审美的融合,使其成为当地最具吸引力的生态水景公园。
在空间规划中,通过多层次的景观节点打造丰富的空间环境,如多层次的驳岸、水体的高差变化等。对整体地形的改造,不仅丰富了空间层次,又体现了水的自然形态。在水景规划中,对水文化进行着重设计,主要分为“水之道、水之法、水之义、水之勇和水之直”5个方面。[2]另外,水上的竹船也是整体水景观的一大特色。在建筑规划中,建筑的形式主要来源于关中传统民居,以仿古为特色,具有关中淳朴粗犷的特点。[3]如用木材作为房间的骨架,用土砖堆砌形成墙体,屋顶为人字梁并覆盖茅草。通过建筑的整体布局,高差错落的空间变化形成了丰富立体的街道景观。
2 周至水街乡村景观建设问题分析
2.1 观念认知随着社会的进步,乡村居民对居住及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乡村景观的发展却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确的观念引导,盲目的建设往往制约着乡村景观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乡村居民自身缺乏专业上的知识,把规划设计理解为简单的绿化种植,乱拆乱建,自作主张的进行改造,使乡村景观出现混乱状况。正是由于这些错误的观念认知,导致乡村景观发展失衡。周至水街中,由于后期管理者对乡村景观建设认知的缺乏,对商铺位置的合理范围缺少规划,导致商贩在景区中不恰当的位置摆放商铺,不仅影响游客通行,更造成对整体景观风貌和文化氛围的破坏。如水街景区的高速公路下摆满商铺小吃使原本阴暗拥堵的空间变得更加狭窄压抑,高速公路上的扬尘使得游客对美食的体验性效果不佳。最关键的是水电管线相距较近,且商铺用电线沿高速桥底直接地面具有安全隐患。
2.2 规划设计 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的乡村景观建设水平较低,总体规划设计缺乏乡村景观特征,千篇一律。虽然设计者认识到了现阶段人们对乡村景观的需求,但乡村环境的特征以及乡村居民的行为心理往往被忽略,将只适用于城市环境中的规划设计生搬硬套到乡村环境中。不仅没有使原有的景观风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反而造成更多景观上的新问题,使原本的地方特色随着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而逐渐流失。[4]
在乡村景观建设的背景之下,周至水街的整体规划设计中存在着缺陷。交通布局方面,水两岸之间的可达性较差,且水街两岸的岸间距较远,河岸两边的互动性差;建筑布局方面,整个水街区域缺少标志性建筑,中心不明确;文化体验方面,水街的文化体验场地较少且单一,水两岸以餐饮居多并且较少反映当地文化特色;整体格局方面,水街整体存在一定的高差,位于后区的景观与主体景观衔接不够紧密,导致后区游客较少;活动策划方面,水街的活动策划很少,仅有划船、美食、关中表演等体验,相比其他景区并无差别,缺乏当地文化特色。
2.3 生态环境 由于片面追求乡村经济增长和乡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使乡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5]乡村景观开发建设时,缺乏对乡村特色元素的考虑,原本的自然生态驳岸由生硬的混凝土所取代,修剪成型的大树绿篱代替了丰富的自然植被,还出现了大面积硬质铺装的广场等。这些形式不仅使乡村丧失其原生的景观特征,也使其生态性遭到破坏。周至水街少有水生植物、景观缺乏整体性;河中鸭棚无范围限定,既对水质造成污染,也与整体景观环境不符。
2.4 景观细节 景观细节在整体景观中起着点睛的作用,一级台阶、一个标识牌、一个路灯、一段路面都能反映设计的文化,正是由于这些细节,使景观变得更加精致。水街两侧沿岸较长,但可供游客休息的地方较少;路面台阶破旧,没有及时维护,并部分被植物遮挡;导视系统虽具当地特色但不完善,其水岸邊缺乏明显标识等;另外,夜晚灯光系统不完善,整个水街可游玩性差,常有晚上空城现象。
2.5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也是乡村景观的重要因素,而水街中的商铺与各地同类并无差别,缺乏当地乡村特色;且商铺要价较高,只看重单价却忽视经济总量从而拉低整个景区的服务质量,致使看客多买家少。整个水街的营收主要为饮食,却也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吸引游客消费的核心商业点不足,配套商业服务自然也随之处于较低水平。
3 周至水街乡村景观建设优化策略
3.1 自然环境优化 自然环境优化是提高乡村景观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对周至水街自然环境的优化,将当地的特色文化融入其中,如当地特有的自然植被、泥坯土墙、茅草屋顶等元素,从而充分展示水街乡村景观的活力。动植物元素作为景观的活力点,在自然环境优化中举足轻重。当地具有多种濒危的孑遗植物,如水青树、桦木、银杏、连香等。[6]通过这些当地特色植物的保护培育,优化自然植被,进一步扩大周至水街的亲和力,最大程度地营造乡村景观风貌。
3.2 建筑风貌优化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地域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周至水街以茅草屋顶和泥坯土墙为主的建筑外形,与现代商业相结合,营造关中特有建筑群落,向游客展示了关中地区的建筑艺术。但200m的关中建筑群落与水系造成风格上的突兀,主次不明,应以重点区域为核心,对建筑群落进行有力的引导,打造独特的景区,形成核心轴带。
3.3 地域特色优化 地域特色优化主要从民间工艺、口承文化、食俗文化、民俗活动子4方面来探讨。
民间工艺作为地域文化的体现,也是游客最容易感知的一部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多种多样的民间工艺品,例如秦绣、木板年画、脸谱等,都是独具关中特色的民间工艺作品。周至县的皮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是关中大地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体现。周至水街应增加对这些民间工艺的展示,既是对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又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巩固。
关中地域文化历史悠久,其诗词歌谣、传说故事口口相传。这些口承文化反映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体现出关中人民淳朴的民风和美好的精神追求,对地域特色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水街中的百姓大舞台可以运用这些口承文化,向游客展示关中的独特魅力。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域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异,食俗的差异也反映出了地域特色。关中地区西凤酒、杜康酒、葫芦鸡、周至猕猴桃等都为众人熟知。周至水街应在原有洛神美食街基础上,丰富食物种类,改善美食环境,从饮食的环境、原料、口味等多方面丰富周至水街的地方感。
民俗活动的推广,可以使地域文化更具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产品结构,扩宽产品的宣传,延长景区的生命周期,提升景区文化空间竞争力,完善景区文化空间形象。因此,可以通过特色民俗活动使周至水街提升景区形象从而区别于其它乡村景观,独具一格。如策划传说故事演出、民俗体验活动、水上娱乐项目等。
4 总结
乡村景观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产生的生态综合体,是应用多学科理论对乡村各种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现代乡村景观设计基于深度旅游体验,展现新发展、新出路和新农村,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来满足需求,提升乡村地域特色,力求从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中彰显地域生态性建设成果。目前,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茶,新农村景观站在新的出发点,设计师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应着力营造具有当地特色文化、风貌的景观环境,满足游客体验风土人情的需求,处理好乡村景观与游客的情感互动。周至水街调研反映出一些中国乡村景观建设的优缺点,仍要立足于中国特色和当地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高寿亭,王亚平‘浅析周至水街品牌景区建立的优势[J].价值工程,2017,(27).
[2]朱报国.滨水步道景观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3]郭昊宇.关中民居建筑传统的继承与创新[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4]付军,蒋林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5]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5(09).
[6]李卫忠,赵鹏祥,贾生平.陕西延安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