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
2019-04-01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5期
《说文解字》:“畏,恶也。从甶,虎省。鬼头而虎爪,可畏也。”“畏”字由鬼头和虎爪会意。“畏”的本义,恶也,即鬼怪作恶作祟,由此引申为“可畏也”,即恐惧、惧怕。“畏”,今天我们使用的是其引申义,其本义已经消失。
“畏”是人的心理状态,对应古人所说“五志”(喜、怒、思、悲、恐)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中的“恐”。
当人遭遇危险困难时,生命财产受到损伤时,人格声誉受到损害时,为人做事受到阻碍时,就会产生恐惧。这是危而生畏。如成语畏刀避剑、畏死贪生、畏难苟安、畏首畏尾、人言可畏等可见此义。
当人敬仰、敬佩、敬服某一事物或某一人時,也会产生惧怕心理。这是敬而生畏,即敬畏。如“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畏”,需要诚心和敬意;“不畏”,需要勇气和魄力。“畏”与“不畏”考量的均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欣赏“智者无畏”,反对“无知者无畏”。有所敬畏才能无所畏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应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有“初生牛犊不畏虎”、敢于创新的闯劲,有不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的气概,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志向,承前启后,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