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潇洒”之丰子恺漫画思想评述
2019-04-01黄姣
黄姣
丰子恺之漫画,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同时又具有融汇中西之特色、童心童趣、移情于物等特点。作品亲近大众,又极具教育意味,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力求通过所创之作去唤醒他人,不禁让人为之钦佩。其总体风格意味隽永,恬静质朴,所作题材以反映人民大众生活为主,最喜爱表现儿童的天真烂漫,给人以风趣幽默之感。
一、中西合璧
追其漫画的由来,丰子恺自幼热爱美术,对其感悟颇深。尤爱描小画,乘兴作画,他的小画充满诗趣和生活情味,后来这些小画被郑振铎冠以“漫画”為题,自此,中国漫画开始出现。丰子恺漫画既拥有中国画的风神潇洒,简劲生动,又具有西洋画的构图和技法,兼具西方的形体美和东方的笔法气韵,融汇中西之长,为中式漫画营造了良好的开端。下面分别从东西方美术特点来浅析丰子恺漫画。
(一)东方之韵
丰子恺的漫画独具风味,自成一格。他的漫画既具有中国画的简远意长,又有西方画的细腻形象。其自小就喜爱美术,对学习书画饱含热情,后师从李叔同等人,深受底蕴绵长的中国传统优秀艺术的影响,种种因素都形成了他创作的基础。他的画作流露出中国画的萧疏淡远,凝聚着深厚的笔情墨趣,将传统中国画中的诗书画韵相结合。画与诗的结合,并且饶有意趣,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子恺漫画》,笔触细腻随性,以中国画常用的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人物的生动形象,笔简而意足。比如,他的代表作品之一《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这幅漫画以潇洒从容的笔触,活灵活现地表现现出孩童的天真和浪漫,以黑白线条简单勾勒,便将孩童自娱自乐的动态,通过一幅小小的漫画传出来,意趣横生,颇具传统中国画的风格。
(二)西方之态
丰子恺的漫画除了具有东方画作的意蕴之外,还大量融合了西方画作的构图和技巧,处处体现着即兴速写的特点。回顾丰子恺的生平,他于1910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开始正式接触西方艺术,在李叔同、夏丏尊两位先生的影响下,努力学习西方绘画技法,并进行了大量的创作,这对其艺术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研究丰式漫画,人们会发现其既融合中西,同时也对西方艺术的优点做了本土的转换,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构图和形体以及速写式的作画均有向西画学习的倾向。例如,其在1931年所做的《取苹果》一画,画面所描绘的是女童偷偷爬上桌子取苹果的故事,画中的女童与桌子形成了三角式的构图,桌子和被拉出的抽屉,比例恰当,透视合理,融合了西画的透视规则,人物形象生动,整个画面显得活灵活现。除此之外,丰子恺还将外来文化的先进观念引入作品中,他力求以先进的思想来感染民众,作品言简意赅,充分体现自己的想法,让观者达到对之如面的感觉,他的《子恺漫画》就是通过一幅幅鲜明的小画来感悟人生并尝试唤醒大众。
二、童心永存
丰子恺在漫画作品中的表现题材,以描绘儿童和大众的现实生活为主,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童心童趣,内容简洁,饶有逸趣。他以强烈的情感来歌颂儿童的天真烂漫,推崇孩童的纯洁心灵。丰子恺曾在《子恺谈艺》中说,在孩童的心灵中,一切都是可能的,不能责备孩童的痴态。他曾说:“孩子是未来的大人,是世界的主人翁。”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丰子恺所提倡的是孩子可以通过纯粹天真的心来看清世间的本质,而大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种种事物的影响,逐渐丢失了这颗纯粹的赤子之心。
想要找回自己的心只有通过教育,艺术家的职责便在于此,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中充满着对儿童内心世界的描绘,纯真质朴,饶有意趣。观之,可与画面的内在情感产生共鸣,其对童心的赞美溢于言表。他的作品《爸爸不在的时候》《建筑的起源》《瞻瞻底车》都灵动地体现出孩童纯真的内心,趣味盎然,体现着丰子恺对童心美好世界的向往。他希望社会中可以充满纯洁、善良、美好和平的景象,少一些功利、算计和掠夺。人们从丰子恺的漫画中还可以看出他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如《二重饥荒》,人们通过画面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孩子不仅存在物质上的短缺,也缺少知识文化上的学习。丰子恺通过质朴纯真的画面,用心呈现孩童的自然状态,妙趣横生。
“子恺漫画”除了童心童趣的描绘,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富有同情的表现,丰子恺的同情理论受到西方“移情论”和东方佛学思想的影响,他主张画家在创作时要与所绘事物产生共鸣,移情于物。他赞扬孩童对待事物的真心与同情,主张用儿童纯真的眼眸去看世界。当然,儿童和艺术家是不同的,艺术家可以学习孩童的天真烂漫,移情于物,与物产生“共情”并且运用到作品中。自古以来,中国画作就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画家们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创画作之中,与所绘之物、之景产生共鸣。丰子恺漫画作品中的趣味都蕴含着这些难能可贵的思想。
三、亲近大众
“今后世界的艺术,显然是趋向着大众艺术。”大众绘画第一是“明显”,第二是“易解”,这些都体现在丰子恺的漫画艺术作品中,他的漫画作品大多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整体风貌,以及对普通大众的深切关怀,通过诗情画意来歌颂大众的纯真朴实。尤其是五四时期,提倡艺术要走进大众,亲近大众,要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丰子恺的漫画艺术善于小中见大,如《燕归人未归》,画面以一位女性的背影与两只归来的燕子为主题,从侧面描绘了一位女子与思慕之人难以相聚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青年女性的风貌。作品《野外理发处》《米》《晨鸡》等都反映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数量众多的作品中,丰子恺将传统艺术中极其具有思想性的“纯艺术”加以大众化、通俗化,突出雅俗共赏的风格,贴近人们的生活,使得大众也可以理解何为艺术,减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当时开创了一段新风。这也为大众带来了适合广为传播的艺术,给大众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丰子恺的创作源泉也来自其丰富的都市生活,这些经历都给他提供了大量的灵感。自1937年起,因为抗日战争,他被迫远离家乡,开始了流亡生涯,途径各地,而这段时期也成为他创作的黄金时期,其间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艺术作品。他的艺术以其丰富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同时将艺术思想融入画作中,希望以漫画的形式去唤醒大众,颇具教育意味,将五四新文化思想得以贯彻,力图通过通俗易懂的鲜明形象来解放和改造人心,塑造新时代人民的高尚人格。
四、潇洒风神永忆渠
丰子恺的漫画具有思想性,乍一看其作品,人们会发现其简洁质朴,浅明易懂,细细品味又会发现其韵味隽永,惹人深思。子恺漫画就像是视觉的粮食,用心去看,其意蕴跃然纸上,作用于心。纵观其作品,人们会发现他常常以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情形作为创作内容,尽情地描绘男童女童的娱乐嬉戏、青年都市生活、农妇的日常家务等稀松平常的生活场景,并且运用简练的笔墨线条,细细勾勒人物的动态神情,处处透露出画面的逸趣。这些小的场景在以往的艺术作品是很少能被表现出来的,部分画家附庸风雅,喜描绘名山大川,奇花异石,公庙楼宇,而丰子恺没有遵从常规,走向“拟古”,开创一代新风,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自己所爱的事物,力求平凡、天真、纯粹之美,极具人情味,使得高尚的艺术走向大众。他的这种做法,并不是为了降低了艺术标准,而是为了更好地让艺术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所了解,加快了艺术的传播,从而提高大众的艺术审美力,让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更加贴近。其通过艺术传递美的观念,以艺术的力量去感染人心,滋养人们的精神。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集传统绘画特色中的“笔情墨趣”“书画一体”“诗情画意”以及西方绘画技法之大成,同时又饱含童心童趣,以一颗赤子之心来展现漫画艺术的美好,一改画坛常态,让艺术走进大众,贴近生活,加强了艺术与社会的联系。其艺术思想和实践至今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值得后人不断探索,学习其优点,为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温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