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地图》中湘西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研究
2019-04-01孙寅舟
孙寅舟
本文通过对谭盾《地图》中“舌歌”乐章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旨在论证此作品中的湘西民间音乐素材是如何进行现代音乐作品创作的。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舌歌”的音乐素材,分析了“舌歌”素材的创作手法。
谭盾的《地图》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为谭盾从小接触了大量湘西民间音乐,对湘西民间音乐有着亲身体验和了解。谭盾到美国深造,学习欧洲的作曲技法,但他始终坚持要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音乐作品,应该把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作为基础,然后进行中西融合,从而创作出有内涵、有意义的音乐作品。创作成熟时期,谭盾尽管有意识地摒弃西方作曲技法,但在实际创作中不可能离开西方艺术传统的滋养,吸收与突破共存于他的每一部成熟作品中,《地图》也不例外。这里将具体分析和研究《地图》中的“舌歌”乐章。
一、“舌歌”音乐素材简介
“舌歌”即侗族大歌,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嘎老是大型之歌的意思,又含有古老之意,它是侗族诗歌里的精粹。从文学方面来看,传统大歌多系一些长篇的抒发男女爱慕之情的抒情歌或展示故事情节的叙事歌、劝人为善的说理歌,内容极其豐富。它揭示了古代侗族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人民思想感情的特征、赞善贬恶的道德品质、追求幸福自由的理想。同时,“舌歌”保留了侗族古代诗歌体裁形式的特征和极其精炼、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从音乐方面看,它在音乐上形成了多种结构形式与表现手法。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舌歌”主题中的主要动机分两部分,其谱例如图1、图2所示。
二、“舌歌”素材的创作手法分析
这个乐章除了在结尾处第65小节之后使用了六小节的小提琴作为到下一个乐章的连接,在65小节之前小提琴声部一直都是休止。之所以不使用高音区音色乐器是因为在这一乐章中,侗族“舌歌”一直处在高音区,如果再有小提琴的声音出现,就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第五乐章“飞歌”元素也是处在高音区的音色,却使用了小提琴,这是因为它的主要声部有两个,一个是侗族飞歌主题,另一个是大提琴声部。高音区、低音区音色有了互补,弦乐组乐器的音层就就表现得非常明显,这样一来小提琴声部的高音区音色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第八乐章也是大提琴与人声元素的支声复调,但是从第15小节主题呈示处一直到结尾处的第63小节,大提琴一直做拨奏,这样的音色与高音区的人声声部合在一起并不会显得非常饱满,所以在主要部分将小提琴声部抽取出来,让剩余的弦乐组乐器作低音音层的补充作用。
“舌歌”的引子部分主调是F大调,但是主题呈示部分转到了升F大调。这是“舌歌”主题的即兴性所造成的。在主题中,调性出现了忽然转换,而作曲家巧妙地将调性往上移高了一个小二度,这样一来从听觉上便几乎感觉不出调性的变化。其中引子部分主要呈现调性的几个和弦都是和“舌歌”中打花舌的和弦一起奏出的。打花舌的和弦一共出现过五次,前后分别出现了两次F大调的原位主三和弦、六级原位小三和弦,这四个和弦中间出现了一个非三度叠置和弦:C、D、F。它既可作为省略了三音的F大调的一级主功能和弦,将D当作外音;也可作为省略了三音的F大调的六级下属功能七和弦;还可作为F大调省略了升高三级音的二级的附属功能和弦,将省略的音由其他声部补上,二级的副属功能和弦即重属,也算作属功能组的和弦,如谱例3所示。因此,材料中的这一个非三度叠置和弦可以有很多处理方法。
作曲家在这里用了#F大调的省略了三音的六级和弦#D、(#F)、#A,但是他用了它们的等音,用的是bE、(bG)、bB。用等音表示是为了和转调之前F调统一记谱为降号方向的调。然后,这个和弦一直从第8小节持续到了第32小节,之后从第33小节以和第8小节一样的节奏与音高再一次持续到62小节,第63小节一直到本乐章倒数第二小节的前两拍,依然重复着这个双音的保持音。也就是说,这个和弦自从本乐章开头引子处第一次用过之后就几乎一直持续到本乐章结束,只是结束和弦用的是一个连接到下一乐章的高叠和弦,是由三个四度组成的和弦。这种保持音式的和声手法是为了表现一种稳定性。但整个乐章都作为稳定的部分出现,那么在接下来一乐章中一定会是有一个强烈的不稳定段落以造成欲扬先抑
的对比。
三、结语
“舌歌”主题的运用方法和第五乐章“飞歌”音调的运用方法非常相似,都是以湘西民间音乐素材为主旋律贯穿全曲。本乐章与第五乐章之间在配器手法上形成了相互呼应的效果。两个乐章之间乐器在高低音区的使用上所作出的调整,为单声部与双声部不同的衬托意义做了非常准确的诠释。第五乐章“飞歌”音调是与大提琴互为双声部呈现主题的,第八乐章“舌歌”主题是单个声部以和声的形式呈现主题的。所以,作曲家在配器法上将第八乐章的小提琴声部除去反而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的高音音域,而第五乐章没有删减弦乐声部是为了加厚双声部的音层,也是为了突出“飞歌”音调主题。本章的持续音和弦转调手法使转调段落过渡得非常自然,它所起到的稳定性作用为下一乐章所能产生的巨大张力做了很好
的铺垫。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